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开创奇迹

《开创奇迹》正文 第二十六章 老者再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阳光透过树林射在磨耳上,顾兴华盘腿坐于草蒲团。撇开日常的喧嚣,打坐养神已经成了习惯,修习长生诀两年,除了隐隐觉得其有助于张衍那些杂术有些帮助外,还隐隐有驻颜的效果,男性莫名的冲动也变得少了,这让单身的顾伙怀疑自己是不是刚到而立之年就已经身体出了毛病。当然这个想法在每次韩燕向他汇报工作的时候都会被其否定,此女越发成熟的美艳总让他回想那个夜晚,不知为何,现如今虽然此女多次有投怀送抱之举,顾兴华却不敢再越雷池。

    顾兴华拿出长生诀,习惯性的看了墙上挂着长生诀的冥想图,冥思领悟一翻后,运转起周天,却没有去想驱石术。突然,头脑里似乎多出一些莫名的感觉,全身感觉暖洋洋的。顾兴华赶紧收敛心神,从养生录口诀第一篇又运转一遍,这感觉正是长生诀最后说的周天感应之相。细细品味,只觉得全身血液缓缓流动,如果给某一滴血液设置一个,可以感觉到心脏将它泵出,然后经过动脉血管流向大脑,在大脑处欢快的游动一翻,又回到心脏,不经意间又流向肺部,大饱一餐氧气后,又转到其他脏俯,来到下丹田处有些留念又流向四肢将整个身体滋养一遍又流回心脏。

    这种可以窥视自己身体的感觉有些奇特,其中科学原理不知为何?如果能解析其中的奥妙,说不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科学之路未必又不能让人成其“大道”,随着社会进步了自然什么事情都应该革新,顾欣华想到此,说不得要去一趟各个高校学习一些生物知识,什么神经反应、酶、基因等等都应该了解一些,看看是哪些因素可能引起这样的反应。

    时间一过半月,自“磨盘特餐”开业后,顾兴华在磨耳洞一直处于这周天的奇异感觉中,每日饮食由“丝丝”取来,其奇怪的举动那些老者到也习以为常。到是猴子“丝丝”在顾兴华运行周天后,每天在其身边打转不停,似乎颇喜欢主人身上最近散发出的气味,几天后,竟然也有模有样的坐在顾兴华旁边,看着那冥想图发起呆来。

    这一日午夜,磨耳洞内燃着几排烛光,蜡烛下面,是用茨竹做成的高矮不一烛台,两台高速相机对着蜡烛群,顾兴华身着白色褂衫,左脚虚步,右手后背,左手食、中二指夹着一块蚕豆大的石子,凝神定气,心中默念“石有灵,印我神,万物一,神鞭驱,神女令,疾…”随后一挥,石子儿沿着烛道,直奔对面靶心而去,隐隐有破空之声…

    “驱石术。”顾兴华正要抛出第二颗石子儿,身后传来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转过头,只见洞外平台边上,一身穿长衫的老者金鸡独立,两手后背的站在那里,微笑的看着顾兴华,正是在张家界送出长生诀的老者。

    “老神仙?”

    “糟老头一个,什么神仙,我叫赵无涯,你是叫顾兴华吧?”老者不客气的自我介绍到。

    顾兴华拱手行礼,将赵无涯让进洞内。老头眼睛略扫,看了洞内略具现代自动化的装饰,点点头,又目露精光的看着顾兴华,似乎要一眼将之看穿。顿一顿后,点头说道:“马马虎虎,两三年将长生诀修到成,也算是入了我辈之流。我乃是天师道直系第五代传人,名字刚才已经说过了,道号无崖子。”

    “天师道,天师道…张天师,张道陵?”顾兴华想起天师山的传说,隐隐知道天师道这么个在汉代崛起过的门派。

    “正是。前两年见友机缘巧合得了我门一些杂术,又兼修有长生诀的样子,本来,我门功法是不外传,我当当场给你废去的…”

    听到这,顾兴华一声冷汗,不过从事情结果来看,这老道似乎没那么迂腐。

    “友不必惊慌,既然当日赠送你全套长生诀,加之我们修道之人也讲究与时俱进,自然不会对你再有不良想法。”

    “那前辈今日到访有何指教?”

    “近百年来,战火纷飞,空气污浊,我等修炼之人已经少之又少,能遇到你这样的,我也是一时好奇而为之罢了。”原来这老道当日见顾兴华之后,顿生亲切之感,又觉自己大道无望,不如找个传人,而如今之人大多迷信科学而不信天道,因此要找个合适人员实在不易。

    之后他混入人间,竟然将不知游历过多少遍的大好山河又走了一遍,偶尔在新闻上看到磨盘山的新闻,得知顾兴华的大概方位,就一路打听而来。此来一是询问顾兴华提及“养生录”和“引兽术”为山洞偶得之物,他需要踏勘一翻,好收回先祖之物,二是看是否能说动此人收为下一代传人,以续香火。

    养生录的来源自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本身仙师山就与张天师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告知这老者也无所谓,不过那些杂术来源当初顾兴华并没有说实话,到是一时不知怎么圆过去。

    至于拜师之事,也无需多考虑,三人行必有我师,本来顾兴华这两年看开,修行就是了解自身和万物,所谓格物致知才能修身养性,况且赵无涯一身仙风道骨,慈眉善目也不像坏人,多一个老师定是不错的。

    “我天师道收徒并没有什么复杂的,给为师一袋米粮,以前原本是要磕头拜师的,现在既然社会不流行,这一节就算了。”

    这个习惯,让顾兴华想起了张衍,当初也是吃了一顿野餐就收了自己做徒弟,张师说不定也真的是天师道后人。

    拜师仪式很简单,但是行礼一节顾兴华却没有省略,未磕头,但鞠躬行礼呼一声“老师在上,受学生顾兴华一拜”在他看来还是必须的。如此,赵无涯老心大慰,当即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四方玉牌送给顾兴华。顾兴华略一看,这玉牌两面刻着图解,居然也是一门功法,名曰“真阳一气诀”,不说这功法,光这古玉就挺值钱。

    “我之一派,以除魔卫道为己任,你要谨记。”赵无涯收完徒弟,说道。

    “是”

    当夜,赵无涯为顾兴华解答了一些长生诀的疑惑。按顾兴华当前的阶段,不过是皮毛中的皮毛,想要成,这需要通过千百次的周天和大周天对自身的明悟,将下丹田“阳元”修炼成一颗“真丹”或叫“精丹”,则这丹可以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代为修行,如此,可以做到分心二用,无时无刻不在明悟自身。此丹成后,脱离下丹田,在周身云游视察,更能修复身体损伤病变,如此可长寿,若能将此丹固本在中丹田,则全身血液莫不从此通过接受“检查”,则修行进入第二大步。至于第三步,叫做“三花聚顶”,将精丹与上丹田合一,可完美协调全身能量调配,智慧大涨,修为大涨,寿元大涨。然而,古往今来,能成第三步者少之又少,据称赵无涯修行三百余年,也不过达到第二步,且在这第二步一停就是三百多年,这第三步始终无法达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