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霸武刀王

《霸武刀王》正文 第458章 长安,今夜与你同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元天一双眼睛望向堂中正饮着酒的大官员,一双眼睛露出了一抹杀气。

    宴席上,元封一双鹰隼般的目光在人群中扫来扫去,忽然他发现席间有一人和自己一样,也在仔细观察着动静。

    元天不禁的瞥向那人,忍不住瞳孔一缩。

    只见那人三十岁左右的样子,三绺胡须斯斯文文,一身绯袍显示出他的中级官员身份,与别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不同的是,此人的目光更多是集中在那几位京城来的大人物身上,似乎对他们很感兴趣。

    元天偷偷的盯着此人,看他究竟有何举动,哪知道那人的目光竟然转了过来,望向元天这边,四目相对,那人的目光迅速转走,似乎对元天视而不见,然后便恢复了正常,再不敢左顾右盼,和旁边人谈笑风生起来。

    元天悄悄的叫过一个手下,压低声音,吩咐了一句道:“那第三张桌子左边那个人,查查他的底子,看看到底是什么人。”

    不大一会儿工夫,那人的底细就查清楚了,名叫肖汉北,是长安府的通判,六品官,官声一般,没什么特别之处。

    元天听罢,淡淡的点点头,看来是自己多疑了,于是继续喝酒,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

    ……

    第二天,陕甘总督临时衙署。

    这里以前是汾阳侯办公的地方,范东育在长安没有下处,就暂时驻跸在这里,元天等一干人也住进了这个壁垒森严的大宅子。

    签押房内,元天正和范东育推心置腹的交谈。

    范东育知道这回西凉和大周帝国是真正撕开脸了,大战在即,他不想当个首鼠两端之人,被后人诟病,所以透露出想隐退的意思,出乎他意料的是,元天并未强留他,只是请他暂且以陕甘总督的职务稳住长安局势,就算开战,也尽量把战争推到潼关以东,以免祸害关中百姓。

    范东育不禁打量了元天一眼,心中一顿,思忖片刻,点点头,答应了元天。

    陕西不比甘肃,渭河平原富饶丰腴,工商农业发达,古人曾经有云,占据了关中就相当于占据了天下,当然这句话放到现在有些过时了,关中再富饶也比不过江南,但相对于甘肃和西凉来说,依旧是不可多得的宝地。

    要统治,就要掌握信息,关中的典籍档案都在巡抚衙门的库房中,现在已经借了一部分来,满满两个柜子的档案已经让人头疼了,元天手下都是武人,搞这个不在行,范东育虽然有些能耐,但以一人之力,也无法应付这么多案牍工作。

    “依你之见,这陕西官场上有何人可堪使用?”元天望向范东育,细心的问道。

    可堪使用?

    范东育一听,看了元天一眼,又摇摇头:“能人倒是有些,但是未必可用,他们都是大周的官员,如果知道你们的真实身份,即使不造反,也不会合作的。”

    元天一听,不禁笑了,点点头,道:“我自有办法,现在就是想找出一些有才能的官员。”

    正说着,外面进了一人,向元天报告道:“大人,东门查获一户举家外逃的。”

    元天一听,就微笑着对范东育道:“真被你说着了,现在就有不合作的了。”

    一刻钟后,那家人被带到了总督临时衙署,这种事情范东育就用不着出面了,元天来处理即可。

    此时,一个打扮很不起眼的中年人被带到了面前,元天看看他,又仔细打量了几眼,熟面孔,正是昨日酒席上左顾右盼的那个人,顿时笑道:“肖汉北,怎么这么急着回乡啊?”

    肖汉北冷眼的看着元天,不卑不亢道:“家父身子骨不行了,想回家乡养老,做儿子的没办法,忠孝难以两全,好在如今天下承平,没啥放心不下的,便辞了官陪着父亲回乡。”

    元天一听,不禁冷笑的道:“安国亲王刚到长安,你就忙着辞官,恐怕没这么简单吧。”

    肖汉北赶快急急的道:“辞官的折子王知府和潘巡抚已经接了,草民已经不是官身了,大人还将草民一家锁来,不知何故?这大周朝的王法,也没哪一条规定当官不许请辞啊。”

