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霸武刀王

《霸武刀王》正文 第405章 最黑暗的时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此时,皇宫内一片忙碌。

    皇帝在养心殿见了钦天监的官员,立储的大日子基本已经确定。

    太庙前也开始打扫清洁,庙前的地上,还横竖的画了直线,想必是礼仪时站班用的,京营禁军也提前关了饷,兵部召集武将们议事,又抓了几个爱发牢骚的家伙。

    万事俱备,废立太子已经确定了下来,就等皇上发出上谕了。

    京城就在一派欢欣向荣的景象下,却激流暗涌。

    元天和秦王正在秘密筹划着,一场堪称夺权的谋反正在悄悄准备着,人员,装备,武器,正偷偷的进入了京城。

    除此之外,皇宫的地图已经发到了军官们手中,刀枪火铳盔甲等武器也已经到位,秦王府里,三百近卫忱戈达旦。

    六月,天气炎热,太阳火辣,在立储越来越近的时候,整个京城开始燥动不安起来。

    就在初三那天,禁军虎营发生了哗变,数百士兵不服新任将军的将令,一起拨刀谋反,将新任将军在军营中乱刀砍死。

    结果招来了御林军,将虎营重重包围,抓了十几个带头挑事的头目,斩首示众,将脑袋悬在辕门示众。

    接着,又派来了新的将军。

    士兵们咬牙切齿,敢怒不敢言,暗地里流传着一个说法,新任将军是燕王的人,统领虎营就是打算将虎营的士兵赶尽杀绝。

    更让京城内的百姓奇怪的是,初五那天,京城玄武门的附近发现一具奇怪的尸体,六腿四手,像羊又像狗,又有点像人。

    一时间,谣言四起,国之将乱,必有妖孽,京兆尹衙门知道后,派出衙役四处弹压,禁止传谣,但是却被人越传越玄,越传越奇。

    锦衣卫赶快将这些情况记录了下来,很快就传到了皇帝的案头上。

    “可笑,太可笑了,玩这种把戏,还嫩着呢!”皇宫的御书房里,皇帝看着这些情报,不禁失声笑了起来。

    唉,当年老夫反元时,也玩过这种把戏,想不到,现在年轻人也爱这么玩,但这种幼稚的阴谋能够得程么?

    那未免不量自力了。

    所以,皇上不屑的笑了。

    窗外娇阳似火,炽烤着大地,连皇帝的屋顶也像浮着一层火焰一般。

    御书房里放着巨大的冰块,冰块散发着冷气,屋里一片凉快。

    皇帝舒服的伸了伸懒腰,将谍报放下,冷笑了起来:“这一次,就看看四个儿子,那个闹得动静最大了。”

    “陛下,该上堂了,大臣们在在等着陛下呢。”一个太监轻步的进来,低着腰,心的说着。

    “哦,朕知道了。”皇帝笑着站了起来,向殿中走去。

    上呼了万岁之后,上百大臣站在下面,跪着。

    “平身吧!”皇帝仍然笑容满面。

    史科部王正兴站了出来,向皇帝上书,接着历数太子罪状。

    最后道:“太子张泽乾已经不适合担任储君了,反而是燕王,战功赫赫赫,为国为民,忠心兢兢,是个好皇子,应立燕王为太子。”

    “立燕王为太子!”

    朝中,大臣们纷纷附和。

    “好,很好!”坐在龙座上的皇帝很满意,抚着胡子得意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作为皇上的传话简,王正兴只是在大臣面前演演戏而已,立储的事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

    “那好,既然众爱聊们都支持,那就立燕王为太子了!”皇帝也接着说。

    “燕王忠心为国,为国为民,理应为一国之储君!”众臣大声齐呼,场面震撼。

    “我反对!”一个老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众大臣哗然,一看就知道是朝中最倔的尹事府黄尤伟黄大人了。

    “黄大人,你为何反对呀?”皇帝早就知道黄尤伟是太子的人了,他出来反对,倒在情理之中。

    “我反对废长立幼。”黄尤伟急急的道。

    “废长立幼仍是顺应天意,黄大人你为何反对?”皇帝脸色一收,冷冷的问。

    黄尤伟一听,就跪了下来,磕着头道:“太子仁孝贤德,对皇上忠心,为民为国操心,在遭受种种不公平待遇之时仍能容忍谦让,有这样的储君,实乃天下之福呀,皇上,废长立幼之事,还请收回成命,不能更改呀!”

    说着,黄尤伟急得泪水都流了出来。

    “放肆,你这个下官居然敢逆君,还逆天意,来人呀,把黄大人拖出殿去。”皇帝彻底的怒了,大吼着,身子不由自主的抖了抖。

    想不到,在众臣齐声拥护的时候,却冒出个不知好歹的逆臣,那能不把皇上气急了么?

