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带发镇守八十日后开始崛起!

第五章、忠诚度上忠涨,绝对忠诚的军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忠诚度上涨,绝对忠诚的军队!

    朱宣烨手中拿着一面令旗。

    只要他指定区域,在令旗方圆两百米内,都属于长枪兵训练营的生效范围。

    朱宣烨稍微松了一口气。

    要是真的凭空出现一栋建筑物出来。

    也不知这些江阴百姓是会怎么看自己...

    而且自己也解释不清啊。

    现在倒好,一面令旗往地面一插,不显山不露水,而且随时可以搬迁而去。

    方便。

    朱宣烨看了看着长枪兵训练营的效果。

    十倍训练速度!

    加强忠诚度!

    朱宣烨大喜!

    这两点,对他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训练速度不消说。

    江阴城内,除了少部分捕快之类的有动刀动枪的经验外。

    其余都是普通老百姓。

    江南本就柔弱之地,文风很盛!

    普通百姓,都喜读书。

    至于练武...

    在江南基本是异类。

    因此。

    要把这拥有一腔热情的江阴百姓训练出来,需要花费不小的时间的代价。

    而如今,有了这个长枪兵训练营,十倍训练速度,训练一天,相当于训练十天的效果!

    这样一来,至少在几天之内,就能迅速成军!

    而第二点,更是朱宣烨急切需要的。

    他如今根基并不稳固。

    尤其是在这江阴城内。

    可以说,他现在权力的基础完全是江阴城的士绅的支持。

    而且...

    这种支持,是建立在他的身份上的。

    他带着江阴城反抗清廷。

    他便是主要责任人。

    这江阴士绅,恐怕不少人是不敢出头的。

    否则。

    在历史上,也不会让阎应元这样一名典吏出头。

    而对于朱宣烨来说。

    他需要让部下,摒弃江阴士绅对他们的影响。

    而加强对自己个人的忠诚!

    可以说。

    这长枪兵训练营,解决了朱宣烨两件大事!

    接下来。

    便要一心一意,练兵!

    ...

    第二日。

    各地乡镇之民在江阴诸大族的组织下,从各地迁入了城内。

    随后。

    朱宣烨命令,在所有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男丁中选兵!!

    最终。

    选出了最为强壮的三千人,作为战兵,编为六个战兵营,负责正面作战。

    朱宣烨选择的军队编制,参考了戚家军的编制。

    以一个营为基本作战单位。

    人数为五百人,色营总一名,副手两名。

    在营下辖四个哨,每哨一百二十五人,包括两个战兵队和一个伙兵队,每个战兵队五十人,每个伙兵队二十五人。

    另外,还有六千名壮丁作为辅兵,编十二个营,负责巡逻、维持秩序、站岗放哨、守城等。

    至于各个营、哨的长官。

    朱宣烨自然也不可能进行什么“唯才是举”。

    而完全是根据各大姓拉的人头的不等分配职位。

    拉的人头越多的,自然职位就越高。

    至于才能...

    暂时还不许呀。

    朱宣烨需要的,是有足够威望的人,能够让部下听话就行。

    因此。

    每个营基本都是宗族、亲友等关系串联起来。

    虽然不是什么现代化军队。

    甚至连近代化都算不上。

    不过倒也有点清末的时候曾剃头的湘军的味道了。

    通过宗族、亲友、师徒等关系,串联起来的军队。

    打当然暂时是不太能打的。

    但好在众人是乡人守土,积极性很高。

    而且也完成了基本的组织,不至于一盘散沙。

    ...

    “爵爷,人口和物质等都已经统计出来了。”

    原江阴县衙,现在已是朱宣烨的指挥所。

    阎应元敬畏的看着朱宣烨,恭敬道。

    对于阎应元等江阴人来说。

    在短短一天之内。

    朱宣烨就完成了对江阴城的基本整顿。

    编练兵卒,组织百姓,拆除房屋,集中百姓管理。

    一桩桩,一件件,井井有条。

    这位朱爵爷。

    不但膂力惊人,独战十名旗兵,霸气难挡!

    在治理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手腕。

    因此。

    阎应元等人,对于朱宣烨的敬畏,也越来越深。

    朱宣烨点点头:“情况如何?”

    阎应元立刻摊开一张写满记录的宣纸。

    “目前全城内共计丁口口,其中男丁4口,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有44,十五岁以下.....”

    阎应元很快将江阴城内的人口数据汇报出来。

    总人口十万余。

    和朱宣烨的估计差不多。

    “物质方面,有粮食一百二十多万斤,铜钱三百二十万贯,银十三万两,牛七百十头,各类兵器,包括刀枪棍棒,总计三万于把...”

    听完了阎应元的汇报之后。

    朱宣烨微微沉思,这城内的物质,看起来并不算多,人均..只有十几斤的粮食。

    当然了,这只是统计上来的粮食数量。

    事实上大部分的百姓都会自留一部分粮食。

    这一点朱宣烨是清楚的。

    但这也说明...城内的粮食情况并不乐观。

    “将城内的铁匠全部集中起来,集中精力打造矛头,制造长矛!”

    “另外,所有兵卒,从现在开始,进入训练营内加强训练!”

    朱宣烨站了起来。

    长枪兵训练营,还附有一套完整的长枪兵训练流程。

    江阴城内统兵的诸营总等,都是各大姓的子侄辈。

    和别的地方的士卒不同。

    朱宣烨手下的军官,很多都是明朝的储生,甚至是秀才。

    他们,都是识字的!

    这倒也方便了从上到下的命令传达和训练。

    在朱宣烨的命令下。

    九千士卒。

    进入一栋被当做训练营的大院之中。

    紧锣密鼓的进行长枪兵的训练。

    训练的效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

    而更让朱宣烨露出喜色的是...

    所有进入长枪兵训练营的兵将。

    他都能够看到...他们的忠诚度!

    “士卒马彪,忠诚度...”

    “士卒韩四,忠诚度...”

    “士卒罗麻子,忠诚度...”

    ....

    一天训练下来。

    所有人,从士卒到军官。

    忠诚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长期以往。

    朱宣烨自信,自己可以得到一支绝对忠诚于自己的军队!

    PS:新书上传,求鲜花,求收藏,求评价票。

    。</p>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