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孙氏强敌

第四十七章 福祸相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乐安,孙策第一件事就是动员所有曾经的兖州黄巾军,让他们将乐安分田、分粮的政策传递出去。

    ‘但凡愿意解甲归田者,讨逆将军、乐安太守孙策愿意无偿提供三月口粮,另外还按户,每户可分得三亩良田,第一年无租,之后每年三十税一。愿意从事海上捕鱼的,提供船只,还是三十税一;暂时取消更赋、户赋、口赋’

    东汉的田赋普遍都是三十税一,可以说是历代最低的田赋,不过人头税很重,有更赋、户赋、口赋等。

    成年男子每年都需要上缴更赋,而1-14岁的小孩,无论男女需要缴纳口赋,户赋顾名思义就是每家每户需要上缴的税种。

    考虑到财政需要,孙策并没有取消算赋(15-56岁的税种,也就是说成年男性至少每年要缴两个税种)和徭役(年满17岁的男子,每年需在户籍所在地无偿劳动,其实这像现代的兵役,很正规,不过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利的原因,造成不少天高皇帝远的‘土霸王’,滥发徭役,成为了贬义词),

    孙策的举措赢得了三大指挥使的一致赞同,青州百废待兴,要想让其尽快恢复民生,只有轻徭薄赋。

    正式檄文发下去之后,连过几日只有一些小鱼小虾来报道,看着他们喜出望外的领走田契和粮食,贾诩疑惑道“公子,不怎么见效呢?”

    “不急,还有很多人在观望,等着吧,过不了几天,你们就会忙得停不下来”

    果不其然,几天后,乐安境内的所有匪患,终在卢俊义的大棒和孙策的大枣之下,选择了弃械投降。

    初步统计,乐安郡现有民八十四万,且周边郡县越来越多的百姓,还在涌入孙策领地,乐安已经无法再接纳更多的流民,是时候攻略济南和齐国。

    虽然当下这两地并没有在任的国相,但也并不意味着孙策可以兼任三地太守,于是一纸先发往长安,表满宠为济南国相,李严为齐国相。

    再调杨延安和杨延辉分别为两人的都尉,保卫地方安全。

    四人连跳三级,哪怕是跟随孙策最早的周瑜,可以说现在都还是白身,为了不让大家心理失衡,他终于想起要分封官职。

    ‘程昱字仲德,力量49技巧52谋略91内政82统率70;1绝策:当施展狠辣的计策时,成效翻倍;2刚戾:忠心为主,忠诚度达到80后不再降低’

    ‘蔡邕字伯喈,文化92技巧64谋略78 内政86统率79;1逸才:才华横溢,与文相关时,文化上涨5点;2注书:注解的古书,根据书籍性质,对读者提升1-3点相关能力(能力值60以上不给于提升)’

    这是孙策第一次看到,非正常显示基础五维的,蔡邕这文化水平果然牛掰,关键在于第二个技能,这一刻他被触动了“蔡大人,收我为弟子吧?”

    纳闷的看着孙策,没道理啊,回想起那日他现场作诗的一幕,蔡邕很奇怪“老夫可不认为有什么能教导将军的”

    “不,蔡大人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锦纶,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吃的盐比小子吃的米还多,过的桥比小子走的路还多,怎么可能没教的?”

    “呵呵,就凭将军你刚才那番说辞,老夫就自叹不如,或许,闲下来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这近日事务繁多,一时半会不得空,不如让小子看看大人的注书?”

    “这倒是个方法,改日,老夫便让书佐给将军送来”

    蔡邕很是欣慰,对于孙策这种求学若渴的人,他是非常高兴的,尤其是小小年纪就身居高位,还不自大,更是难得。

    做完这些事,孙策把自己关进房内,今天有一个好消息,他共收获了3个人的兑换点,满宠因为升为国相,贡献11个兑换点;杨延安和杨延辉因为被升为都尉,也各自贡献了8个兑换点,合计27,加上之前的73个,好巧不巧正100。

    那么就是时隔已久的人物召唤,但该要什么样的人呢?孙策思考了一下,接下来会和管亥有一场硬仗,说不定还有公孙瓒和袁绍,历史上两人都争过青州。

    另有徐州是必须拿下的,那就意味着要和曹操,刘备等人一较长短,说来现在刘备还是自己的邻居,居然一直不来拜见他,找时间定要给他穿小鞋。

    战争虽多,然内政方面也缺乏人才,那三个老小子打仗,使诡计靠谱,治民的话还真不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小v,我要召唤能力值在351-400之间,拥有两项技能的历史人物’

    ‘嘀,请宿主设定1个偏向’

    略做思索‘统率’

    ‘嘀恭喜宿主成功召唤唐朝名将王训,字忠嗣,力量85,技巧87,谋略84,内政34,统率92,十分钟内,将与宿主见面’

    王忠嗣,孙策没听过,但历史上那么多英雄人物,名将贤臣,不可能每个都清楚,作为一个综合数据380+的,各项能力,尤其是统率值,已经让孙策很满意了。

    只是,他这会在自己府邸,孙策很好奇,到底系统会怎么

    样安排这个人来见他。

    放好心态,安静的坐在屋外石凳上,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石桌。

    十分钟眼看就要到了,就在他怀疑系统办事效率时,貂蝉领着一个年轻男子进来。

    不会吧,感情是自家妹子要引荐人才。

    盈盈一倾身,貂蝉柔声道“夫君”

    “啊,一下午没见着你,是去买东西了?”

