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其他类型 ->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

第85章 第三十八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张凌歌得诺奖,随便炒作一下就行了吗?NO,NO!这些荣誉都要化成实际收益才行。

    当然,张凌歌太忙,这样的小事还是让别人干吧。于是这些天,张全、陈匀、冯晨夏、曹欣、赵尔然等人,忙着联系国内机构,给张凌歌争实利。

    院士什么的,就别想了——华夏最年轻的院士,一个是1995年当选院士的支志明,他是目前当选时最年轻的男院士;一个是支志明的博士生任咏华,她是目前当选时最年轻的女院士,师徒两人当选院士时都是38岁……以这个架势看,只有26岁的张凌歌太年轻了,至少在10年内,院士什么的,根本不用想。

    另外,屠奶奶到现在还不是华夏科学院院士呢,张凌歌当选的可能性更不大。屠奶奶没有当选院士,和她的研究是在那个敏感年代完成的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某些人眼里,张凌歌也够敏感的,一来因为她的女权斗士形象,二来,张凌歌是个不太爱发论文的家伙,不管是为了保护技术,还是因为偷懒,只发了几篇论文的她,在只看paper和引用数量的评选人眼里,怕是不太够格,即便她的每篇论文都非常有分量。

    “华科院的‘百人计划’、教育部的‘长江学者’、科技部的‘首席科学家’还有‘千人计划’……这么多称号,我眼都看花了。”曹欣看着国内发过来的资料,对站在门口的冯晨夏抱怨道,“这些人搞得这么复杂,为毛哦?”

    冯晨夏走进曹欣办公室,敲了敲她的桌子,“别想那么多。这些头衔,过几年我们也许就不想要了……所以要先看看我们自己的需求。”

    曹欣接过冯晨夏的资料,打开一看,里面写着基本要求:首先是人才培养资历。张凌歌必须有权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所以得有相应的头衔和资源;其次是项目资金方面,最好能够掌握研发计划的决策权,即便集团自己有资金,最好也能得到一些国家支持。因为项目资金不仅仅意味着钱,它还代表着人才和资源的配置权;最后是各省的人才计划,可能的话,必须争取所有开设人造子宫医院和人造器官移植医院所在省份的支持。

    “这么说,‘千人计划’和‘973首席科学家’是最低要求。”曹欣想了想,“张凌歌没有国内医师证,不过她现在不需要考这个,免得堕了身价……9月份张凌歌获得第二次拉斯克医学奖后,和谐医学院就有意特聘张凌歌为教授,但有个要求,就是希望张凌歌能够全职全时地在和谐医学院及和谐医院工作。”

    “张凌歌不可能全职全时在任何一个地方工作。她必须在华夏和其它国家之间到处跑,所以这个要求我们不能答应。”

    “你觉得我们应该为张凌歌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吗?”

    “可以的话,就运作一下吧。”冯晨夏离开前又吩咐了一句,“记住,条件必须谈好,反正张凌歌还有7个多月才完成心胸外科培训。你告诉国内这些机构,就说张凌歌这几年妥妥能拿到亚米国外籍院士的称号,真着急的,不是我们。”

    匹大教师和校友中,有10位得过诺奖,在亚米国大学中虽不算非常多,但也不少了;匹大也曾有过不少优秀的华裔校友,像李银河、王小波等。不过像张凌歌这样年轻的诺奖获得者,匹大从来没有见过,因此即便张凌歌没有在匹大读过书,著名校友册子的扉页,依然印上了她的肖像。

    “我给你一个月的假期,前提是你完成专科培训后,到匹大Starzl移植中心或者心胸外科工作,同时到我们医学院任教。”匹大医学院大boss笑眯眯地和张凌歌讲价。

    “做不到啊。我完成培训后要回国开办人造子宫和器官移植医院。我最多每年来这里做3个月。”张凌歌也笑眯眯地还着价,“要不,我就用正常的休假?我的假期加上周末有10来天,也够了。”

