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北朝求生实录

第1255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老实说,杨愔这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是个很有心气的人,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br>        因为读书用功,叔父特许他每顿饭都吃肉,“铜盘重肉”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老杨。</br>        长大后因为战乱,被当时的“义军”首领葛荣看重,要收他做女婿。当时,葛荣麾下数十万人且名将如云,高欢都曾经短暂当过他小弟。</br>        结果杨愔这厮宁可把自己的舌头刺伤装残疾,也不愿意当葛荣的女婿。因为他看得出来,葛荣和他麾下的所谓“义军”,只有破坏没有建设。当北魏王朝被他毁掉的时候,他们自身也就走到了悬崖边上。</br>        最后杨愔选择了高欢,又当了高欢的女婿,最后又成为了高澄的智囊以及高洋的宰辅。能做到这一步,心智,性格,能力,背景,缺一不可。</br>        杨愔是河北世家,与高氏一族合作共赢的一个核心人物。历史上,当杨愔被高演政变弄死后,河北世家就已经在准备抽梯子跑路了。</br>        而此时此刻的太极殿内,所有朝臣都目不转睛的看着杨愔,眼神复杂难明。有惋惜的,有幸灾乐祸的,有惶恐不安的,有跃跃欲试的。</br>        不同的人,立场不一样,想法更是难以揣摩。</br>        刚才杨愔念的“信”,上面说让冯子琮朝会上提出让皇帝高潜禅位,让位给京畿大都督高伯逸。事成之后,他会在淮南得到一个“美差”。</br>        至于具体是什么,没有多说。这封信并没有说什么其他的“劲爆内容”,不过透露出了意味,已经很有些复杂和深奥了。</br>        “楚王,此事你怎么看?”</br>        幕帘后面李祖娥带着一丝疲惫问道。</br>        “杨宰辅乃是国之股肱,断然不会行那些魑魅魍魉之事。”</br>        高伯逸双手拢袖行了一礼,众朝臣都在等他那个“但是”。</br>        “这封信,也是有古怪。我若是杨宰辅,我若是要弄出这样一件事来,派人传个口信不就好了么,何必授人以柄呢?”</br>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不得不说,高伯逸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件事,更像是一起“栽赃陷害”。</br>        或者可以很干脆的把像字去掉。</br>        “但是……”</br>        高伯逸顿了一下说道:“今日有冯子琮,明日也会有李子琮,张子琮,天天聒噪要陛下禅位,不禅位他们就撞柱子,说自己是忠臣,哪怕挨打,也喊着忠君爱国,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对?”</br>        有些话不用说太明白,懂的人自然会懂。</br>        杨愔如果不能让“背后的人”满意,那么,今天冯子琮可以站出来指证他,明日也会有其他人来指证。</br>        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朝会也不用再开下去了。</br>        杨愔正是想明白了这一点,才知道,这次自己是真的要离开朝堂了。</br>        崔季舒说得果然没错。</br>        “杨宰辅,你觉得呢?”</br>        李祖娥用平静的声音问道。</br>        “老臣年事已高,请乞骸骨。老臣不在这庙堂之上,想必那些流言蜚语,也会自信消散。”</br>        杨愔意味深长的看了高伯逸一眼,随即低下头,摘下头上的梁冠(官帽的一种),放到地上。</br>        这就是当场至仕了!</br>        包括高伯逸在内,太极殿内所有人都没有料到,杨愔居然如此决绝!</br>        某人还准备了一大堆的连环套,什么借力打力,什么借刀杀人,什么步步为营,结果全都用不上了!</br>        李祖娥坐在幕帘后面,也是吓得俏脸煞白。主要是,这一幕她跟高伯逸没有推演过!此刻顿时手足无措!</br>        要知道,一个宰辅辞官,可是震撼朝堂的大事,绝不是你点点头,这件事就完结了的。就连高伯逸都没能料到杨愔会这么干脆,李祖娥又如何能料到呢?</br>        “太后,草民身子有些不适,可否回家歇着呢?”</br>        杨愔拱手问道。</br>        “杨……先生自去便是,哀家没有意见。”</br>        李祖娥带着一丝紧张说道。今天可以说是她当太后以来,表现得最差的一天,没有之一。</br>        杨愔拜谢后,从容的转身离去,看得在场的文武朝臣们一阵阵的错愣。</br>        “太后,微臣有一言想说。”</br>        高伯逸站出来,对李祖娥行了一礼,继续说道:“宰辅至仕,兹事体大。