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求娶黄月英

第一百一十九章 惊变(大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就在工匠们热火朝天干劲十足之时。    刘琦派出的信使也到了许都。    司空府。    荀攸下了马车便匆匆闯了进去,看的门房和守卫府门的兵卒都不由互相看了一眼,让这位荀军师如此着急,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主公,主公,大事不妙!”    “公达,发生了何事?不要急慢慢说。”    曹操快步走出门来,看着满头大汗的荀攸神色微变道。    “主公,刘琦果然早已派人到了河南尹,那钟元常不仅未接下圣旨,还把杨德祖拦在了雒阳,现在刘琦发来书函,要把钟元常的族人迁出去呢。”    荀攸从袖中取出一份纸书递给曹操,曹操一目十行扫过一遍,吩咐身旁:“来人,速叫程尚书和荀侍中来司空府一趟。”    “唯。”    侍者迅速出门。    曹操和荀攸一同往司空府书房走去。    “公达,那刘琦言要用杨德祖和河内郡,把钟氏族人换出去,哼!这竖子想的倒好,拿我曹操的地盘换他刘琦的人,他怎么不去抢!就让他出兵河内便是!”    曹操冷哼一声,将书信派在桌案上怒道。    他已经派夏侯渊和史涣出兵征讨眭固,那刘琦为派一兵一卒,却心安理得把河内郡当做他的地方,让他如何不气!    “主公,刘琦就是在明抢,可我们现在兵力不足,没得选择啊,主公你可勿要冲动……”    荀攸忙出言劝谏。    东边的曹仁和刘备还在清剿袁术,西边又在征讨眭固,北边的袁绍和南边的荆州都不得派兵防备。    如今朝廷已经是四方皆敌,两线开战了。    最要命的是,那眭固一心想着投奔袁绍,在河内与冀、兖二州交界之地与夏侯渊交战。    后面一大片地方防备空虚,而不费吹灰之力劝降河南尹的刘琦,随时可出兵河内后方。    “哎,公达你说的对,是我一时意气了,可就这般步步退让,吾心有不甘啊!”    曹操此时也想明白过来,一声长叹后,接着问道荀攸:“公达,奉孝在兖州可有消息传来。”    “回主公,奉孝确有消息传回,而且还是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快快道来!”    “奉孝派人说降了徐州臧霸麾下广陵太守昌霸,若主公有意攻徐州,昌霸可为内应。”    说起这个,荀攸脸上也多了丝笑意。    这个郭奉孝自从上次劝降了刘勋之后,似是尤为喜欢兵行险着。    此次说降昌霸又是他亲自前去,还在信中特意交代他不要告知主公。    他也理所当然应了下来,上次他差点出事,把主公头痛症吓好了,这次要是告诉主公,万一把头痛症吓复发,他可不敢保证何时能好。    “哦?奉孝如何派人说服的那泰山贼昌霸,可有书信传来。”    曹操闻言大喜,这可真是西边儿不亮东边儿亮。    若有机会攻下再攻下徐州,对他而言也是极好的。    “奉孝信函在此,主公你慢慢看,攸去喝口水,等仲德和文若他们过来。”    荀攸又从怀中掏出一封帛书。    曹操伸手接过,铺在桌案上细细研读,嘴中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话语来。    “想不到这臧霸和昌霸都是泰山贼出身,为官差距竟如此之大,这昌霸横征暴敛,着实可恨,那臧霸倒是可用之财……”    “那袁术部将雷簿、陈简竟然占据嵩山做了山贼?怪不得许久也未听过二人消息。”    “臧霸召麾下众将合围嵩山,雷簿陈简一死一逃,昌霸独占搜刮之财,臧霸甚为不满,昌霸惊惧,故以愿降主公,嘉暂替主公纳之。”    听到曹操读完最后一字。    荀攸放下手上的杯盏开口道:“主公,这昌霸为人虽多让人不齿,但麾下有数万兵马,主公当下正是用人之际,待用完之后,再行处置不迟。”    “公达放心,吾自然不会因小节坏大局。”    