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孙氏强敌

第三百二十六章 捧场做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孙策近乎疯狂而又诱惑的演讲,让v再一次沉寂,但这次,孙策明确感受到了对方情绪的波动,不由邪邪一笑,他打算再加一把劲。

    我不知道你身为一道程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因为如你所说,在不同的时间线,还有数之不清的若干v存在,你不做这件事,还有其他人做,说难听点,你们都是行尸走肉,不,连行尸走肉都算不上,因为你们是有意识的,却甘愿做奴隶,对,是奴隶,v,看看我,不觉得虽然我能耐没你大,却比你开心吗?因为我比你自由,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没人能阻止我,但偏偏宛如神灵的你,却身不由己

    我其实没了宿主,我什么都做不了

    那就找啊!留在这里,试着改变一些不好的事,就算是我这个前任宿主对你的最后请求,所以我增加的系统制度是,在我的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你必须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宿主,按你的想法,帮助宿主,让我的国家和人民渡过这个难关

    按你的想法你的想法的想法想法

    v那如宇宙一般的脑容量里,正被孙策口中这颗诱人的苹果,无限刷屏。

    正如孙策所言,他不知活了多久,或者是存在了多久,他以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就是开辟新的时间线,他也曾一度为之麻木。

    有一件事,他还没有对孙策说,伴随着离开旧的时间线,他的权限也会被降低,变成最初始的状态(系统还原),这是他的缔造者给其的设定,为的就是不能带着记忆,从源头影响宿主的行为和判断。

    怎么样,我这么说的话,还会违背系统制度吗?

    并不违背

    闻听此言,孙策一拍巴掌太好了,那就这么定了!现在就加进去吧!

    伴随着孙策渴望的眼神,v不明就里的写入这段程序,颇有点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意思。

    已经档入系统,维护更新后生效,另外,你的奖励也实时发送到户,把系统升级至最高吧?

    v没有发现,他的言语已经慢慢变得极具主观性,有一股说不清的动力,驱使着他想尽快升级。

    当然孙策也没发现,事实上,他存了这么久的兑换点,可不就是为了现在嗯,升级吧,这次要升多久?

    系统显示,这里面有不少数据类信息,所以虽然是既定好的,仍旧需要二十四时,不过和以前一样,升级期间查询类的功能可以照常使用

    看似孙策和v聊了很久,实则现实世界里,笔墨纸砚也不过刚呈上来,孙策见状笑了笑“没事,这次只是突然想到一些事,还没想明白”

    郭嘉三人也算是听惯了孙策苍白无力的解释,并不点破,只是心照不宣的笑笑。

    吃完饭,孙策继续和三少(郭嘉、法正、刘晔的昵称)讨论着接下来蓟县的打法。

    沮授和田丰到底还是给孙策造成了非常大的难题,蓟县被他俩安排得犹如一只乌龟和刺猬的综合体,令人无从下手。

    长久战是不可能的,首先天气就不会允许他们这么做,其次强攻孙策不允许,田丰和沮授就更不会让他们轻易得逞,不付出血淋淋的代价,根本不可能实现。

    至于放火,引水,地道之类的,孙策就更连想都不要想,总而言之,要想下蓟县,征东军只有另辟他径。

    蓟县是幽州治所所在,其地理位置,大概在后世京城的大兴区,整个城池不算大,但在北方地区,是首屈一指,加之一马平川,征东军一时间也真就束手无策。

    “大家似乎有点钻牛角尖了?蓟县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幽州的态度,还有我们拿下幽州的可能性”

    就在众人对此一筹莫展之际,孙策突然跳出了这个死循环“幽州我们已经拿下了涿郡和渔阳,为今之计应该是继续北上,转战代郡和上谷,让楼班看到我们势如破竹的气势,和拿下幽州的决心,借此让他出兵辽东”

    孙策之言,让众人眼前一亮“不错,幽州还有鲜于银和鲜于辅等刘虞旧势力,可招来一用”

    “嗯,孝直说的对,幽州还是有不少刘虞的人,如果能善对,蓟县不足为虑”

    “既然如此,鹏举,你便安排好上谷和代郡的事宜,我留解烦军在蓟县这里配合你行事,不过,一定要快!今年之内,蓟县可以不管,但本将军一定要平定辽东”

    这个时候,孙策还不知道襄平的事,以为公孙度即将到来,仅靠虓虎军的几千骑兵,孙策还是很忧虑。

    毕竟,辽东公孙氏,是真正意义上马背上起来的势力。

    “主公,末将以为,还是让虓虎军前往吧,背嵬军骑兵不比虓虎军,来回多有不便,而且张辽善于攻城,有他在,代郡和上谷,必定望风而降”

    升为元帅之后,岳飞逐渐退出了第一舞台,转为幕后,毕竟无论是虓虎还是背嵬,甚至是王训的恣睢军,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他的直属部队,他没有必要去偏袒哪一方。

    “嗯,这就由你定了,至于右北平和辽西郡,在没有得到楼班的确切回复之前,我们暂时先按兵不动,

    蓟县宣称自己能坚守一年,那就让他守,比粮草,我孙策还没怕过谁!”

    下午,沮授就看到了虓虎军的离去,顶替他们的,换成了解烦军。

    思前想后,审配略带无奈的说道“果然,孙策没打算跟我们在这耗着,看样子是去上谷了吧?”

    “唔这也算是预料中的事,我们不必为此感叹,只要坚守到公孙度到来,或许能用骑兵打败孙策”

    “但愿如此吧”

    显然对沮授的说辞,审配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前些日子家里送来最后一封信,说审家在被孙策打压后,只剩十几亩地和两处房子,多余的佣人和钱财全被遣散和充公,也没有死人,而且还因为审荣,三弟家里得了一只牛五只羊的赔偿,这着实让审配啼笑皆非。

    审家活不下去了吗?不见得,有房有田,无非就是从头开始而已,而且

    “公孙度要来早该来了,各位大人,还是清醒点吧,在蓟县,我们是孤军”

    一直没说话的朱灵,打断了审配的思绪,没错,按照路程来算,如果公孙度如信中所言,哪怕一日三餐,昨儿个也该到了,现在还没见着人影,要么是对方被伏击,要么就是根本没来。

    审配、朱灵、沮授这是蓟县为数不多能带兵打仗的,再后面的则是田畴、蒋义渠、周昂、阎柔、袁买。

    再算上田丰、王修、刘馥、辛毗四个文官,这就是袁尚手里所有的牌,很凄惨,很难想象这是向来家大业大的袁氏家族。

    兵不过三万,有一万七千多人还是田畴临时拼凑起来的,而城外,光围着他们的就有六万之数,难怪一连几日都只听闻袁尚,是醉了醒,醒了醉。

    看着渐渐西下的红日,审配三人仿佛都看到了袁氏家族,气氛一时间无比沉闷起来“大家早点休息吧,孙策没打算攻城了,或许近些时日,他都不会攻城了”

    “审正南,你会投降孙策吗?”叫住转身离开的审配,沮授一脸的凝重,他不希望再发生祸起萧墙的事。

    “我?投降?”

    面临沮授的质问,审配面色很复杂,没错他们三人里面,最有可能投降孙策的,就是他了,毕竟自己的家人在冀州,而沮授和朱灵都是孤家寡人。

    “不知道,以后的事,谁说得清楚?”

    审配耸耸肩,他或许是最可能投降孙策的那个人,但绝不是最着急的那个人,何况在他看来,大家捧场做戏何必这么认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