今日朝中无宰辅,商议任何大事,都缺乏权威性。所以微臣建议,今日暂停朝会,等宰辅至仕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再召开朝会。</br>        到时候无论宰辅还是不是杨愔,都无损朝廷的权威。”</br>        高伯逸这番话入情入理,立场很正,无论有没有其他心思的人,对此都没有什么想法。毕竟,谁是新宰辅,是杨愔,还是其他什么人,对他们来说,并没有直接关系。</br>        然而对朝廷,对李祖娥,对高伯逸来说,关系就很大了。这甚至涉及到今年几年的政治走向。</br>        “诸位爱卿,哀家觉得楚王的建议甚好,你们觉得如何。”</br>        李祖娥继续用平静的语气追问道。</br>        “臣并无异议。”</br>        众人稀稀拉拉的答道,总算没有在里面听到反对的声音。</br>        “如此甚好,那么今日退朝。”</br>        一声令下,太监喊了一句“退朝”,李祖娥先行离去,留下了一群懵逼的朝臣,面面相觑。至于冯子琮,早就如死狗一般被大殿内的卫士拖走,不知所踪了。</br>        ……</br>        已经入夜,杨府的书房里,杨愔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喝闷酒。</br>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年代,一个男人最私密的地方,永远都不会是卧室!</br>        读书人最私密的地方在书房。</br>        跟老婆说一句“我在书房读书”,把门一锁,就是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私密空间。</br>        无论是看什么书,做什么事情,都没人打扰。</br>        杨愔在书架上找到一个册子,上面的文章,都是他亲自抄写的。</br>        每次高伯逸给高洋的策论,后者转交给杨愔以后,杨愔都会抄录到这个册子里。这里包含了很多高伯逸所独有的“治国思路”。</br>        常常会让杨愔感觉惊叹。</br>        手腕是比较稚嫩,然而思想却异常深邃,杨愔有时候甚至会产生自愧不如的感觉。</br>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br>        圣贤真是诚不我欺啊。”</br>        杨愔感慨的叹息了一句。</br>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br>        杨愔看到策略上的一句话,愣神了好半天。这是高伯逸写到策略里的一句话,从前一晃而过就过去了,他也没有去多想。今日看到这句,才感觉如五雷轰顶,仿佛真相大白。</br>        杨愔一直都认为看不透高伯逸。</br>        你说这人是个玩弄权术一直往上爬的,他又不完全是这样。</br>        可是这个人呢,跟他和崔季舒等人又完全不同,他完全不会忠诚于什么人,他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br>        甚至是很多危险的想法。</br>        记得有一次高伯逸跟高洋一起喝酒的时候,似乎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时觉得没什么,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在高伯逸的眼中,已然是看不起任何人。</br>        他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尊敬你,但在内心里,却未必看得上你。</br>        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年轻貌美的女子傍上只有钱财在手的垂暮老人,如果你没钱,那么在这名女子眼里,你就什么都不是了。</br>        高伯逸会不会认为,如果没有宰辅这张皮,他杨某人就什么都不是呢?</br>        杨愔心中冒出一个奇怪的问题来。</br>        他自嘲一笑,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br>        今天这出戏,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是高伯逸逼自己走人罢了。这一幕当然是小试牛刀,伤不到自己,可是后面那些招数,绝对会逐渐加码!</br>        杨愔虽然是第一次体会高伯逸的招数,可是在此之前,他冷眼旁观之下,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套路。</br>        政治,果然是血淋淋的啊。此时此刻杨愔也有点后悔没有听崔季舒的话。</br>        如果上次朝会的时候,一开始自己就以身体不好为由乞骸骨,倒是可以免去今日之辱。当然,如果今天赖着不走,那么下次朝会,自己恐怕就会非常狼狈的离开。</br>        做人难,做宰辅更难,做齐国的宰辅难上加难!