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其他类型 ->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

第80章 第三十三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亚米国的失业人数越来越多,治安持续恶化,总统的支持率也不断降低。心急如焚的总统,终于想起了之前Andrew Yang推销的UBI。没想到,虽然D党控制了参众两院,虽然总统力推,但是UBI计划又一次被两院否决了。

    Universal Basic Income,即无条件基本收入(简称UBI),指的是向所有公民(部分国家有年龄限制),无论收入高低,提供每月固定补贴,比如1000刀。公民可以用这个钱维持基本生活支出,这样大家就不用上大街/抢/劫了。

    不过,R党以UBI太sociali/s/m为由,坚决杯葛该计划;D党不少人认为财政赤字在R党总统期间已经翻了一翻,亚米元指数跌到80.12,即将击穿底部支撑,现在不是大幅增加财政支出的好时机,也投了反对票。

    无计可施的总统,被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用行政令的方式推行“新新政”——UBI计划搁浅就搁浅吧,总统想,虽然这个计划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比如芬兰和澳门等地也施行过,但毕竟在亚米国首先提出这个计划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华裔商人Andrew Yang。而新政,则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政策。照搬他的政策,也算是追随先贤吧。

    后世华夏研究者把这个“新新政”起了个名儿,叫做“乙巳新政”。

    ……

    总统专门设立了一个新政办公室,众议院议员Clair Rosenberg有幸入选。Clair Rosenberg和女儿Molly、冯晨夏等人商量了一番,决定辞去众议员职位,就任劳工部副部长和新政办公室顾问。

    就职伊始,Clair Rosenberg就提交了“以工代赈”方案。这个方案规定,所有被救济者,都必须参与政府的基建工程以获取劳务报酬。除了身体有残疾的公民以外,政府不再为低收入者提供食物券等低保福利。

    Clair Rosenberg的提议再次掀起轩然大波,有不少无家可归者叫嚣着要干掉她,新新安保公司不得不给她提供额外的安保服务。好在总统看了Clair Rosenberg提交的预算,再数数自己荷包里的几个子儿,觉得以工代赈比让那些人白吃白喝强,就批准了她的预案——民间炮火也因此转向了总统。

    在亚米国,25岁以上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公民占所有同龄公民的比例,去年达到了41%的惊人数字,其中女性的比例又占了一大半。由于经济危机中女性的失业人数远多于男性,因此Clair Rosenberg的首批以工代赈计划,招聘的全部是女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学历的女性——当然,这个计划让Clair Rosenberg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指责,她也因此被称为“逆向性别歧视者”。但是Clair Rosenberg坚称必须在减少女性失业人数、让女性的失业比例和男性差不多以后,才考虑招聘男性员工,因此这个计划还是推行下去了。

    Betty Lau是第三代华人。按说呢,华人一般是不屑于领取社会福利的,但是一年前,Betty Lau父母开的小馆子因为生意不好,倒闭了;Betty Lau博士毕业后,不仅没有找到工业界的工作,连勉强糊口的博后职位也没有找到——生存当然比尊严更重要!Betty Lau抹了一把脸,拉下面子,在本州的以工代赈办公室报了名。

    等安排了工作,Betty Lau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博士。实际上,不管是铺设改性沥青的,还是开着轧路机轧马路的,高学历者就占了近6成。

    本来觉得很丢脸的Betty Lau,在工棚里发现了数学博士、土木硕士、生物博后、机械本科后,面色稍霁。

    除了这些学理工科的大才外,工棚里还有一个“她不失业谁失业”的Katherine。Katherine学的是文化人类学,专攻东亚民俗音乐,去年刚刚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后,Katherine兴高采烈地去华夏西北部的黄土高原考察了一年多。等她回到亚米国后,才发现父母双双失业。而她这个专业,除非有人养,也是找不到工作的。啃老不成的Katherine,做了24小时激烈的心理/斗/争/后,终于报名参加了以工代赈项目。

    过了圣诞节,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在亚米国东北部彻底被冻上后,这支高学历基建大/军/被拉到了相对温暖的简州南部。

    连续劳作了10个小时,回到工棚的Katherine,一边长吁短叹,一边锤着酸痛的胳膊。看见Betty Lau走进来,Katherine突然激动起来,“你是华夏裔,你会说中文吗?”

    “不……不太会了。”Betty Lau是华裔第三代移民,只会用中文打招呼,“为什么问这个?”