    肖汉北身后是三辆马车,装潢一般,所带行李也不多,只是一些细软之物而已,车帘子微微掀开,几双幼稚的眼睛望着外面,夹杂着还有老人轻微的咳嗽声,想必是肖家的老少都在里面,

    “通判大人为官多年,就这点家当?长安城外的田庄变卖了没有?丫鬟下人遣散了没有?那些古玩宝贝典当了没有?走的这么急,只怕是临时起意吧?”元天句句话都说到肖汉北心头上,肖汉北听到最后,脸色微微发白,但依然坚持:“家父突发急病,所以……”

    “好了好了,你是聪明人,我也不傻,别说那些没用的,借一步说话,别吓着孩子。”元天悄悄的将肖汉北拉到一边,开门见山问道:“肖通判,我现在就问你一件事,你怎么看出来我们是假的?”

    肖汉北一听,又打量着元天,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帮人真的是冒充钦差的,这吓得差点坐到地上,连王爷都敢冒充,真的不是一般的人呀,武功看来深不可测。

    望着元天,不禁惶恐的道:“你说的什么,草民不懂。”

    元天一笑,扫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再装就没意思了啊,你爽快,我也爽快,兴许把你放走也不一定啊。”

    事到如今,肖汉北只得一咬牙,道:“事情变换太过突然,朝令夕改,哪还有朝廷中枢的样子,你们虽然气势十足,但那个装亲王的总是不由自主的看你,还有老太监身边那个太监,脸色不正常。”

    “就凭这个,你就看出来了?”

    “还有,你们自始至终,并未拿出旨意来昭告众人,也没有印信公文等物,这不合礼法啊。”

    元天听罢,不禁笑了笑:“所以你就辞官走人了,为什么不告诉韦巡抚他们真相。”

    肖汉北苦着脸长叹一口气:“乱成这样,大周帝国朝气数已尽,若是以前汾阳侯或者秦王在的时候,长安还有个主心骨,现在群龙无首,就算我告诉他又有何用,这天下要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阻挡住的,所以草民回家和家父一商量,决意立刻辞官走人,以避战乱,没想到还是没能避开。”

    元天一听,这子说得果然有道理呀,于是点了点头,道:“你倒是个聪明人,就此隐居山林未免可惜,不如这样,跟着我们干吧,一展所长,恐怕不是一个通判的前程啊。”

    肖汉北一听,眉头一挑,望向元天,问道:“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元天淡淡一笑,道:“西凉元天便是鄙人。”

    肖汉北一听,赶快仔细打量了元天一眼,眼中顿时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道:“家父有云,仕途险恶,爬得越高,摔得越惨,草民还是回乡归隐的好。”

    元天一听,不禁重重的叹了口气,心道这样的人我又怎么劝得过来呢?

    于是,也不再劝,他知道读书人都是认死理的人,与其花费功夫劝他归顺,还不如另外发掘新人呢,不过这人心机太重,是留不得了,待会放他一家人出城,派骑兵摘了他的脑袋便是。

    “既然如此,我也不强人所难了,肖大人,请吧。”元天做了一个手势。

    肖汉北看着元天那坦诚的样子,不禁如释重负,正要走,忽然车里跳出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跑过来对肖汉北道:“爹爹,爷爷有话和你说。”

    肖汉北一听,慌忙来到车前,跪在地上聆听训示,车帘子掀开一角,从元天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一只瘦骨嶙峋的手,那老人的声音很轻,说了几句什么,肖汉北禁不住的点头,然后,又来到元天跟前,撩袍跪倒:“大人,草民情愿归顺。”

    元天看着跪在面前的肖汉北,不禁就纳闷了,这马车里的老爷子也太神通了吧,居然猜到了自己要灭口的心思,及时发话挽救了儿子的性命,这老人有一套啊。

    既然肖汉北愿意归顺,一切就都好说了,元二人好意安抚一番,答应会帮他处理辞呈的问题,正当肖汉北一家人欲走之时,元天突然道:“肖兄,我想拜会一下令尊。”

    肖汉北一听,赶快点了点头,哪敢不从,来到马车前低声说了几句,然后掀开了帘子,元天走上前去一看,只见车里坐着一个瘦弱的老人,老脸如同橘子皮一般遍布褶皱,老人双手抱拳,轻声道:“草民肖善才,给大人见礼了。”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