</br>        “阿郎,高都督来了,就在大门外面。”</br>        书房外传来老婆高氏的声音,颇为忧虑。</br>        “行了,我知道了,让他进来。”</br>        杨愔不耐烦的说道,连身子都,懒得挪动一下,更别说上去迎接了。</br>        如今他已经至仕,不用去想着怎么跟高伯逸打交道了,自然也不想理会这个心狠手辣的小兔崽子。</br>        很快,一身棉袄的高伯逸,就进入到杨愔的书房里,四处打量,最后坐到这位胖乎乎的“前宰辅”面前。</br>        “你是来看老夫笑话的么?可惜啊,老夫已经想明白了,随你便,无所谓了。”</br>        杨愔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想了想,起身在书房的某个抽屉里拿了个花里胡哨的酒杯,放到高伯逸面前,给他也倒了一杯酒。</br>        “当年先帝(高洋)送给我的,据说来自大秦(古罗马),不过我从未用过。”</br>        杨愔感慨的说道。</br>        杯子是比现代高脚杯要短一些的“高脚杯”,看上去是银色的,也很可能是银质地。和齐国常见的花纹酒杯不一样的是,这个酒杯上刻着浮雕。</br>        一个没穿衣服的女人,坐在一个同样没穿衣服的男人身上,似乎还有一排没穿衣服的女人,站在这男人身前“等待挑选”。</br>        这很有可能是大秦的奴隶主在挑选美丽女奴侍寝的画面。</br>        果然,这确实很符合高洋的审美!</br>        高伯逸在心中暗暗吐槽。</br>        不过杯子里的酒可不能喝,这辈子是银铅合金制成的,用长了时间以后,会变傻的!古罗马的衰落,与贵族长期和广泛使用这种杯子大量饮酒不无关系。</br>        当然,只是个次要因素。</br>        “先生现在是不是还在怨我?”</br>        高伯逸诚恳的问道。</br>        他并没有虚伪的说今日朝会的事情跟自己毫无关系,如果那样的话,就是在把杨愔当傻子了。</br>        涵养再好的人,也经不起这样的戏弄。</br>        “怨恨倒是谈不上。老夫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不过倒是没有想过会这么早。”</br>        杨愔轻叹一声道:“如今老夫已经至仕,你想对我说什么?解释一下这件事?还是别的什么?”</br>        “杨先生,您知道先帝驾崩之前的弥留之际,对我说了什么吗?”</br>        高伯逸轻声问道。</br>        还有这事?</br>        杨愔一愣,他也是第一次听高伯逸说起高洋临死之前提起的事情。</br>        “不知道,老夫也是第一次听说。”</br>        “先帝说,他一手缔造的齐国,绝不能垮在后人手里。这偌大的江山,谁能将其发扬光大,那么它就是谁的。”</br>        嗯?有这种事?</br>        杨愔觉得很不可思议,高洋这拱手将齐国让给外人的想法,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br>        让给高演不好么?</br>        想到这里,杨愔回忆起高洋平日里乖张的性格和高傲的心气,又有些黯然。</br>        这样的人,断然没有把江山心安理得的交给闭着眼睛就能得到他所有一切的人!老子辛辛苦苦才有今日局面,你就想等老子死后照单全收?</br>        凭什么?</br>        联想起赵郡李氏对高伯逸的鼎力支持,杨愔似乎明白了什么。为什么赵郡李氏不去支持外甥高潜,而要支持女婿高伯逸了。</br>        百战成王者,必定远胜生而为王之辈。哪怕是亲戚,也没必要把家族给一个黄口小儿陪葬。高洋大概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管他呢,老子死后洪水滔天,你们慢慢玩,不奉陪了!</br>        “先帝临终前,告诉了我十二尊大金佛的位置。如今大齐开发银行里发行的票据,都是以此为根基发行的。”</br>        高伯逸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br>        “有这种事?”</br>        杨愔脱口而出道。他这才发现,自己身为一国宰辅,居然连邺城里的好多事情都不知道!</br>        “杨先生,今日那封信,全都是无稽之谈。不过呢,有一句话,倒是没有说错。”</br>        高伯逸慢悠悠的说道。</br>        “什么话?”</br>        “去扬州养老,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杨先生觉得如何呢?”

    <a href="s://.c/read/23598/23822074.html" target="_blank">s://.c/read/23598/23822074.html</a>

    .c。m.c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