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战神崛起

第一百二十四章 科举的推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并州有诸葛亮坐镇,一切事务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对于诸葛亮,高干还是很信任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处理。

    也把人累的够呛了,尤其是这年末到处调动粮草的问题。

    回到了府里,一圈人都在等着了,高干一手拉着刘清,又看向了已经会走路的高仁,“叫爹!”

    “爹爹!”

    “乖!”

    一边的高蕤看着弟弟被父亲抱在怀里,也想去蹭一下,但是一手给蔡琰按住了。

    不知不觉中,他也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了,一大家子人就这样围坐在了一起,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又拉着家长里短。

    高蕤今年也五岁了,也逐渐开始懂事了。

    又想到了绍儿,高干不由得笑了,如果算起来,绍儿或许也会愿意叫他一声父亲。

    刚过完年,还没有歇两天,诸葛亮就赶了过来。

    坐到了前堂,诸葛亮四下看着人都散开了,“公子,这匈奴和鲜卑现在并没有明显的异动,最好还是别动了?”

    “孔明,你是在说反话?如果不把鲜卑和匈奴安定下来,以后怎么往南边发展?”高干有些不理解了,这是解决匈奴和鲜卑最好的时机了。

    诸葛亮缓缓道:“鲜卑地域太广,还有匈奴,不好控制,就算是人口内迁,但中原之人并不善于养马放牧。”

    高干微微迟疑了一下,这个倒是没考虑到的,“那该怎么办?”

    “在下已经让诸位将军以扫清余部和接收牛羊贡品的名义进驻草原了,威慑住他们就行了。”

    诸葛亮早已经为高干做好了弥补的措施,地域太广,以目前高干的实力并不能吃下。

    接着,诸葛亮又说道:“高句丽一直有三国的余部作祟,正好在接收完贡品之后,再转战高句丽,公子不是一直想要沿着高句丽往上吗?这次就是一个机会。”

    “嗯,往上,有好东西!”高干笑了起来,“对了,那得多准备棉衣和煤炭,将士们很辛苦,这段时间你也忙一些,把这些东西都补足了。”

    “已经在准备了。”

    至于曹操那边,两人都没有提起。

    诸葛亮又说道:“现在还有一件大事,恐怕公子要小心了。”

    “什么事?”

    “天子还在曹操手中,我们不能对他用兵,除非有陛下的诏书。”

    这话说完,高干才发现自己遗漏的点是有点多了,如果天子还在曹操手里,他在大义上就不能出兵征讨还属于曹操的领地,因为他是丞相。

    他手里的天子还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棋子,就算是后面去征战江东,如果曹操假借天子诏书,让他停战,那他也只能选择停战。

    上次拿下荆州完全是因为曹操知道荆州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所以就任由高干自己处置了。

    诸葛亮又接着说道:“除非现在能有一封天子的诏书!”

    “等等,这个情节有点熟悉!”

    高干感觉自己忘了什么东西了,一封天子的诏书?

    “情节?”诸葛亮疑惑了一下,但又很快就说道:“公子,想到了什么?”

    高干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问了一句,“玄德公,董承,衣带诏!”

    诸葛亮疑惑了一会儿,“这个没有用啊,已经被曹操发觉了。”

    “不是,伏皇后!”

    他记得董贵人死了以后,伏皇后是给伏完写过密信的,既然伏皇后能写密信出来,那只要有机会,说不定就能带出一封密诏!

    到时候再想办法救出一个皇子,那下一个权臣就是他了。

    “伏皇后?伏皇后也是被曹操控制着的,恐怕是指望不上?而且咱们没有人手在,也不好联络她的。”

    高干想了一会儿,“那就通过伏完的手,把密信送进去!”

    “伏完胆小怕事,恐怕不会顺从我们的。”

    高干皱了皱眉头,这件事就这么难下手吗?连诸葛亮都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如果拿不到刘协的诏书,那他在大义上就输了一筹。

    说不定还会想袁绍那样兵败都是有可能的。

    高干又看向了诸葛亮,“那不如,先打江东?还有交州,我记得交州的张津已经死了,刘表让赖恭出任交州刺史?”

    “这人还是小心用。”

    诸葛亮的言语中已经在暗暗提醒高干了,高干敏锐的察觉到了,“汉臣么?我不也是汉臣?”

    “不过公子可以去接触一下,说不定可以劝服他归附。”

    高干点点头,“那这里的事情还是由你负责,明年的事情会更多,听说钟先生那里已经让工匠用石头和木头打造出了取石油的装置?”

    “公子说过,这个石油不能碰起火花,所以采用的石头和木头都是保证不会出问题的。”

    “那就好,沥青路铺多长了?”

    诸葛亮随手拿出了一份简报,“大约有三百多里了,的确如公子所说,搭配上沙石,十分的坚固,而且还有一定的柔软。只是在下认为,这种路每两年可能就要翻新一下。”

    “这个你去处理就好了,一定要确保安全,每一个开采的人都要保证没有后顾之忧,明白吗?”

    诸葛亮点点头,“等到明年收回开采权之后,在下就会正式接手,关于这些都已经有一个大概的规划了,就等实地看看,再修正一下,就可以了。”

    “还有,科举的事情,第一批应该已经考完了?”

    “嗯,这是名单,在下已经为他们各自谋取了一个职位。”

    高干接了过来,除了头名的秦宓是他知道的以外,其余的人好像都没见过。

    不过正是因为这样,反而说明科举的确是寒门子弟出头的一个重要路径。

    随后高干又看到了几个姓,“这些人是怎么回事?”

    “这些人都是世家之人,见识学地难免要比其他人更多一些。”

    诸葛亮却有些躲闪的高干的目光,这些人都是世家望族,比如祁县的王家,姻亲的郭家,再有益州的吴家李家等等,都是一方大姓。

    如果这次的科举他们在上面没有名字,恐怕更不好收场了。

    高干也意识到了,说到底,这个时代世家门阀的势力还是很强的,如果没有他们,高干的势力也会随之瓦解。

    而且,谁不想为自己家的人谋取官职?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