    “皇上,你不收回成命,打死我也不出去。”黄尤伟磕着头,苦苦的哀叫着。

    五个侍卫气势汹汹的跑了进来,就上去拽黄尤伟。

    从一根柱子上拖过,黄尤伟挣扎着,一把抱住了柱子,还大呼大叫:“皇上,忠言逆耳呀,不听忠臣劝,你会后悔的。”

    站在旁边的文武百官们一听,脸色一惊,赶快向后退了一步。

    但更可怕的话又从黄尤伟口中说了出来:“皇上,废长立幼,那将会给大周带来灾难的,万劫不复的灾难呀,快醒醒吧,那可是大灾难呀。”

    “够了,黄尤伟,我敬你辅助太子有功,但想不到你却说出这等的话来,这是谋反么?”皇帝气得脸色发青,抖了抖双手,右手抬起,指着黄尤伟吼:“快,快将这厮拉出去,斩立诀!”

    众侍卫又扑上去,抓住他的胳膊,向外扯。

    “不劳你们动手!”黄尤伟争脱了众侍卫的手,站了起来,冲皇帝沧然一笑,整了整衣服,冷冷的道:“陛下,请你记住我黄尤伟说的话,废长立幼是个错误,你好好记住了。”

    说着,猛的转身,就朝身后的龙柱狠狠的撞去。

    “砰!”

    一声闷响,一抹热血在飞溅,将整根龙柱染成了血红,整个人重重的扑倒在柱子下,脑袋已经撞碎了。

    血染金殿,让众文武大臣倒吸了一口冷气,看来,这个斯斯文文的黄大人性子也是蛮刚烈的。

    但黄尤伟的死并没有对阻皇帝改变主意,反而让他坚定了废长立幼的决心。

    此时,朝中所有文武大臣都跪了下来,瑟瑟发抖。

    皇帝清了清嗓子,冷冷的道:“朕决定六月十八日在太庙另立太子,谁敢再行劝谏,以谋逆论处。”

    当然再没有人反对了,就连素以直臣著称的刘正基刘大人都缄口不言,站在群臣中不敢说话。

    要知道,刘相爷一直是反对废长立幼的主力,多年前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被人参倒贬官数级,一直从内阁大学士贬到边疆偏远地区的县令,人总是吃一堑长一智的,何况事先皇帝已经和大臣们密议过多次了,刘正基也知道事情不可逆转的了,何苦再苦谏,那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又怎么能改变一意孤行的皇上呢。

    不过看到黄尤伟的鲜血染红朝廷的时候,他还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早朝后,上谕发到礼部,刻发印刷公文发往全国各地,昭告天下大周朝另立储君的大事,就在工人们用木雕活字排版的时候,忽然一声巨大的爆炸响起,地动山摇,声音震耳欲聋,半边天空都黑了。

    “轰!”

    一声巨响,整个京城都在抖动,吓得所有的人都跳了起来。

    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奔出来观看,只见城北方向黑烟冲天,火光熊熊,片刻之后,天上下起雨来,不是真正的雨,而是杂物碎片,人体残骸,胆子的人当场就晕了,大多数人吓得哇哇大哭,魂飞魄散。

    天雷降临,看来上苍真的发怒了。

    紫禁城,养心殿,爆炸响起的时候皇帝正在练字,巨响之下,皇帝的毛笔拐了个弯,在宣纸上画出一个滑稽的钩子,皇帝扔下毛笔冷笑道:“到底沉不住气了,来人啊!”

    一身甲胄的李贲虎走了进来,眼神坚定,步履稳健:“陛下,臣在。”

    “快发信号。”

    “臣遵旨!”

    李贲虎迈步走了出去,大手一挥,一队队御林军甲士跑着进来,兵器和盔甲叶片摩擦着,发出令人不舒服的声音,最近事态频出,动辄就要调动御林军守卫宫殿,士兵们也习惯了。

    御林军将养心殿围的严严实实,副手捧上雕弓和绑着发烟筒的狼牙箭,李贲虎却轻轻摇了摇头。

    “守住养心殿,不准任何人进出。”李贲虎下令道。

    “是!”将士们面无表情的答道。

    “可是……曹公公来了怎么办?”副手迟疑道。

    “锦衣卫的人也不例外!”李贲虎斩钉截铁道。

    大周禁军火器精良,京师城墙,燕子矶炮台均装备了许多万斤巨炮,营伍中的抬枪、鸟枪的装备率很高,几乎和弓弩达到一比一的比率,只是生怕流入民间,平时甚少训练,总是锁在库房中而已。

    京城北部遍布军营,更有一座巨大的军火库,储存炸药何止万斤,枪械火炮更是数不胜数,平时里警戒森严,严禁火种进入,但百密一疏,终于还是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引起这场惊天大爆炸。

    爆炸的时候,虎贲营中正在执行军纪,上千名士兵在校场列队,亲眼看着他们的袍泽被新来的主将鞭挞,虎贲营的军士们被压抑的很了,早就憋着一肚子火了,一声巨响,漫天尘烟把阳光都遮住了,有人趁机大喊:“弟兄们,反了吧!”

