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孙氏强敌

第三百三十章 荀谌之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陈留。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一次曹操出征并州,留下了不少人看兖州,还特意把曹仁也从虎牢关叫了回来,反正李世民全心意的在凉州打地盘,根本无暇东顾。

    荀家兄弟也被曹操留了下来,不过一个守在陈留,一个守在濮阳。

    荀攸,本是曹操的谋主,按理当和曹操一同征讨并州,不过因为官渡之战,兖州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置,尤其是南下的黑山百姓,加之曹操的人手被孙策罗了不少,故而就留在了濮阳,等黑山百姓全部渡河安置妥当之后,再行北上。

    只不过这一日,荀攸没有在府衙坐班,而是在官邸和荀谌品茶说事。

    “叔父大人决定了?”

    “嗯,钟繇已经帮我安排好了一切”

    荀谌没有打算在曹操这里久留,尤其是发生曹丕欲加害曹昂之后,他更不觉得曹氏家族是个好的选择。

    荀氏是当今天下,硕果仅存的几个史前大家族,族中菁英大多都会听取家族的意见,将优秀人才输送到各个门阀中去。

    身为曹操谋主的荀攸,已经是荀氏破例而为,是以不可能再把荀谌放到此处,抛开对世家颇有微词的孙策不谈,手握洛阳和长安的李世民,自然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既如此,叔父大人是还有话对侄儿说?”

    “然”

    “还请叔父直言”

    看着荀攸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荀谌一时间又不知当从何说起。

    “这这么说吧,当今天下,你以为能最终一统六合者,是谁?”

    “孙策、李唐、或许还有刘备”

    荀谌摇摇头“不对”

    “难道叔父大人认为我主最终能成事?”

    “也不对”

    “这,还请叔父明示”

    孙策据有河北之后,兼有骑兵和水军之便,论军力,征东军当之无愧天下第一。

    李唐如果能顺利取下凉州,坐拥始皇帝开国之地,凭西凉骑兵倒也可以和孙策争一时之长短。

    刘备,蜗居蜀中则罢,一旦出蜀,既无骑兵之利,又水军之盛的他,天下难有其一席之地,说他是冢中枯骨也不为过。

    曹操,盘踞在中原四战之地,若无孙策,凭他的睿智骁勇或可成大事,可时至如今,其成事与否已不在他自己,而在于孙策是否会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

    听完荀谌的分析,荀攸很是赞同,但这和他的答案没有区别,最终人选仍旧是在这几个人里挑。

    “不,有区别,我的问题是是谁,而不是都有谁”

    荀攸是个聪明人,一点即透,荀谌的答话其实也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而是间接告诉荀攸,他笃定这个天下,不出意外的话,能横扫八荒者,就是孙策。

    只是这么说的话,荀攸又很犯怵,既然他看好孙策,为什么又要去投李世民,还有自家叔父又是凭什么如此肯定?

    “这一点,叔父一时间也给你说不清楚,但是叔父反到建议你,趁着现在曹、孙两家还算和睦,去青州、徐州,还有豫州看看,到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叔父这么确定”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荀谌一直以来,接收的都是孙策如何如何破孩世家大族,却从未听闻过孙策治下,世家大族的想法。

    要知道,在孙策治下还是存在世家大族的,譬如徐州糜陈,还有江东,那更是门阀蒂固的地方,当然,这一切再他亲青州之后,找到了答案。

    “那叔父,告知侄儿这些的意义又在于哪里?”

    这话让荀谌想起了当日孙策放他离开的场景,当时他说了什么,已经记不清楚,但他记得自己曾想过,要好好和荀攸聊聊当时的想法。

    “孙策成事已不可阻挡,如果再荣登九五,按我荀家眼下的布置,将来必无荀氏一脉的荣光,你是我荀家的千里驹,所以这个担子只能落在你的头上”

    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这一点上,荀谌比荀攸和荀彧都看得透彻。

    但荀彧比之荀攸更认死理,也更听从家族的安排,甚至连他有时都觉得荀彧过于迂腐。

    荀攸则不然,有自己的见解,也有自己的行事方式,能在曹操手底下办事,正是他为自己争取到的。

    “叔父是想让我弃曹投孙?”

