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航海王

第171章 担心不已的戚继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戚继光将收到的总督府紧急军情转手交给了一旁的俞大猷,就那么几句话,俞大猷扫一眼就看完了,他同样也是一副惊诧的表情。

    “戚将军,这倭寇来的蹊跷啊!”俞大猷回头看了一眼正在从船上往下押送俘虏的士卒,“我这刚过灭掉了汪直的几艘战船,这倭寇就要侵入宁海,这时间上也太巧合了?”

    “戚某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总督的军情上并未说明倭寇登陆地点,这宁海的正面有象山,南北各有两条路可以直接侵入,如果倭寇北上进攻宁波的话,肯定走北边的海路,要是他们准备到台州的话,南边的路最快!我手头上兵卒不足,无法面面俱到啊!”

    这不仅仅是戚继光的难题,也是俞大猷的最大难题,他手头上也没有多少兵卒可以使用,最关键的是倭寇手中的太刀极为锋利,大明官军的钢刀无论长短或者是锋刃上都无法与其相抗衡,唯一稍微有点儿胜算的就是这卫所的炮台了。

    “戚将军,俞某倒是有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可以帮您?”俞大猷目前是革职在身,尽管要年长戚继光二十余岁,还是比较拘束的。

    “俞将军不要如此谦逊,你抗倭已有数十载,经验上肯定比我要强许多!”戚继光也很谦逊,对于俞大猷这种悍将他也是极为希望合作的。

    “哪里,戚将军谬赞了,只是多活了几十年罢了!既然将军如此厚爱,我有点点想法,希望能够帮助将军!”俞大猷从亲兵那里拿出了一张宁波地图,“您看,宁海的北面,您在宁波布置了上千兵卒,而且在象山方向,设置了大嵩所,其所面港湾狭窄,可以日夜观察其内情况,唯独象山下方只有三门县的健跳所,其所视洋面宽广,很难面面俱到,我猜倭寇极有可能会从此地侵入!”

    戚继光微微的点点头,他也担心倭寇会从这里登陆,宁波那里他早就准备好了,他训练的1000兵卒再加上原有府县和卫所军兵,挡住倭寇应该问题不大,只要能够争取到时间,就可以从各地调兵围剿。

    “还有就是将军的兵力大多都在宁波,用以防卫杭州,台州兵力防御薄弱,极有可能会被对方击破!”

    “本将手中兵力不足,想要面面俱到几乎不可能,俞将军,您可否辛苦一趟,将水师调到台州协防,至于陆上的防御,我再想办法,前往不能让倭寇侵入府城,否则咱们两个恐怕罪责难逃啊!”

    俞大猷也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自己当初就是因为没有追上倭寇的步伐,才被直接免职,要是台州府城被倭寇侵入的话,那就不是免职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说不定杭州大牢里面已经准备好自己的位置了。

    “戚将军有令,俞某自然应当效力,只是您也知道俞某现在观效期间,先前领兵也是总督大人怜悯,这次是前往台州,恐怕台州知府恐怕不会听我的!”俞大猷有些为难的讲道。

    戚继光深思一下,俞大猷说的也有道理,他琢磨了一下,然后讲道:“这样,你先去台州,我以浙江都司佥事的名义发一份文书,暂且由你暂领水师,等总督府那边的正式文书到了,你就可以与台州方面配合作战了!”

    “多谢戚将军,俞某即刻就率水师前往,这些俘虏还请将军清点之后交由都司审核!”

    “这个你放心,等一下你将此次作战的立功名单交给我,我派专人送到杭州!等此次倭寇之事了解,定当两功齐并,朝廷不会吝啬赏赐的!”

    虽说是即刻起航,需要做的事情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补给此次作战之后的各种物资,特别是子铳和火铳的火药、铅弹,还有各种弓弩箭矢的消耗,这些也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补充,一些伤兵也需要到附近的县城内进行疗伤。

    好在俞大猷拥有几十年的作战经验了,这些后勤保障方面的事情处理的非常迅速,在紧急军情面前,戚继光也顾不得许多了,立即严令附近的象山和宁海两县急速调集各种物资,另外也派人通知了象山县令,令其指挥乡勇严密监视周围海面,一旦有倭寇踪迹立即上报。

    经过了一番紧张的忙活之后,俞大猷的水师船队陆续出发了,从宁海到台州还有将近二百里的海路,这也是一段不近的路程,提早出发也可以帮助台州方面做好准备。

    俞大猷的船只离开之后,戚继光稍微的安心了,南边儿有了俞大猷镇守,问题应该不会太大,这十几艘战船可不是摆设,再加上自己增援的五十杆火铳,只要不让倭寇近身作战,打退这股倭寇问题不算太大。