    “3个月就3个月。我们先签个协议。”

    “那你和我的律师联系吧。”张凌歌开心地打起了太极。

    和大boss磨了小半个月,签了一张没有约束力的协议。11月底,张凌歌放假了,开始收拾一家人的行李。

    “Jannike,你和我一起先去简州。我听冯晨夏的意思,你的工作要重新安排一下。”

    “那你的安保工作谁负责?”Jannike停下手头的活儿,吃惊地看着张凌歌。

    “不知道,不过这次去领奖,还是你负责吧。”张凌歌说完,环视了一周客厅,没有看到卫强的身影。她跑上楼,看见两个小家伙挂在墙上,卫强坐在她们对面,正拿着笔写写画画呢。

    “你怎么不收拾东西?明天就要走了,这次你们得在简州多待一段时间,孩子的衣服玩具都要带走。”

    卫强头都没抬地说,“等下再收拾。全部打包就行。我正在给你设计领奖服……你喜欢华夏传统式,还是西式的?”

    “搞这么麻烦干嘛,我已经有西装了。”

    “这是多么重要的时刻啊,一辈子就一次!冯姐找人设计的衣服,我都不满意,太成熟了,不够美……哦,对了,冯姐还让你赶紧写颁奖致词,让你写好了发给她看看。”

    “演讲稿已经写好了,我等下发给她。你也别忙了,又不是奥斯卡,穿那么花干什么?”

    “必须花!我已经设计好了,特别有劲儿,特别华夏……我马上发给简州那边,让她们去定制。”

    12月6日,张凌歌带着Jannike、卫强和两个女儿,飞到了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波罗的海东岸的瑞国首都斯德哥尔摩。

    Jannike就是瑞国邻居挪国人,曾多次去过斯德哥尔摩。在她的记忆中,斯德哥尔摩的冬季是温暖的海洋气候,没想到才12月初,这边的最低气温已经降到摄氏零下20度以下了。

    在酒店修整了一天后,张凌歌来到瑞国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华文和英文发表了《人造子宫:让女性摆脱生育的束缚》的主题演讲。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演讲,是因为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华夏科学家屠/呦呦也在这里发表了演讲。张凌歌觉得自己必须向先贤表达敬意。

    12月10日下午,身着大红色真丝连衣裙、腰系配有金色镂空金属扣的哑光无色腰带,张凌歌来到斯德哥尔摩音乐厅。

    去年年底,年满80岁的前瑞国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宣布退位,将王位传给了他的大女儿、48岁的维多利亚公主。维多利亚女王成为瑞国第70位国王。按照惯例,历年的诺奖都是由瑞国国王颁发。12月10日下午4点30分,张凌歌从维多利亚女王的手里,接过印有健康女神许癸厄亚浅浮雕的金质奖章和诺奖证书。

    颁奖典礼是在华夏中都时间晚上举行的,全国有近十亿人在晚上10点多打开电视,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场典礼。

    “放大张凌歌的腰带扣!”赵尔然对着索朗杰旺大叫,大家闻声都围了过来,看着索朗杰旺一点点放大画面,直到金色的腰带扣占满了整个屏幕——这是一个长宽比3:2的24K镂空扣,在左上方三分之一处,四颗金色的五角星,拱卫着一颗大五角星,四颗小星星的一个角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镂空处,透出真丝连衣裙的大红色。

    “五/星红/旗!”赵尔然惊叫到,“赶紧截图,在网上炒炒张凌歌的领奖服……爱国必须是主旋律啊。”

    “张凌歌把900万克朗的奖金全部投入到‘女生高考理科生物与医学类张凌歌奖’的奖金池里,我们要不要也炒一下?”

