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关陇

百年归一 第19章 继承人之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司马攸乃是司马昭二子,也即是司马炎的二弟。他从小便过继给伯父司马师为子。司马师死于四十八岁,假若这位司马家的舵手能够多活几年,也许一切会变的不同。

    因为司马师毕竟是司马氏推出取代曹魏的原定人选、拥有着威服禅代功臣的政治威望。他的早逝,让司马家的禅代直到第四代主君司马炎身上才得以完成。

    司马师死的时候,司马攸只有十岁。作为法理上的继承人,原本应该将司马家的一切继承在手,即便是亲生父亲司马昭,亦只能辅佐自己。

    然而此时魏国上下反对司马氏的势力正在集结,即便是司马师本人,亦是死于平定淮南第二叛毌丘俭与文钦的过程中。面对险恶的形势,司马氏又如何放心将权利交给一名稚童?

    也正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昭接过权势,通过平定诸葛诞、弑杀曹髦以及平定蜀汉,彻底将局面扭转过来。即便对家族立有大功,司马昭亦是意识到,若是没有大哥司马师在“高平陵之变”前的深谋远虑,司马家早已不复存在。

    所以他只能时时提醒自己,这是“景王”的天下,自己未来要将社稷交到司马攸手上。

    然而历史的走向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司马昭在灭蜀之后,身体急剧恶化,在匆匆完成了升爵晋王以及加九锡之后,便因病而亡。

    考虑到当初刘表与袁绍均因偏爱幼子而导致基业沦丧,而长子司马炎的势力也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意料之外。有了前车之鉴,司马昭在去世之前三个月,经过艰难的抉择,在最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方才确立司马炎为晋王世子。

    至此,司马攸丧失了第二次机会。

    如果司马氏能够在司马昭的身上完成禅代,也许如今的皇帝也有可能是司马攸。可是即便如此,司马攸亦没有完全丧失希望。

    当天皇太子天性愚鲁,在许多大臣看来,并不能承担江山社稷之重。而齐王司马攸清正平允,乐贤崇善,极得人心。

    所以在继承人问题上,朝堂之上便分为三派,分别为齐王派、太子派与中间派。三派之中,齐王派与太子派势均力敌,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所以这个时候,中间派的态度,便决定了博弈的最终走向。

    太极东堂,司马炎批阅着奏章,正在此时,谒者令梁深走了进来,轻轻道:“陛下,和侍郎求见。”

    “和峤?这么快就回来了么?让他进来吧。”

    司马炎揉了揉眉角,忍不住一阵心烦。即位十几年来,每天都是批不完的奏折,鸡毛蒜皮的事情也要捅到他这里。天下未平时尚情有可原,如今天下太平,哪里还来的这么多问题?

    “臣和峤参见陛下!”一位中年官员走了进来,对着司马炎施了一礼。

    来人正是汝南和氏家主和峤和长舆,他也是大名士夏侯玄的外甥,最是仰慕舅舅的为人,平日里珍爱自重,所以有盛名于世。

    和峤少有风采,在乡品的品评中被豫州大中正评为“三品”,以七品官衔的太子舍人起家,尔后出任颍川太守,年前返回洛阳述职,被命为给事黄门侍郎,随侍皇帝左右。

    泰始三年正月,年仅九岁的司马衷被立为皇太子。群臣议论纷纷,认为以皇太子的资质不足以继承大统。只是由于太子年少,尚看不出什么坏的后果。那个时候司马炎也是犹豫再三,不敢轻易将江山交到这个儿子手中,便向当时出任太子舍人的和峤咨询意见,得到的答复是:“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季世多伪,恐不了陛下家事。”

    和峤的话让司马炎无法反驳,他知道自己儿子的成色。如果生在普通百姓家中,质朴鲁直的性格也许能给这个儿子带来很多好评,毕竟一个毫无威胁的老实人,是谁都欢迎的。只是可惜,他生在了帝王家。在长子司马轨因病早夭之后,注定要承受这江山之重。

    “长舆此番前往东宫,结果如何?”司马炎推开奏折,急忙做起身来,满怀期待地看着他。

    张茂先之子能够化愚鲁为神奇,自己这位儿子不求改变太多,哪怕只是有所进步,都会让他无限欣慰。

    平吴之后,他的身体逐渐变差,处理政事也开始有些力不从心。加上伐吴之前身体得过一场大病,并因此差点酿出一场大风波。这让他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人选,哪怕再反感弟弟即位,也要为司马家的江山考虑。若是皇太子真的不可救药,他亦只能将皇位传于齐王。

    为了试探皇太子的成色,他首先想到了当初向自己进言的和峤,于是让他再去东宫走一趟。没曾想这个和峤这么快就回来了。

    和峤看着司马炎,欲言又止。

    当初年少无畏,兼之皇太子上位日短根基不稳,他说起话来可以无所顾忌。然而此番从颍川太守任上回京,却发现皇太子的势力已经有了压倒齐王的趋势。

    中书监荀勖、御史大夫冯紞等人作为皇帝的心腹,这些年来一直站在司马炎的立场上坚定不移地打击齐王。对于他们来说,太子司马衷可以不当皇帝,但是齐王坚决不能当皇帝。因为一旦齐王上位,他们只能自杀了事。

    对于杨骏、杨珧、杨济等杨家三兄弟而言,保住太子司马衷是弘农杨氏重新崛起的关键。杨家在汉末四世三公,却在曹操诛杀杨修事件中被有意针对,从此开始淡出朝堂。司马衷是元皇后(杨艳)的嫡子,也便是杨家的外孙。虽则如今皇后杨芷仍然是杨氏之女,若司马衷不能上位,一切都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弘农杨氏已经沉寂的太久了,他们绝不会白白丢掉一个让家族重新崛起的机会!

