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孙氏强敌

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二战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单雄信是曹操临时起意,借给孙策用的,本意是好歹白马战役,他曹操也参与了,所以从此严格意义上来说,孙策不可能收集到颜良的技能。

    颜良阵亡,船只被付诸一炬,白马周边的四万袁军,只与两万多人回到濮阳,个个垂头丧气,如斗败的公鸡。

    看了一眼死不瞑目的颜良,袁绍紧了紧拳头“早让你们小心提防孙策,都干什么吃的?”

    继颜良之后,官职最大的,就要数周昂,将孙策的声东击西之计说出来后,袁绍面上也是一红,他可不就是这个原因,才跑到离狐去的?

    “主公,如今船只被摧毁,仓促之间,恐怕没有足够的粮草,再支持我军进攻,属下建议,暂时停止进军”

    许攸作为行军司马跟在袁绍身后,事实上他并不是很主张和曹操、孙策两方同时开战,或许袁绍现在实力很强大,还没有后顾之忧,可如果能再修养两年,那想要覆灭曹操基本是手到擒来。

    然事情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张燕的动向实在让人头疼,要知道虽说是修养两年,可许攸就是打算让袁绍在这两年中,彻底解决黑山的事。

    所以是张燕打乱了袁绍的步骤。

    '要打就尽快,要不打,那就再等两年'

    这是许攸和沮授商量后的答案,要么趁孙策深陷三韩,速战速决,要么就拦住黄河,不让黑山军南下,只是随后鲁肃在平原对张燕的帮助,令许攸也站在了开战的立场。

    “此言差矣,孙策烧毁船只的本意就是拖延我军南下的节奏,子远难道看不出来?”

    辛评,袁绍的另一位谋士,有一些急智,但也仅此而已。

    “如果我军再一味强攻,万一孙策令鲁肃拦截河水,只需要半个月,我军必乱,没有船只的情况下,我军如何争锋?”

    事到紧急关头,袁绍还是有些决断,这一次许攸说的没错,眼下是小不忍则乱大谋,没有多做犹豫,袁绍停止了攻势。

    一方面命工匠加紧造船,另一方面又调文丑接手白马,收缩防线,不再进军。

    袁绍不来攻取,曹操和孙策自然也就按计划沉淀下来,战事必须要拖到来年开春,待黄河汛期来临,袁绍才有可能把粮食屯积在黄河以南。

    于是乎,中原战事趋于平定下来。

    冀州中山无极。

    县城外有一支商队缓缓行来,上面挂着的是一个'中山苏'字。

    这是大商贾,苏双的商队,后面还跟着不少马匹,嘶鸣声不断,一看就是不服管教的草原马。

    守卫没有过多纠缠,本来别人就是当地的财神爷,而且袁绍的军马,也多亏了他和另一个叫张世平的,才组建起来。

    进了城之后,苏双没有下车,径直行往他的大宅,马夫左右看了看,才在车外敲了敲。

    “呼,总算到了,这一路上麻烦你了”

    “公子说的哪里话,这是小民身为华夏商会一员,理应做的”

    “嗯,先进屋休息休息,骨架都快散了,这袁绍也不把路修修,就这个交通,怎么应对时间紧迫的作战”

    “嘿嘿,主子,那可不,您是目光远大,袁绍哪儿能跟您比”

    和珅一面说着,一面给孙策揉腰捶背。

    后者也习惯了他的奴性,嘴里说着手上比划着,让和珅把一路的劳损给散去。

    孙策早在两年前,就给袁绍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此刻他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亲自验收,且非他不可。

    不过外人并不知道他已经离开了兖州,包括曹操都只以为孙策回了临淄,还帮着隐瞒,因为如果有孙策在此的话,好歹能起到一定震慑作用。

    在屋里坐了没一会,张世平也到了,跟着苏双就领着几人,进到书房,又拧了拧放在书架旁的瓶子。

    '咔'

    书架应声而开,露出一人多的缝隙,里面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密室,黑漆漆的,苏双先一步进去掌灯,见众人都进来后,赶忙把门关上。

    “公子此处绝对安全,即使站在墙外,也听不到我们这里的谈话,可放心吩咐”

    “嗯”

    给陈到使了一个眼色,前者立刻从怀里拿出纸张,分发给苏、张二人。

    “你们现在能调控的资金有多少?”

