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霸武刀王

《霸武刀王》正文 第400章 火烧西六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又是一个夜晚,今晚星空灿烂,月黑风高,淡淡的夜风,在皇宫里荡漾。

    御书房,皇帝正捧着一本资治通鉴在苦读。

    时而皱起眉头,时而又拍案叫绝,时而又哈哈大笑。

    大周皇帝原本就是个在私盐贩子当记帐先生的人,识字不是太多,吟诗作对更加不在行了,但当了皇帝登了基之后,他才发觉,当皇帝的学问真的很多,只有认真读书才可以充实自己,拥有更多的知识,才能把控全局。

    于是,他才认真的读着那本厚厚的资治通鉴。

    读着,他不禁想起自己四个儿子。

    太子张泽承性格懦弱,优柔寡断,看来不能担当重任。

    而且,皇后的外家的势力也过于庞大,一直在盯着这个大周皇朝的权力。

    如果稍有不慎,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会落到外戚手中。

    所以,换储的事迫在眉睫。

    这几天,皇帝就连续召见了多位心腹大臣,就是商量换储的大事。

    但想不到的是,各大臣意见不一,有的说不应该立幼子为太子,有的说大周皇朝外患不绝,就应该立燕王,因为燕王见勇善战,杀退了蒙古大军,战功居伟,选燕王就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这正合皇帝的心意,原本皇帝也是打算立燕王为储君的,但心中忐忑,顾虑重重。

    说到底,四个皇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就算是最不争气的老三,也继承了自己的一些优点。

    其实,皇帝最希望看到的是,四个皇子能和睦相处,一起保护大周的社稷的,因为在皇帝最初的打算中,是打算让长子继位,老二和老四守着边疆。

    而老三呢,就执掌锦衣卫。

    这样一来,就四个皇子能做到互相执掌天下,互相帮助,又互相牵制。

    只要四个皇子同心,天下就会太平,百姓也跟着受益。

    可事实中证明,那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毕竟,在皇宫长大的孩子,和在乡下长大的苦孩子相比,皇子们之间表面上和和睦睦,背地里尔虞我诈,甚至频下杀手,老三数次针对太子,可是太子竟然毫无应对之策,皇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江山真传给他,就凭泽乾的性格还不任人欺负,到时候朝廷势微,老二老四肯定要提兵逐鹿中原,皇帝可不想见到儿子们自相残杀的局面。

    所以必须选择一个有魄力的儿子来做储君,泽坤和泽平都比承乾合适,但老四毕竟年纪,做事不甚沉稳,也不够周密,所以还是老二更加适合这个位子。

    想了这么多,皇帝的头隐隐的疼了起来,他伸手掐着太阳选,闭目养神,忽然一阵嘈杂传来,皇帝沉声喝问:“何事?”

    内侍进来禀告:“后宫走水。”

    “还不快去扑救。”皇帝怒道,宫禁重地竟然能发生火灾,内务府难辞其咎。

    又过了一会儿,透过御书房的明瓦窗都能看见西边火光冲天,半边天空都被映红了,皇帝震怒,要亲自去火场观看,刚来到门口,曹少钦和李贲虎都赶到了,苦劝皇帝不要以身犯险。

    “哪里失火?”皇帝问。

    “西六所年久失修,木材油毡堆放不善,故此失火。”曹少钦心翼翼的答道。

    “那边又是怎么回事?”皇帝向北指着,怒气冲冲的问道,曹少钦和于虎顺着皇帝的手指一看,北面竟然也燃起火来,两人顿时警觉起来:“此事蹊跷,怕是有人放火,还请陛下回殿,末将(奴婢)这就去查个明白。”

    皇帝冷哼一声,拂袖回养心殿去了,于虎调动大队御林军扑火,大内侍卫守卫各宫,同时宫禁封门,严禁任何人进出。

    熊熊火光中,衣衫不整的太监宫女士兵们拿着脸盆水桶络绎不绝的跑动着,呼喊着,紫禁城的城墙上,被火光映红了脸的御林军士兵们紧握着枪杆,心中不免都泛起这样的想法:这皇宫越来越不太平了。

    ……

    皇宫北部的那场火,很快就被扑灭了,皇宫大内救火设施完备,每个宫殿门前都有储水的大铜缸,又有专业的救火队,云梯水龙一应俱全,所以损失不大,但西六所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西六所遍布着杂乱的建筑,烧起来很难扑救,反正都是些快死的老家伙,内务府也懒得费心去救,任由大火肆虐,反正皇宫内纵横都有防火墙在,大火总烧不到内宫里去。