    “两件事。先说第一个不重要的吧。”Katherine神神秘秘地说,“我知道你的姓中文怎么写——Lau其实就是Liu,你姓刘。”

    Katherine从行李中找出一支签字笔,一丝不苟地写下“刘”字,连笔划顺序都没有错,“这个Betty,一般翻译成贝蒂。当然,如果你想要其它同音字也是可以的。”

    Betty Lau“哦”了一声,中文再怎么不好,自己的名字她还是会写的。她不知道Katherine为什么巴巴地专门要说这个。

    “我的名字Katherine,中文也是音译,叫凯瑟琳。以后我打算就用中文名了。”凯瑟琳诡异地笑了一下,“你知道我什么说这个吗?因为我给大家找到了一个好去处!”

    ……

    公历新年过后没多久,凯瑟琳工棚的所有工友都请了一天假,大家坐上凯瑟琳租的车,往北简州奔去。

    “你到底要带我们去哪里啊?”刘贝蒂不解地问。现在车子已经开了三个多小时了,看样子凯瑟琳今天不打算让大家回工地了。

    “下周一就是华夏的农历大年三十。过了19号,按华夏的历法,就不是乙巳年,而是丙午年了。”凯瑟琳装模作样地感叹着流年似水,“新年到了,我们总得有点变化吧?所以我给我们大家找了一个说中文的新东家。”

    在新华集团“女性就业促进会”办公室登记时,凯瑟琳紧张地心都快跳出来了。虽然她是本次行动的倡议者,但是和其她人比起来,学人类学民俗音乐方向的她,其实是最没用的——学生物的,新新生命公司会把她们当成宝;学材料、土木和化工专业的,可以进新新材料公司;学数学、物理的,可以进新新动力公司。新华集团还有个研发部,最喜欢这些怪里怪气的nerd……但是自己和研究香精方向的博士刘贝蒂,真不知道能有啥用……凯瑟琳没想到,办公室二话没说就给她们俩登记了,还让她们自己说说想做什么——做什么都可以,都能得到比以工代赈工资更高的收入。

    凯瑟琳愁眉苦脸地挑了半天,最后决定去伯明翰和达拉斯之间的密西西比平原开荒。

    乘着“乙巳新政”的春风,冯晨夏的“女性就业促进会”在9个州搞了14个项目。当然,这些项目都拿到了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毕竟促进了就业嘛;也拿到了当地州政府的税负减免——这14个项目,有农业项目、新新生命医院、人工皮肤冷库、新新材料工厂、新新动力工厂等。集团搞的这些项目,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有食堂、有日用品店、有洗衣房、有租车公司……唯一的要求就是,在这里工作,发的不是亚米国元,而是公司券。当然,如果想换成亚米国元,也可以随时凭公司券,按一比一的比例换回亚米国元。

    发放公司券,是沈柏资的主意。

    “虽然咱们集团在这次大萧条中受的影响不算很大,但毕竟也受了影响不是?”沈柏资向冯晨夏推销自己的计划时说,“发行公司券,可以减少公司员工工资的现金支出,让大家的收入进入‘小循环’中。在其它年代,发行公司券也许不会被员工接受,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是大萧条啊,比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还苦/逼的大萧条……这个时候不试试,你打算什么时候试?”

    “这玩意儿有先例吗?”

    “太有了!”骆炫瑛拍着桌子嚷嚷道,“长/征的时候,红/色银行家/毛/泽/民/扛着印钞机发行苏币的事儿,你应该听过吧?为了防伪,他还特意在纸/币中加入了羊毛呢……我给你算过了,这样做的话,我们的以工代赈项目至少不会亏……想想你现在需要花钱的项目有多少吧——奖学金项目不能停吧?投到奖学金上的钱说不定还得增加。现在大家都没钱,多读几年书,晚点进入劳动力市场,是很多学生的唯一选择。但是交不起学费,说什么都白搭……所以你是她们唯一的希望;还有新新生命、新新动力和新新材料的项目,现在消费市场萎缩,除了氦镍电池外,其它新建项目这几年就别想着赚钱了,所以我们得想办法搞活内部经济。”

    冯晨夏觉得这种准货币实验也确实应该试试。于是凯瑟琳和刘贝蒂,每个月拿到手的就是金红色的公司券。

    一阵阵激动的颤栗后,凯瑟琳瘫软在床上。

    “啊……真的比男人强……强很多!”过了好一会儿,凯瑟琳才起身,把跪坐的刘贝蒂拉回枕头上,“谢谢你,我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我不敢再有什么不满足了。”

    “不满足?”刘贝蒂咬着凯瑟琳的耳朵,轻声呢喃道,“要不我再来一次?”