    有人带头,就有人响应,数百名士兵猛扑上去,将新来的主将和他的卫队按倒在地,往死里招呼,血腥更激发了士兵们的兽性,他们打开兵器库,取出刀枪趁乱杀出营去。

    虎营率先发难,上千名士兵挥舞着兵器冲出营房,直向皇宫方向扑去,其他各营却紧闭营门,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因为大周军纪严格,私自调动百人以上的武装士兵等同于谋反,谋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那些将军谁敢以身试法。

    倒是有些将军收到过皇帝密令,让他们见到信号箭即刻出动控制京城要地,这条命令可是钉死的,必须见令行事,无令调兵杀无赦,所以他们即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虎贲营造反,却束手无策。

    他们不敢动,有人敢动,那些太子系的老人们早已收到风声,废立的上谕就在今天发布,再不动手就真晚了,这些人都是军中的支柱人物,身边不乏跟从者,京城大爆炸,虎营炸营,一时间人心惶惶,就缺人出来振臂一呼了。

    老人们顶盔贯甲,拿出二十年前和蒙古人的气势来,登高一呼:“弟兄们,朝中出了奸臣了,锦衣卫挟持皇上欲篡天下,咱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有卵子的就跟我拿起兵器打进紫禁城救皇上去!”

    下面早有安排好的人一阵蛊惑,那还由得士兵们思考,都被裹挟着往外走去,有那明事理的军官大声喝令本部人马不要轻举妄动,反被人一刀砍倒,兵营里乱成了一锅粥。

    城北大营驻扎着好几万兵马,而且都是战斗力不俗的京营禁军,皇上平日里对军权抓得太紧,此时反倒帮了倒忙,没有皇上的命令,军队不敢调动,叛军却不管哪个,径直开出营去直奔皇宫。

    京城街头大乱,虎营的叛乱可是双方都始料未及的,被整肃了好一段时间的大兵们如同出笼的疯狗一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京兆尹的捕快根本不能抵挡,街上哭爹喊娘,尖叫声,狂笑声,人喊马嘶狗叫乱作一团,到处是火光烟雾,到处是蜂拥奔逃的人流。

    所有的兵权都控制在皇帝一个人手里,就算发生了兵变这样的大事,底下人也不敢擅自调兵镇压,兵部门口围了一大帮人,有京兆衙门的,有禁军的,都是来报告军情的,可是值班的兵部侍郎却不敢擅作主张,急火火的去请尚书大人的令,尚书大人也拿不出个章程,只能一边命人飞马去请胡相爷,一边亲自进宫请命。

    六部衙门就在午门口,尚书大人急匆匆来到午门递牌子,哪知道御林军已经全面戒备了,禁止任何人出入,连兵部尚书也不让进,御林军是大内亲军,不归兵部统辖,尚书大人没办法,看到城内火光冲天,一跺脚就想硬闯,哪晓得宫墙上直接射下箭来,钉在他的脚下,尚书大人顿时明白了一些事情,看来皇宫中也有人发难了。

    内务府总管,司礼监掌印太监,兼锦衣卫提督曹少钦的衙署就在六部附近,西华门外,城北大爆炸的时候,曹宗钦当即下令手下干探前往事发地点调查,同时准备进宫的服装,可是等了半天,锦衣卫的人逃回来说,弟兄们被乱兵杀了!

    曹宗钦大惊,本来以为局势可以控制,没想到大局已乱,禁军兵变,此时城内也渐渐乱起来,他手底下虽然有数百名锦衣卫好手,但是根本无法控制如此庞大的京城,而皇上却迟迟没有发出号令,更让曹宗钦忧心忡忡。

    莫非宫内也起了变故?正在此时,宫中旨意到了,宣曹宗钦进宫,曹宗钦不疑有诈,从西华门进宫,走到距离宫门还有十丈远的地方,多年刀口舔血的生涯让他敏锐的察觉到弥漫在空气中的杀气,他转眼看了看传旨太监,那子的嘴唇发干,手也在微微颤抖。

    “猴崽子,啥时候进乾清宫当差的,咱家怎么不认识你?”草宗钦多了个心眼问道。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霸武刀王》,微信关注“热度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