    对于太尉贾充来说,齐王是他的女婿,太子司马衷亦是他的女婿。虽然从他的内心来讲,亦是希望齐王上位,但是接二连三地被司马炎敲打以后,他所能做的唯有两不想帮。

    但是他的妻子郭槐可不这么想。齐王妃是谁?是那个贱人的女儿,将其剥皮拆骨唯恐不及,又怎会帮她?在她的心中,只有太子妃贾南风才是自己的女儿。一旦女婿上位,又怎会缺得了荣华富贵?

    所以扶持太子上位,不仅是她内心的渴望。更是太原郭氏整个家族的渴望。

    和峤想到这里,内心微微有些气馁。各种反齐王势力将要完成集结,而齐王还在守丧之中,他还能做些什么?

    皇太子毕竟是国之储君,若是在未来能够顺利即位,自己今日的回复便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司马炎见他如此,不由道:“卿但言无妨,朕会为你保密。”

    和峤听闻,俯首施礼,轻轻道:“皇太子质朴如初。”

    司马炎原本满怀希望,见到和峤脸色平静如水,不由心中一凉。一个“质朴如初”如同一把重锤当头而下,他如同泄了气的皮球,颓然倾倒在坐榻之上。他挥了挥手,柔声道:“你们都下去吧,朕想静静。”

    ————〇〇〇————

    “姐姐!姐姐!我要嫁给皇太子了,我要做太子妃了!”

    “咯咯咯,妹妹你才十二岁啊,不会这么快就发春了吧。你不是说一直想嫁给大帅哥的么?”

    “这是爹爹的意思,妹妹也没办法啊。嫁衣都送到府中来了。”

    “怎么回事?”

    “听说有坏人想要爹爹去凉州,爹爹不去,所以便要和皇帝做亲家。”

    “阿午,这嫁衣为娘帮你穿上吧。”

    “嗯!”

    “娘亲,这嫁衣怎么这么大啊,我穿上一步也走不了了!”

    “哎,阿午,你还是太小啊。南风,不如就你代妹妹出嫁吧。以你爹爹的权势,将来太子继位,你就是皇后!”

    东宫之中,贾南风思绪飘荡到了八年前。八年前她以十五岁及笄之年嫁给太子司马衷。如今八年过去了,她却越来越失望。

    她的丈夫虽然贵为当今太子,却全无乐趣,性格极其内向,平日里也不见说几句话。这样一个人,最后却成了自己的丈夫,让她平日里愈发变得暴躁。

    然而她知道,自己以及贾家的富贵,全都系于太子一身,一旦自己将来成为皇后,贾家便可以一跃而成为大晋第一等的家族。这让她哪怕心中有太多的不满,也要学会将一切都化解掉。

    “启禀太子妃,奴婢方才听太医院的太医说,萧良娣已经有了身孕?”正在此时,贾南风的心腹婢女秋红从宫外匆匆而来,附在她耳边轻轻言道。

    “什么?!”贾南风听毕,顿时怒气满面,“那贱人居然怀了太子的孩子?!你吩咐下去,随我前去见那贱人!”

    “太子妃三思,只恐陛下见怪!”

    “哼,上次韦孺子怀有贱种,被我持戟击落,陛下要废掉我的太子妃,将我囚禁金镛城,我最终不还是没事么?我父功高盖世,一手扶持这大晋江山,你又何必惶恐?”

    “如今齐王声望日隆,只怕会给太子带来不虞。”

    “也罢,你准备一碗牛膝汤让那贱人喝下吧。我既为太子妃,只有我生的儿子方是贵种,其她贱人谁敢僭越!”(注,牛膝汤,古代堕胎药,孕妇喝此药会造成流产)

    “奴婢遵命!”

    “今日和侍郎前来东宫,意欲何为?”贾南风吩咐下去,心里终于好受了一些,她突然想起一事,便顺口问道。

    “奴婢不知,好像因为和侍郎乃东宫旧臣,此番回京述职,所以前来东宫拜访太子,以叙君臣之情。”

    “哼,只怕老翁不放心太子,却让和侍郎前来试探虚实。若是敢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离间陛下父子之情,它日我若得志,必杀此人!”

    “启禀太子妃,萧良娣自知罪重,未等太子妃吩咐便饮下堕胎之药,特遣奴婢前来请罪。”

    秋红还未离开,便见萧良娣身边婢女满眼通红地走了过来,跪倒在地瑟瑟发抖道。

    “哼,算她识相,回去告诉你家主子,这次事情就算过去了。若是它日再犯,本妃定不轻饶!”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