    见荀攸邹着眉头,荀谌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不是弃曹投孙,而是投孙,公然违背家族之命,对你来说不是好事,叔父也不会强人所难,但孙曹两家三年内必会兵戎相见,所以在战事的最后,我希望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顺势而为,切莫意气用事”

    原来这才是投孙的含义,荀攸想了想不置可否,这是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荀攸看似轻描淡写的把荀谌的话放在了耳后,却不知道其实,他心里已经对孙策治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一向稳重老成的叔父,会对孙策如此推崇。

    另一头,孙策抵达渔阳后不久,赵云就带着柴荣来见他。

    柴荣字茂先,

    力量八7技巧八八谋略内政八0统率90。

    一甲,当综合属性高于敌方主将时,降低敌方全士卒所有属性各点,全武将点统率。

    财神,身处太守或州牧以上文政职务时,治下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行。

    病龙,若为君主五年内必死。

    (更多最新武将数据,请加书友群7994670,群文档查看)

    这可是个好消息,周世宗柴荣来投,孙策着实没意料到,还以为要在襄平城下之时,才能查看到其数据。

    然,此刻查阅到之后,不由老脸一红,这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仅凭两个技能,就可以出将入相了,虽然第三个技能,十分逗比。

    当然,这是孙策不了解柴荣,对其知晓的人,一定不会这么想。

    要知道在赵大篡位后,他都曾坦言过,要不是柴荣‘病龙’发作,他是万万不敢有此等想法。(赵匡胤是柴荣的大将)

    还在惊叹柴荣数据的华丽,赵云又进言道“主公,柴将军可了不得,在无虑用两千人大败了辽东军,而且还是在被动中伏的情况下”

    赵云这是有点引荐的意思,就怕孙策看了柴荣,而且之前在襄平的时候,甘宁也曾对赵云谈起或柴荣此人。

    冷静,有度。是甘大将军对其的评价。

    “哈哈。知道,知道,听说我的水军大将,就是因为阁下,才废了一只眼”

    “着,惭愧,惭愧,征东将军,当时各为其主,罪将也是恪守本分”

    甘宁那只被劈砍的眼睛,终究还是废了,由上至下一道醒目的刀疤,给他增添了不少的恶感,为此他也十分懊恼,这辈子是别想再刀口舔血了,安安心心的做一个蛟龙上将军吧。

    “哎,柴将军说的没错,各为其主,恪守本分,这才是为将之道,况且,我还应该感谢你,这次之后,我这位蛟龙上将军,该安安分分的留在本镇指挥,而不是想着怎么出风头了”

    当将军的不一定要上阵杀敌,指挥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对这一点,后世的伟大领袖和元帅们就做了非常好的典范。

    “惭愧,惭愧”

    嘀,柴荣忠诚度上升至90,宿主获得14个兑换点

    没想到柴荣这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答卷,这让孙策倍感意外,虽说这个机制是因人而异,但迄今为止,从降将来说,柴荣是第一个这么快练出兑换点的。

    高兴之余,孙策也问起来“既然柴将军已经弃暗投明,那不知将军可有什么打算?”

    “听闻征东军,军政相隔,属下从军多年,对兵战之事,已心生厌倦,愿弃武从文,造福一方百姓”

    原本孙策还在想要不要给柴荣另设一军,怎知后者的答复,令其颇有些意外,做文职

    “柴将军不愿再行军了?”孙策还是想做些挽留,毕竟一甲这个技能,可是地图技能,凡是地图技能,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还请主公成全”

    见柴荣都跪伏请求,孙策不由得一叹,可惜了这么一个未来的上将军。

    但转过头来一想,柴荣要当文职,到也不是不可以,他的第二个财神技能,非常适合为政一方,正好现在冀州百废待兴,又是一个富庶之州,有他在冀州的话,将来冀州的富裕,绝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结果,而是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化学反应。

    “那不如,先从魏郡太守做起?”

    魏郡郡治就是邺城,绝对是一州的核心,将来冀州选州牧的话,第一备选,就是魏郡太守。

    故而,即使真心投诚的逢纪,最后也只落了个清河太守。

    “谢主公厚爱,属下定鞠躬尽瘁,勤政爱民,不负主公厚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