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霸武刀王

《霸武刀王》正文 第373章 金榜题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元天终于再次回到那间叫春竹居的院子,元天躺在床上,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入睡。

    身为西凉主公,说不想光复河山,那肯定是假的。

    但虽然有这个贼心,但还远远不够的,通过与突厥大军的战争,元天终于明白了做大事的真理,打仗就是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目前大周政局基本还算太平,湖广江南都是富庶之地,人口粮食盐铁产量都远远超过西凉,况且大周朝廷还没有到让人民揭竿而起的地步,得民心者得天下,想要逐鹿中原,必须要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发展实力,二是削弱对方。

    现在,要是有办法挑起内乱就好,但看来这件事已经有人帮办了,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位舍得下本钱的主儿应该是刚刚被封为安国郡王爷的三皇子张泽承。

    要知道,大皇子已经是储君,二皇子又镇守燕京,四皇子不但镇守长安,而且手中还有重兵和粮食,只有三皇子,要权没权,要实力没实力,只能靠几家古玩字画店倒腾着赚点银子,单凭这种小打小闹,又怎么与其他兄弟相比呢。

    第二天,元天再次来到东山巷刘家拉面馆,此时太阳光出来不久,还没到吃饭的时候,店堂里空荡荡的,没有几个客人。

    店小二在灶屋里打着盹儿,元天刚踏进店门,就看见刘雪儿坐在柜台边,托着腮儿,正在眼巴巴的看着店门。

    看见了元天,刘雪儿顿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就迎面冲向元天。

    “哥,不,世叔,你终于来了,饿了吗?”刘雪儿刚要扑入他的怀里,但又猛的收住了冲势,脸色一窘,又笑了笑,脸色一红,猛的回头:“小宋,快给我弄两碗上料的牛肉面。”

    元天顿时笑了笑:“我不饿呢。”

    刘雪儿却认真的道:“怎么不饿呢,难道你还让肚皮帖着后背,难道你忘了,那饿了三天三夜的滋味?”

    说着,不由分的拉着元天在靠窗的桌子坐下,用毛巾擦了擦发亮的桌子,笑了笑:“世叔,你坐着,一会儿就好。”

    “我不饿。。。。”

    “怎么不饿呢?”刘雪儿还是坚持己见,让店小二上了两碗香喷喷的牛肉面。

    刘雪儿也坐在他的对面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眨着一双大眼睛,还时不时笑了笑。

    而元天今天刚好没吃早餐,被香喷喷的牛肉面勾起了食欲,拿起筷子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那吃相,让刘雪儿愕了愕,她不禁一笑,望向元天:“你还没说不饿,都饿成这样了。”

    “在那个什么朝,都饿怕了。”元天只好跟着笑了笑。

    刘雪儿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递给元天。

    “这是?”元天接到手中,问。

    刘雪儿压低声音道:“那是太湖水师的将弃名单。”

    “将弃名单?”元天脸色一闪,打开一看,赫然看到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一堆名字,最前面写着的就是寒英,太湖水师提督,赏银三千两,后面是各级将佐,里面写着名字的人元天都不大认识,只是未尾发现一个熟人,那就是寒展风,封的官是水师百总,赏银五十两。

    “你居然还将朝延招安的赏格和品级官衔名单都弄到手了,看来,你真不简单呀!”元天不禁冲刘雪儿竖了竖大拇指。

    “多谢夸奖!”刘雪儿得瑟的一笑。

    元天把纸折好,放入口袋里,又望向刘雪儿:“这个,你从哪里弄来的呢?”

    刘雪儿靠近元天,在他耳边低沉的道:“这个,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那是我,偷偷配了一把右相大人书房的钥匙,所以就。。。。。”

    说着,刘雪儿一脸坏笑。

    “呵,你真了不起!”元天又冲刘雪儿竖了竖大拇指。

    呵,这丫活脱脱就是个小奸细嘛,有她里应外合,以后大周朝对于我元天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的了。

    想到这,元天不禁偷偷的笑了起来。

    。。。。。。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那已经是大周天佑二十一年的春天了。

    在这个春天,有两件很重要的事就在这个春天发生,一件是每三年一次的状元大试,另一件就是祸患已久的太湖水匪被招了安。

    大周以科举选士,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论出身显贵还是贫寒,只要文章写得好,就有出入将相的机会,何况这回的主考官是由天下闻名,以清廉着称的右相刘正基担任,刘正基是出了名的清官,所以深受贪寒举子们无不欢欣鼓舞,信心满满,那些指望递条子,偷考题的家伙都愁眉苦脸,叫苦不迭。

    会试了七天之后,高中状元的名单终于出炉了,果然,三榜之上,多的是真才实学之人。

    榜单下面,站满了观榜的举子们,他们在评头论足,议论纷纷。

    有人哭着离去,有人笑得跳了起来,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不过比起以往发榜的时候,含冤抱怨的人却是少了许多。

    春闱之后是殿试,最终拨得头筹金榜题名的状元郎是松江书生杨世杰。

    那真是一朝金榜题名,就鱼跃龙门了。

    圣上不但御赐了袍服,还钦点了翰林。

    先是跨马游街,再夸官三日,状元郎身披红袍,胸前十披红,还头戴沙帽,脚下粉底官靴,腰间还束着玉带,威风凛凛的骑着大白马,精神抖擞的在京城大街上敲锣打鼓的游走,无论走到那里,都是人山人海,全场围观,风光无限。

    虽然尚未授实职,但翰林老爷是有资格配备部属的,带了黑红高帽子的官差,挺着胸典着肚,在状元郎鞍前马后的跟随着,一个个骄傲的二万八万似的,要知道状元可不比寻常进士,那是天子门生,前途无量的很,就说上回恩科的周状元吧,也是从翰林做起的,后来做了陕西御林行台的临察御史,代天朝巡守,查办了陕甘总督温千超的贪赃舞弊案,震惊了大周官场,听说现在周御史就要调回京城了,说不定还要更上一层楼呢。

    再说现在这个金科状元杨世杰,也是寒门出身,自幼苦读诗书,现在终于鱼跃龙门了。

    他的文章,就连主考官刘正基也说好,金殿之上,皇帝在对他亲自考校,杨世杰不但对答如流,还写了一篇论西北时局的策论。

    这篇策论不但令满朝文武大臣刮目相看,还得到皇上赞誉有加,金口玉言钦点了他成为天字第一名,这般的殊荣,试问天下又有几个人能及么?

    此时,部属们正敲着铜锣,吆喝着,走向了京城的街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