    “不用了,你也累了……该我给你来……我不是因为这个。”

    “那为了什么?”刘贝蒂担心地看着凯瑟琳,生怕她说出嫌弃自己的话。凯瑟琳却没有说什么,凑上前疯狂地亲着刘贝蒂。

    去年年底认识凯瑟琳后,刘贝蒂就喜欢上凯瑟琳了。得知凯瑟琳是花蝴蝶、曾交过不下30个男友后,刘贝蒂痛苦得三、四天都吃不下饭。好在冯晨夏项目的所有员工,全部都是女性,花蝴蝶凯瑟琳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刘贝蒂的心里才平衡了一点。

    在工地上忙了好几个月,觉得凯瑟琳可能已经憋得不行了之后,刘贝蒂就设计了一个只有她俩参加的酒局,趁着醉意,终于把凯瑟琳给办下了。

    试过新意思的凯瑟琳,看起来非常享受女女之爱,每天都要缠着刘贝蒂来几发。不过刘贝蒂从凯瑟琳近乎疯狂的索取中,依然看到了一丝不满足。

    是我的技术还不够好吗?刘贝蒂正反省自己呢,凯瑟琳已经趴了上来。折腾了几番后,刘贝蒂喘着粗气心满意足地贴在凯瑟琳身上,觉得自己可能想多了,凯瑟琳应该不会抛弃自己的……

    “后悔跟我来这里吗?”凯瑟琳跳下床,从桌子上拿了两支饮料,“我们现在还是搞基建,和以前一样……拿的还是公司券……你怪我吗?”

    “公司券什么都能买,想换亚米国元也可以随时换,我试过了。不过这里离居民点太远,拿亚米国元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公司券呢……只要和你在一起,我不后悔。”

    凯瑟琳又叹了一口气。

    “是我做的不好吗?”刘贝蒂最怕看到凯瑟琳这个样子。

    “不是……你知道,我是研究民俗音乐的。这次去华夏黄土高原考察时,我听过一首特别有力量的信天游——不是我一个人说它有力量,收藏家马未都也说过,这首歌特别直白,特别有力量……白花花的大/腿水灵灵的X,这么好的地方留不住你。”凯瑟琳低声哼了几句,突然停下来抹起了眼泪。

    这半年,刘贝蒂跟着凯瑟琳学了不少中文,加上之前的底子,现在日常对话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凯瑟琳为了这句黄/曲流眼泪,她还是有点摸不到头脑——难道这个歌词有什么其它的意思吗?

    “你不懂!你真的不懂!”凯瑟琳哭得快断片儿了,“我是个无可救药的异性恋,但是即便没有你,我也准备把自己给掰弯……你以为你那个酒局有多高明吗?我早就看出了你的心思,才半推半就的……我真的不明白,那些男的,为什么要把/枪/口对着女性?白花花的大/腿水灵灵的X,为什么就不能让这些家伙爱上女人呢?”

    刘贝蒂手足无措地站起身,一脸懵逼地看着哭得像个傻子的凯瑟琳。

    “你怎么还不明白呀?”凯瑟琳抬起头对着刘贝蒂大叫,“我和你在一起,就是看中了你是研究香料的博士。你不知道女性除了爱颜外,还会被味道吸引吗?我知道自己无耻,我知道自己没用……我就是被男人身上的味儿吸引了……你要能搞出这个味儿,我就死心塌地的跟着你。”

    “你说的是古龙水的味道吗?”

    “不是,就是男人味!”

    ……

    那次对话后,一连数日刘贝蒂都是懵的。她不知道怎么弄出凯瑟琳要求的香精——算了吧,刘贝蒂心想,反正留不住她,不如俩人就慢慢淡了吧……刘贝蒂正纠结呢,凯瑟琳又堵住了她。

    “我问了我们这个项目所有的女性,大家都说对男人失望了。不过,至少有一半人依然不接受同性恋……我不是说你身上不香,你很香,香喷喷的,但是我除了你身上的香以外,我还想要另外的味道,明白吗?”

    刘贝蒂气馁地点点头。

    “别这样!我帮你向集团申请了科研经费,是亚米元经费,不是用公司券支付的……专门让你搞香精研究。”

    “就为了这个……集团给我批了经费?”

    “嗯。冯总非常支持,说你的研究可能对未来公司的性别结构有很大帮助……她还问你钱够不够,不够的话,随时开口。”

    就这样,沾了光的凯瑟琳,作为刘贝蒂的助理,也一起开始了香精研究。每天,两个人要么在简易的实验室里实验各种香精配料,要么,穿梭在密西西比河两岸,寻找她们心中的奇异味道。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