曹操沉声道了一句,又是一叹:“只是现在,我们只怕没有机会攻打徐州啊……”    “主公,攸有一计,就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荀攸看着犯难的曹操,起身带着几分迟疑,欲言又止。    “公达你又来了,在我面前,你何需如此扭捏,直言便是,就算所言不妥,我也不会怪你……”    曹操无奈翻了个白眼。    虽然有时候他也喜欢对别人卖关子,但看到别人对自己卖关子,他心中留就有点不爽了。    正在此时,门外有敲门声起,曹家门房声音随之传来。    “司空,荀侍中和程尚书到了。”    “快请!”    曹操一个箭步拉开书房大门。    院内,荀彧和程昱已然在等候。    “昱参见主公!”    “彧拜见司空!”    看到曹操开门,二人躬身一礼。    “仲德、文若无需多礼,快快进来便是。”    曹操直接走下台阶,拉着两人的衣袖拽进房内,关上大门对荀攸开口:“公达,现在当着仲德、文若的面,你总可以说了,有这二人帮你查漏补缺,你无需担心!”    “仲德,文若,你们还是先一观这二封来信,攸再说心中所想,你们看看可有不妥。”    荀攸望着二人开口。    曹操已走到桌前,将两封书函送到了两人手上。    “主公,攸以为我等无需再将时日兵力放于袁公路身上,他要去青州,让他过去便是,主公可封刘备为徐州牧,以他为先锋,与昌霸合兵共击臧霸,夺取徐州……”    荀攸开口说到一半。    方才看到‘昌霸’二字的荀彧已抬头怒道:“公达,袁公路若是到了青州,这玉玺可就到了袁本初手中,你别忘了,他当初撤离寿春之时,可是将帝号让于袁本初,你可知会有什么后果?”    “文若,就算袁公路将帝号让于袁本初又如何?玉玺不在天子手中天下皆知,可天下诸郡皆认许都,袁本初若是敢学袁公路这般僭越,主公求之不得,号召天下起兵诛贼便是,可惜他应该不会如此愚蠢。”    荀攸针锋相对反驳道。    这位族叔对汉室的执念与忠义,他虽敬佩不多,更多的却是不屑。    当今天下诸侯割据,人人皆有自立之心,只是有了袁公路这个蠢货前车之鉴,大家都不想出头鸟而已。    这般愚忠汉室又有何意义?让荀氏发扬光大,跻身于天下世家豪门之列,才是他们更应该做的事。    “公达,你此言差矣!若是玉玺真入了袁绍之手,他还真有可能僭越称帝。”    已看完雒阳来信的程昱抬起头,看着向他望来的三人道:“幽州传来消息,公孙瓒兵败入山倒,如今缩入丘台之上苟延残喘,用不了半月,幽州就会全境落入袁本初之手,这也正是昱今日前来想要禀报主公的。”    “公孙瓒彻底败了?!”    曹操都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看着程昱再度点头,曹操心神大震。    幽州再入袁绍之手,袁绍便占据幽、冀、并、青四州之地,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没有之一。    他又素来与北方草原之上乌桓人交好,可以说向北再无敌手。    若想进一步扩大势力,那就只有南下一条路了,豫、兖二州首当其冲,又正好皆是自己的地盘。    他借天子之名做了这么多事。袁本初那厮早就眼馋的不行,如今再无后顾之忧,他若不起兵南下才有鬼了。    “主公,昱也赞成公达之计,与其耗费兵力时日围剿袁公路,还不如让其去了青州投袁谭,以袁本初好大喜功的性子,或许会从邺城前往青州,我等便又能争取些时日,早日拿下徐州之地。”    程昱把手中书信递给荀彧,拱手禀道。    曹操和荀攸二人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袁绍亲自去青州迎接玉玺、炫耀功绩这回事,至少有三成可能。    至于僭越称帝,或许有半成……不,一成可能?    这是他们希望的。    袁绍僭越,他们就可以正大光明号召天下讨伐袁氏。    那荆州刘琦,也定然不会再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他们动手。    “文若,你……”    曹操转头看向荀彧。    