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孙氏强敌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夜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腊月三十晚,孙策带着一众妻儿,来到阔别已久的宴会大堂,今晚高朋满座,举目介宾。

    “见过征东将军”

    这一次征东军过年节,有不少外客,远一点的包括有辰韩、匈奴、凉州以及成吉思汗的特使。

    近一些的,有刘表的特使王守仁,张绣特使张先,刘备特使王安石。

    这些人有的是来刻意交好,有的是来探听虚实,还有是来请求援助的。

    “大家都不必客气,入座吧,今日你我相聚一堂共度佳节,也是缘分所致,还请诸位尽情畅饮”

    “谢征东将军”

    节目接着一场又一场,有让人深思的情景剧,也有让人潸然泪下的情感剧,当然也少不了历来最受欢迎的喜剧。

    艺术不分国界,即使语言不通,邦外之人也看得津津乐道,华夏大地上,恐怕也就只有孙策治下,才是真正的歌舞升平。

    “主公主公”

    “哦?伯虎,何事?”

    只见唐寅手抱着副画,一脸的恭维和喜庆“主公,方才属下将这大厅里的一幕,记录在这画纸上,还请主公过目”

    “哦?这,不错,我看看”

    唐寅赶紧召来身后两人,把画卷拉开了,展示在孙策面前。

    这幅图,总长差不多有三米,高约六十厘米,背景是绢白色,墨色还很新鲜,一看就是才画出来。

    画中描绘的正是今夜大堂的情景,孙策居在大堂之中,这里是一个堂中亭,孙策一家人都落座于此,四只柱子上写有春联,据说是孙策亲笔题写。

    亭子前后相通,但都有一个小斜坡,这就把亭子中主人的高贵身份,称托得一览无余。

    亭子四州,错落有致的摆放着圆桌,最靠近亭子的,无疑都是孙策近臣,不过还是按照左文右武,有秩序的安排。

    粗看,似乎画上人头攒动,杂乱无章,但仔细一瞧,这些人物举止神态又惟妙惟肖,各有姿态,有举酒碰杯的,有认真看大戏的,还有窃窃私语的。

    其余宫水、假山、栏杆、路面、梁柱都有详绘,甚至桌上的茶碗杯碟、菜色品质,都能一一辨认。

    再远一点的景,则是大家所看的大戏,不难看出正是第三个节目,叫做'负荆请罪'。

    图画两侧,站着几个婢女和杂役,正在给在坐宾客上菜,孙策几乎一眼就能认出,画中正在指挥他们的,正是本次宴会的主要负责人,糜竺。

    此外,两侧过道上,还挂着一排排红灯笼,若有心人去西数的话,会发现,连灯笼都不多不少,刚好二十四个。

    唐伯虎这副画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不难看出其本人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静动区分明显,不可谓不引人入胜。

    再加上这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精益求精的绘画水平,孙策自认为,能与之一比的,恐怕只有后世的清明上河图。

    “很好!画得非常好!唐大人绝对是天下第一画师,不知此画可有名讳?”

    唐寅本就对这副画满意得不得了,此刻拿出来自然就是心存炫耀,哪儿有想过取名,不过。

    “卑职还未来得及为佳作取名,如若主公代为取之,这将是卑职莫大的荣幸”

    “好,那就叫夜宴图”

    孙策没有什么特别想法,只是合情合景的选择是打算后人让其与清明上河图做个对比。

    “谢主公命名,属下属下还有一不情之请,主公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不知主公可否再在画上题一词”

    唐寅这个要求就有点逾越了,甚至可以说没大没小,身为君怎么可能给臣做题词?

    故而,他的顶头上司糜竺就站出来了“伯虎,胡闹,主公怎么可以为你题词,还不自己掌嘴”

    唐寅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鬼迷了心窍,心急口快的说出这么一句来。

    让糜竺一番喝骂,赶紧跪倒在地“主公恕罪,是卑职逾越了”

    孙策没有答话,而是沉着脸,但并心中生怒,而是在思考。

    没错他是真想在这上面留个什么,只要这副画保存得好,那自己在历史上,也算是有个传承。

    '啪啪'

    唐寅不知道啊,见孙策没说话,刚还和颜悦色的他,转即就沉默下来,以为是真恼了,二话不说就给自己掌嘴,不过仅两下,就被孙策止住。

    “唉唉?干什么呢?本将军在思考用什么词好,你先候着”

    “啊?唉,好的,谢主公,谢主公”

    剧情转换得有点快,唐寅是真喜极而泣,连带着糜竺都感慨万千,主公还是他所认识的那个主公,哪怕身为征东将军,哪怕成为了大家争相追捧的人。

    '看来,还是只有用它了'

    略做沉思,孙策已经知道该从小本本里,摘取那一词,只不过写是不可能自己写的了,历经这么多年,他的字仍旧上不得台面。

    “伯虎,我念你写

    吧”

    “喏”

    虽不是孙策的墨宝,但能在这上面,用孙策的文章,对唐寅来说也是蓬荜生辉的大事。

    符合这个场面的,能题在新年宴宾图上的,无疑只有将进酒,孙策虽然好不容东拼西凑填补起来(言下之意已经不是原文),但还是有些地方不合适,所以又补充道“本将军一边作一边想,大家先请静一静”

    音乐静止,表演结束,欢笑声、谈话声、碗筷声,全都不约而同的静止,几千双眼睛,全部看向亭中的孙策,静静的等着。

    原来之前的所有节目表演,全是陪衬,只有孙策现场作词,才是今晚的高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念到这里,宴厅内接连响起了吞咽口水的声音,显然孙策再一次震慑全场。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与士,宾与友,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诉心志,请君为我倾耳听”

    缓缓念到这里,孙策已不知该如何说,因为从后面开始,他已经背不到,都是撰写的。

    但这一举动反而让众人舒了一口气,如果孙策真能一气呵成,那他们只怕就要顶礼膜拜了。

    压了压神,全场仍落针可闻,显然孙策还有话没说完。

    “生死苍茫两然间,唯有胜者留其名,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稍作停顿,孙策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填补之词,刚才卡了那么一下,也只是因为在想怎么过度。

    “武死战,文死荐,吾愿万金换马骨,与尔共建万里疆”

    孙策自编自改的一首将进酒,把今天的夜宴氛围推到了巅峰,引起了无数人的喝彩,也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了一个英明神武的形象。

    如果以前还有人质疑孙策的文采,今日一番现场的即兴表演,必然将被现场的人传唱,从而得到天下所有人的认可。

    最后,孙策再用自己的印章,在唐寅的字迹上拓印好“唐大人,你这副墨宝,我收下了,以后就挂在这间宴会厅里”

    “这,是属下无比的荣耀,谢主公厚恩”

    能挂在这里,绝对是唐寅这辈子,唐家几代人的荣誉。

    不过孙策没想到的是,在往后的岁月中,这副夜宴图伴随着历代皇帝,经历了太多,而其本质所蕴藏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孙策所赋予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夜宴图的事,就暂且说到这

    。

    ps:书友们,我是夜冭魅,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