    “我二人手中有八千万钱,如果再算上其他商户能凑出一万万钱,公子意欲何为?”

    孙策发行的纸币,并没有得到全国实施,没有人是傻子,会把经济命脉交给外人掌控,但是袁绍即使千千万万个不愿意,纸币还是流通到了冀州,甚至不少袁氏官员都在使用。

    也就是说,在冀州,这里不仅通行纸币,也同行五铢钱,这其中关键就在于,钱庄只认根,不认人,管你是袁氏还是曹氏官员,只要你有根,就可以这里兑换纸币。

    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文章,要写清楚这里面的故事,会费不少笔墨(篇外再议)。

    “苏双,我再给你一万万钱,两个月内,务必把粮价、油价、布价抬高,本

    公子要袁绍的钱,比废铜烂铁还不值钱”

    纸币的一钱,在冀州相当于十多钱,也就是说孙策给的一亿,对袁绍而言是十亿,总计就是二十亿,孙策要在袁绍的内部,开辟第二战场。

    老赵是中山的一个粮铺老管事,这一日刚开门,就进来一个彪形大汉,嚷嚷着买走了两百石粮食。

    对他来说这自然是件好事,想着今天干了一笔大买卖,东家少不了要给他好处,便准备关门,告知东家此事。

    结果刚准备带上门,又进来一个商户,二话不说,买走了一百八十石粮食。

    眼看着粮铺只剩八十来石粮食,老赵心里开心是一回事,同时也犯嘀咕,今儿早上没听着喜鹊叫啊,是怎么个回事?

    有等了会,见没人再来,老赵抛下心中的疑虑,高兴的见东家去了。

    本以为只是偶然发生的巧事,可次日来了三批客人,共卖走五百来石粮食,这下他不淡定了,做了这么多年的管事,他觉得是有什么事发生了,当即关门往东家府上而去。

    “赵掌柜,你可有打听这些买粮的,都朝什么地方去了?”

    “这老奴没有打听,但有一点很奇怪,全是生面孔”

    “嗯,如此明日若还有人来大批量购粮,你打听打听”

    “老奴明白”

    “还有,明日价格上涨两成”

    “明白”

    接下来几日,购粮的仍旧络绎不绝,但不再是之前那么大批量,都是几十到一百石不等,不过人次却多了起来,算来比刚开始几日还要卖得多,而且对涨价一事,不闻不问,拉着就走。

    对老赵的询问,几人也是左右而言他,支支吾吾半天没说清楚,甚至有一人还发起火来,骂老赵只管卖便是,问那么多做甚。

    “少东家,这些人买了粮,全往城东去了,随后也不知去向,不过其中有一人,我记得好像在张爷那里见过”

    “张世平?他买粮,必然是运去草原卖,只是为何他不亲自出面?你看清楚了?”

    “虽然只看过一次,但老奴记得清楚,那人脖子和手臂上有纹,是个番外人”

    “奇怪了明日休铺,先看看情况再说”

    “是的,少东家”

    待老赵心事重重的走后,却有一道丽影,娓娓的进入到这位少东家的房间,口吐青兰“兄长,此事怕是有人故意为之,小妹听闻城里的油铺和布庄都被人采购一空,现在唐、霍两家都在急着补货,不仅如此,我们在常山、巨鹿、安平的分店,都陆陆续续传回调拨的请求,兄长请看”

    拿着小妹给的信件,少东家看完后,不由疑云重重“你说到底是谁,他到底想干什么?”

    “大批量购买,无疑只会造成价格上涨,不过这里是冀州,众多门阀世族,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物价必安然平抑”

    “唔,这一点我倒不担心,但是张世平?他?为兄不太相信”

    “呵呵,兄长何必烦恼,既然知道张家有参与,兄长大可直接登门造访,不就一清二楚了?”

    “小妹说得对,我这便动身去看看”

    ps:书友们,我是夜冭魅,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