他已经决定放袁术去青州了,现在他要做的,要让这位荀文若想通。    “司空,你无需多言,彧明白了。”    荀彧将看完的一纸一帛交还到曹操手上再道:“荀以为,司空可命夏侯和史涣二位将军撤出河内,让眭固投于袁绍!”    听闻荀彧所言的三人眼前皆是一亮。    “文若此计大善!”    曹操大笑。    既然都要将玉玺送给袁本初了,把这易攻难守的河内一并送给他又何妨?    激其骄纵之心,更让他多做几次天下归心的美梦,早日称帝。    而他们则可以集结全部大军,全力攻下徐州。    “主公,现在那刘琦迁离钟氏的请求可否要答应?”    荀攸出言问道。    “答应吧,竟然钟元常投了荆州,这钟氏杀又杀不得,留之也无用,送刘琦做一个人情罢了。”    曹操毫不迟疑开口。    眼下大计已定,这些细枝末节还是要做好的。    他还想着袁本初一时心大,想让荆州称臣俯首,那热闹可就大了。    现在没必要把刘琦得罪的那么死。    “唯。”    荀攸行礼。    曹操再看向荀彧:“文若,那封刘玄德为徐州牧,攻伐徐州的圣旨就交给你了。”    “唯。”    荀彧拱手告退。    听到公孙瓒再败的消息,他就知道,现在许都是真的没有选择了。    这位曹司空如今还需要借天子名声,天子虽受困于宫内,但好歹还有天子之名,能好好活下去。    那占据四州之地的袁绍,还需不需要这个天子他就不知道了。    两者相比。    他宁愿暂且听从曹司空之命,保证天子能活下去,延续汉室。    ……    雒阳。    刘琦再一次来到了铁匠坊内。    不过这次,他还命人带了两大桶马尿和油脂。    看着铁匠们满眼都是惋惜和嫌弃之色、将打造好的刀胚浸入这两种莫名其妙的玩意中淬火。    他放心笑了。    这一步完成,他就可以等待首把以灌钢之法打造的钢刀问世了。    回到府内,陈宫和钟繇二人已满面喜色等待在旁。    “多谢大都督!家中族老来信,繇之妻儿还有经商的钟氏族人,已从颍川老宅前往南阳,只不过还有几名族叔和他们的子孙留下了,故土难离,还请大都督见谅!”    钟繇双手举过头顶,揖手一礼。    “无妨,钟中丞亲人迁出便可。”    刘琦大度而笑。    至于故土难离之类的理由,他自然不会信上多少。    与这句话相比,还是世家们不会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靠谱。    颍川荀氏就是最显然的一个例子,荀湛现在还在袁绍手下,荀攸一心跟着曹操。    甚至连最不被看好的天子刘协,还有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荀彧相助。    还有诸葛氏、郭氏这等自不多言,都是老鸡蛋了。    不过他对钟氏还真不在意,毕竟钟氏这代就钟繇这一个成器的在他麾下,将来还有一个钟会还是钟繇之子。    就在颍川那些庸碌之辈不要也无妨。    “元常,现在你试探也试探过了,郎君仁德你也已然见过,还不投于明主,更待何时?”    陈宫此时笑声言道。    “公台兄提醒的极是,繇拜见主公,还请主公赎罪。”    钟繇忙再度躬身一礼。    程宫那直言不讳的‘试探’二字把他惊出了一身冷汗,也把他逼到了绝路之上。    “元常快快请起,你何罪之有,你我初识,防人之心不可无,皆是人之常情罢了,你无需介怀,琦自然也不会介怀。”    刘琦扶起钟繇,笑骂陈宫道:“陈公台,也亏得元常和你相熟,若是他人,今日你便又结下一个梁子。”    “哈哈哈,直要郎君信我,宫又何惧一个梁子,宫比郎君大上倍数,待主公不信宫时,宫早已化作尘土归于地下,更无惧于流言。”    陈宫大笑而答。    钟繇看着眼前两人嬉笑,心中也是大定。    陈宫说的不错,这位郎君是英明之主,只要自己不会背叛,一切都会无碍。    “主公,钟繇有一事禀报,曹军撤军了,撤离了河内,不知因为何事,还请主公明查。”    钟繇再度言道。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