    “添置了一些绸缎,妾身见夫君终日就两套衣装,便想着给再做一套”

    “此人是?”

    “这是妾身在集市上见着的一位壮士,见他力能负青石,便想着给夫君找来当亲卫”

    当亲卫?姑娘,这是本少爷花了一百个兑换点弄来的大将,你也太奢侈了“力气如此大?知道我是谁吗?”

    “回讨逆将军,草民知道您就是孙大善人,这乐安百姓”

    “停停停,别叫善人,就叫将军,你想当兵吗?”

    “想!”

    “想当将军吗?”

    “这”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想!”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

    “草民王训,字忠嗣,京兆郑县人”

    “嗯,没有家人了吧?”本是试探性问问,看看还有没有买一送全家的福利。

    “都被西北军杀了,所以将军,您就是我的大恩人!”说着就跪在地上,一个劲的磕头。

    “行了先起来,某是为了天下人杀的董卓,并不是你一个人,不用谢我,除了力气大,还会些什么?”

    “回将军,草民本是郑县大族,读过书,也懂一些战阵”

    “这样,挺好,来人!”

    对着快步走来的士兵,孙策吩咐道“去把孙河叫来”

    李严去了齐国,鹤队队长就空了出来,孙策打算逐渐把这解烦军的领军人解放出来,换成同样有能力,又忠心的自己人,孙河正是不二人选。

    找来孙河,孙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前者欣然接受,解烦军从组成到演变,他都全看在眼里,可以说是亲眼看着它成长起来“你把队伍交接给延定,就去带鹤队,还有把这个人带上,让杨家兄弟看看,谁愿意要,不要就给我带回来”

    还有点担心两人不识货,虽然去军队里磨炼是最好的,但像系统出生的人物,应该是马上就能提枪上阵的,孙策可不希望让他从一小兵开始做起。

    晚饭时间,李儒突然造访,法衍到了,带着一家二十八口。

    今天实在太过有意思,好消息接连不断,下午在孙河将部队转交给杨延定后,系统就发来获取兑换点的信息,现在法衍又带着谋主法正送上门来。

    “法衍,见过讨逆将军”

    “先生可算是来了,不知这一路顺利?”

    “确实有些危险,好在都化险为夷,谢讨逆将军关心”

    “感谢法先生肯屈就于此,先生大才,我孙策现在只能以功曹委任,不知先生以为?”

    功曹其实是刺史的佐官,不过身为讨逆将军的他,自然有权委任功曹,算是左膀右臂的官衔。

    “将军厚待,法衍感激不尽,定当尽忠职守”

    原本功曹之职孙策是属意满宠的,但考虑到满宠更适合外面的舞台,所以后来就一直空缺着,刚好法衍可以弥补。

    至于李儒则认为,对法衍来说,功曹肯定好过锦衣卫的副职,尤其是程昱相比之下更适合做龙鳞指挥使“那就恭喜季谋了”

    “还要谢过文优的引荐”

    法衍在收到孙策的征辟和李儒的信件时,最初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但后来发生了两件事,让他最终打定主意举家迁移。

    “令公子当已经及冠了吧”

    “犬子今年虚岁18”

    “正好和我同岁,不如在某身边先做一个书佐?”

    “如此甚好,甚好”

    还没来得及安排法家接下来的事宜,典韦便风尘仆仆的撞开门“主公,俺回来了。你没事吧?”

    看他一身脏兮兮,背上汗水都浸透了衣服,一大股汗味儿“典大哥,你这是跑回来的?”

    “对呀,跑回来的,听说主公你又丢了,俺就跑回来了”

    “丢什么丢,都回来好几天了,还能怎么丢?话说你又当逃兵?”

    “没,给卢将军说过了”

    “那他一匹马都不给你?”

    “路上撅了蹄子,俺就自己跑回来了,嘿嘿,主公你没事就好,昨天公瑾还让人吩咐俺,回来定要把主公看好了,再丢了主公,他就要俺脑袋”

    虽然有点话痨,但感觉到的是满满的关切,也不顾他身上乱七八糟的味儿,拥了一下典韦“放心吧,典大哥,以后我去哪都带着你”

    “嘿嘿,那俺脑袋就保住了”

    “就想着你脑袋,没我的允许,谁也别想要你脑袋,臭死了,快去洗洗”

    “嘿嘿,成,俺这就去,很快回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