    “不用,冯晨夏特别强调说不要搞道德绑架。这些奖金本来就是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她们用于改善个人生活,无可厚非。张凌歌全部捐赠了,是因为张凌歌真的不缺钱……以后我们得奖的人会越来越多,她们想捐款就捐,不想就不捐……即便我们要宣传张凌歌对这些女性奖学金的支持,也不要把它们和诺奖奖金联系在一起。”

    12月11日,张凌歌先从斯德哥尔摩飞去尤罗巴腹地,马不停蹄地在尤罗巴诸国做完演讲后,13日,张凌歌一行人从不列颠首都直接飞回了亚米国简州。

    到简州一安顿好,张凌歌就去找了冯晨夏。

    张凌歌刚走近冯晨夏的办公室,就听见顾济民的大嗓门在嚷嚷,“你老说我给我女儿起的名字不够好。你看过屠奶奶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演讲的全文吗?屠奶奶说‘我不是华夏本土第一个获得诺奖的人,我只是华夏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华夏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听见没有,听见没有?屠奶奶说了很多呦呦,虽然没有提到顾呦呦,但焉知几十年后,我家的顾呦呦不会得诺奖呢?”

    “网上传的这个演讲版本好像是假的……不过,我现在也觉得顾呦呦这个名字不错,你好好培养你女儿吧。”冯晨夏笑着把顾济民圈出办公室,“你的助手还好吧?我怎么很久没有看到她了?”

    “她在忙呢……正在给我家顾呦呦做攀爬架子。”

    “好啊好啊。”冯晨夏笑着对顾济民挥挥手,然后把张凌歌拉进办公室。一边走,冯晨夏一边在心里想:顾济民助手存在的意义是管住顾济民,而不是给她做私活……看来,必须给顾济民另找一个助手了。

    “这么着急让我过来做什么?”张凌歌坐定后,诧异地问道,“为什么要让卫强和小家伙来简州住?”

    “情况很不好,至少没有外界以为的那么光鲜——就在最近这一个月,已经有11名华裔及华夏籍科学家被亚米国调查了,说他们搞/间/谍/活动。”冯晨夏把房门关上,然后坐到沙发上,“亚米国有一部分人狗急跳墙了,所以我们得让张时铭、张时诵和卫强先来简州,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话,方便撤离。至少,她们不应该成为对方要挟你的工具。”

    “情况这么紧急了吗?”

    “亚米国一直在搞身份政/治。不是种/族政/治、肤/色政/治,就是性/别政/治、国别政治、宗/教政/治。之前,有人想鼓吹阶/层政/治,但是为了赢得选举,这些人依然会在竞选纲领中加上遏制华夏……实际上,不管是R党还是D党,都不可信。我最近也在观察我们支持的几十个参众议员,防止她们为了选举,把我们给卖了。”

    张凌歌吃惊地看着冯晨夏,她一直以为集团在亚米国根深蒂固,牢不可摧。

    “我们现在最多算是有了几个金喇叭……”冯晨夏哂笑道,“但是金喇叭除了忽悠别人,也可能用来忽悠我们自己。要知道,没有/枪/杆/子,即便金喇叭是我们自己买的,将来是不是我们的,还在两说呢。”

    “那,我应该怎么办?”

    “也许情况没有我想的那么差,但是我必须做好准备。你不用着急,这几个月赶紧写完你的教科书。回国后,你要成为导师,带出很多很多学生……你在潘州匹市的安保,现在全部转为地下操作。你无须认识她们。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她们会马上通过其它渠道,把你带出亚米国。”

    “后面会有/战/争/吗?”

    “大国之间应该不会爆发/热/战,小国的代理人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歇过。不过我认为新/冷/战/可能会爆发,这次是亚米国主动拉下铁/幕。”

    “那,亚米国的投资怎么办?”

    “这就是我最近要做的事了。虽然我判断这次冷战,民间沟通渠道不会完全断绝。但是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冯晨夏笑着安慰张凌歌,“有的布局已经展开,有的已经完成了……你赶紧完成你的专科培训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