    戚继光担心的是宁海县这里,现在还摸不清倭寇具体的进攻方向,一旦倭寇在宁海登陆,他们可以凭借犀利的进攻,南下进攻三门,向西可以冲向嵊州,要是这股倭寇冲入天台山,再想找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来人!传令奉化、宁海、象山、三门四县,所有卫所全员出动,谨防倭寇袭扰,一旦发现有倭寇踪迹立即点燃烽火示警!”戚继光现在手头上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够全面挡住这股倭寇,只能靠乡勇和卫军来防御,他训练的新兵只能充当救火队的角色。

    “得令!”几个传令兵立即骑快马冲了出去。

    “向杭州总督府并浙江巡抚禀告,获悉倭寇即将入侵,浙江都司以做好防范准备,宁、绍、台三郡同仇敌忾,只因都司兵力薄弱,商请督抚大军做好增援准备,定将倭寇歼灭!”戚继光将自己的参将大印盖上,然后派专人送往杭州,请胡宗宪增援自己。

    奉化和象山方向有一座大嵩所严密监视海面,那里的海湾狭窄,最宽也不过只有十余里,这几天正值满月,只要天气晴朗的话,夜间也能够看清楚海面情况,倭寇此次有九艘战船前来,这么大规模的船队想要不被发现很难。

    现在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象山下方到宁海这片海域,这里直接面向大洋,海面宽阔足足有二十余里,而且这片海域岛屿众多,可以用来隐藏船队身形,再加上这里滩涂众多,船只上岸非常的便利。

    “来人,让水师剩下的战船,成一字长蛇阵,布设在前方海湾内,一旦发现倭寇踪迹,立即鸣炮示警,而后撤回本阵!”

    敌情不明,戚继光也不敢让水师剩下的这些小船迎敌作战,一旦对方有弗朗机的话,这些小型船只根本不是对手,只有在对方登陆的时候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才行。

    使用水师的战船充当斥候的角色,也是戚继光无可奈何的手段,要是有足够的瞭望哨和烽火台,他也用不着这样,更关键的是他现在能够拿得出手的兵力,也就是自己调来宁海的五百兵丁,这个数量跟倭寇几乎相差不多,在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戚继光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够挡得住这股倭寇。

    远在杭州的胡宗宪在书房内也跟自己的心腹幕僚徐文长商议此事,虽然之前他们也收到过关于倭寇入侵的消息,不过等到消息到手之后,倭寇已经抵达,派兵已然来不及了,这一次不仅烈港的暗探发来了消息,连刚过归顺的陆远也发出了更为精准的消息,甚至连倭寇的船只、数量都非常清楚,也可以断定此次倭寇极有可能会进攻宁海或者象山。

    “督帅,此次倭寇侵入数量不是太多,从船只数量上看顶多只有四五百人,现在戚继光在宁海驻守,他手中有五六百人,加上卫军和乡勇,应该可以挡住倭寇的进攻,想要取胜恐怕不易,是不是把驻守绍兴的大军抽调两千增援一下?”

    胡宗宪很是有些犹豫,上次倭寇只有五十三人,就是从绍兴登陆,一路杀向了歙县,然后一路北上竟然进攻了留都南京,虽然这些倭寇最终被剿灭,可战死的军卒数不胜数,官员也有数十,如果这次倭寇是声东击西的话,绍兴会再次空虚,重蹈覆辙的结果就是自己步张经的后尘,菜市口上引颈一刀。

    “现在咱们重点防御的是嘉善一带,现在正是鱼米丰收之际,朝廷三成税赋就靠这些了,你下一道公文给宁波、台州各县,务必全力配合戚继光的防御作战,如有怠慢,军法从事!”胡宗宪还是感觉先保住高价值的地段再说。

    徐文长看看戚继光送来的公文,又看看身后的沿海倭寇防御图,想了一会儿跟胡宗宪商议道:“督帅,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可以从上虞和余姚各调派500精兵到奉化,协防宁波,然后再令嵊州派出500兵卒前出上浦,这样一旦倭寇从绍兴侵入的话,嵊州兵卒也可以抵挡一阵,宁波的精兵也能够急速回援,要是倭寇在宁海登陆,也可以在奉化挡住他们的路径,戚继光在宁波的大军也可以同样前出清剿!”

    胡宗宪琢磨了半天,虽然这个计划稍微有那么一点危险,也总比戚继光在宁海扛不住倭寇的进攻强得多。

    “也罢,就按照你的说的办,另外,你给戚继光写一封信,告诉他一旦事情有变立即撤往奉化,引敌深入围而歼之!”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