    大火映红了京城半边天,四方震动,大臣们纷纷进宫探问,京营禁军也派人前来探问,两位在宫外居住的皇子更是亲自进宫,哪知宫门紧闭,不准任何人入内,过了半天曹少钦才来宣皇上口谕,说是寻常走水而已,无须多虑。

    众人惴惴不安,俱都怀疑发生了宫变,可是事到如今也毫无办法,没有皇帝的虎符谁能调动兵马,谁又敢私自调动人马,只能老老实实回去,等早朝的时候看个究竟。

    午门前,秦王心神不宁,来回踱着步子,皇宫内突然失火让他焦躁不安,换储的大事基本已经确定,不排除太子狗急跳墙发动宫变的可能,可是此时皇宫内平静的很,并没有兵戈交击的声音,或许已经尘埃落定也未可知,谁也不能保证明天早朝的时候坐在龙椅上的是谁。

    三皇子也在一旁徘徊着,但他始终没有过来和四弟说一句话。

    一直等到四更时分,前来上早朝的轿子在午门前排成了长龙,大臣们下了轿子窃窃私语着,眼光不时瞟向秦王,这更让承平如芒在背。

    好不容易等到了钟点,午门打开,众臣鱼贯而入,早朝正常进行,秦王也跟着进去,他是藩王,本也不能上朝,但昨夜皇宫大火,做儿子的进宫看看父皇母后也是人伦常理。

    上了奉天宝殿,众人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坐在龙庭上的依然是大周天子,皇上的精神头已经不好,眉宇间似乎有一股黑气,想必是被昨夜火灾闹得,近侍太监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众人见皇上精神不好,便都不敢出班触霉头,于是早朝早早结束,文武大臣各自回衙署办公,同时午门外也围满了打听消息的人,等待着宫门抄张贴出来。

    秦王和三皇子留了下来,皇帝退朝,在奉天殿后面的宫殿接见了他俩,两个儿子一起向父皇问安,皇上淡然说了几句,表示并无大碍,皇子们才各自退下。

    张泽平照例先去长春宫向淑妃问安,然后才去储秀宫见安乐公主。

    储秀宫内,安乐公主坐立不安,秀眉紧蹙,昨夜大火将西六所烧成白地,死伤无数,混乱不堪,所有的线索就此中断,再想寻找生母遗骸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为何自己刚刚知道此事就有人纵火焚烧西六所?必是有人想灭口毁迹。

    见四哥驾到,张婉儿便将心中猜测和盘托出,承平尚不知道西六所被焚毁一事,闻言大惊:“难道说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淑妃监视了?”

    “皇宫内耳目众多,想瞒着人做什么实在是太难了,不过她做的太明显了些,有些欲盖弥彰的意思,和西六所一起失火的还有东中五所的一间宫殿,为何单单是此两处着火,想必定有蹊跷,说不定四哥哥想找的人就在那里。”

    张泽平忽地站起:“我要去东中五所看个究竟。”

    “好,妹妹和你一起去!”张婉儿也站了起来,眼中尽是毅然。

    从前年少不懂事,被欺瞒也就罢了,可如今张泽平已经是一方藩王,婉儿也已成年,嫁出宫去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儿,再不探究自己的身世之谜就再没机会了,对方越是极力掩饰,越是说明这是不可告人的秘密,张泽平和婉儿就越有探寻究竟的冲动。

    安乐公主带上本宫的宫女太监,捧着食盒围棋坐垫,浩浩荡荡向北走去,张泽平和妹妹一前一后坐在步辇上,这阵势像是去御花园赏花下棋,其实却是奔着动中五所而去。

    东中五所和西六所的功能差不多,是大批宫女太监杂居之处,只不过西六所居住的都是退休的太监宫女,而东中五所居住的则是在役的人员,建筑制度各方面都比较齐备。

    一行人走着走着,忽然公主一声令下,仪仗向东一转,来到东中五所,昨夜这里发生一场火灾,宫女们还在打扫善后,大门旁站了几个太监,都是些低级的粗使太监,哪见过安乐公主的仪仗,看见有人过来便上前阻拦,还没靠近就被公主的随行人员喝退了。

    东中五所就在御花园的东面,是一片占地颇广的建筑,由于只是宫中内侍仆役居住,并无高大宫殿,只是一排排平房而已,若不是昨夜一场大火,两位殿下根本不可能在这样一大片建筑中找到想到的地方。

    这是一个孤零零的院子,年久失修,风吹雨打之下,红墙黄瓦已经变了颜色,更经昨夜一场大火,院子里狼藉一片,正中一棵梧桐树被烧得焦黑,房子却并无大碍。

    院子里一棵树,这不就是一个“困”字么?张泽平和婉儿对视一眼,心中忐忑起来,莫非这就是传说中软禁妃子的冷宫?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霸武刀王》,微信关注“热度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