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1618:燎原

诡变 第二百六十九章 方从哲的告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内外的侍从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收拾着府邸内的一切,方从哲只坐在自己的太师椅上,听着刘一燝等人诉苦。

    “方公,您说皇上的这一把棋到底是自己下的还是别人教他下的。”刘一燝一身便装,他是借着来送方从哲的名义来的,方从哲上书致仕之后很快就得到批复,皇上赏金一百两,银一千两作为这么些年方从哲效力朝廷的奖赏,准予方从哲告老还乡,方从哲马上便开始收拾,就要出发去天津,从天津乘船南下回老家浙江湖州。

    方从哲轻轻饮了一杯茶。

    “皇上不过是个弱冠的少年,这一手棋是一个少年能下得出来的吗?”方从哲慢悠悠地看着刘一燝,“刘公,你还是太小看皇上和王爷身边的那些人了。”

    刘一燝苦笑了一下,接着道:“这事也不是我们小看了那些人,只是红丸的事情内阁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辩解的,就算是现在内阁在台上,开朝之后,必定会有无数弹章攻击内阁,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退一步。”

    “所以你就以退为进,却没想到皇上立刻跟上,你退了一步,他便进了两步。”方从哲笑了一下,“刘公,如今老夫我已经是一个白身之人,这朝廷里的事情老夫也不想管了。”

    刘一燝连忙道:“方公,你今次致仕,实在是代人受过,红丸的事情,都是那个李可灼妖言惑众,才弄出了这么一个大事。”

    方从哲摆摆手,接着叹了口气道:“老夫自万历四十一年入阁以来,这风风雨雨的都快十年了,老夫早就有觉悟了,能走到今天,也算是运气好的了,刘公,这朝廷和社稷的事情,作为内阁首辅你该是知道的,当初若不是那个张子云在萨尔浒力挽狂澜,老夫怕早就背着骂名走人了,如今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回归乡里,老夫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方公,”刘一燝自从做了内阁首辅,才知道内阁首辅不好当,他也能体会到方从哲这几年以来的无奈。

    方从哲将手中的茶杯放下,看了一眼也已经满头花白的刘一燝。

    “刘公,听老夫一句劝,咱们这把年纪,该急流勇退就应该急流勇退,这朝廷社稷的事情就让那些后生们去应付吧,要是这把年龄背了一个千古的骂名,不值当。”

    刘一燝知道方从哲话里的意思,皇上拿掉了整个内阁,并不是皇上一个人能独自处理朝政,而是皇上有一个帮手,不,是一群帮手,那些吴王行营的人,在南直隶的时候就是处理国政的行家了,就算是他现在拿出内阁名单,皇上也是一定不会批准的,因为皇上的心里早已经有内阁人选了。

    “方公,我们都是国家大臣,圣人子弟,受了圣人的教训,理应为国家社稷着想,皇上想改化更新,没有问题,但是我身为臣子,也应该起到为人臣的本分。至于身后的名声,都是其次。”

    方从哲听他这么一说,便也不说话,只是拿起了桌子上的茶杯。

    “那老夫也无话可说,只希望刘公好自为之吧。”

    “方公言重了,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告退了,希望方公回乡之后,多多逍遥吧。”

    方从哲苦笑了一下,站起身来和刘一燝抱拳寒暄。

    “老师,刘阁老这是来做什么?”

    刘一燝前脚刚走,便从一旁的门里走出来了一个人,正是方从哲的学生赵梦奇。

    “这还不懂吗?”方从哲笑了一下,“他是心有不甘,从先帝出生之后,东林的这些人就想学当年的张太岳,把宝押在先帝上,本来他们是赢定了,先帝如果不是这些东林大臣们里里外外护了那么多年,想必也走不到今天,本来先帝登基,东林根本不可能输的,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算来算去却算不到先帝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驾崩了,还摊上了李可灼这样的浑人,甚至差点背上了弑君的罪名,如今新皇登基,内阁没了,新内阁的人选皇上心里早就有数了,他们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到了别人的碗里,他心里还能痛快吗?”

    “这说起来也是,”赵梦奇双手一背,笑着道:“他这一招以退为进却被皇上看着了,直接占了高地,他也就无可奈何了。”

    方从哲看了赵梦奇一眼,笑了一下,接着道:“你这话是替那个冯君晨来诳老师的吧,这一手棋,皇上这般的年纪能下出来,皇上召见老夫那天后,老夫回来一想就知道一定是冯君晨在背后给皇上出主意了。”

    赵梦奇一听老师这么一说,便不置可否的一笑。

    “老师果然还是厉害,其实学生今天来送老师,冯文荀也交待过学生,要让学生多多感谢老师能够为皇上,为大明所做的事情。”

    方从哲一听这话,默然不语,双手一垂,半晌都不说话。

    “冯文荀说,老师在皇上面前极力揽下先皇驾崩的责任,就是要拖内阁下水,这是在为皇上的改化更新扫清一些障碍。”

    “这个冯文荀,还不笨,”方从哲叹了口气,“也不枉费老夫最后这一把相助了,老夫可不是刘一燝,这七年的内阁独相,老夫是做够了,急流勇退方显英雄本色,今日老夫才算是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

    “老师,如今你对那个冯君晨的评价是不是有所改观呢?”

    方从哲一听这话,却笑了一下,他往后倚靠在太师椅上,堂屋里的东西都收拾的干净,屋内的那些侍从们也都退得差不多了。

    “这小子的本事比老夫想象的还要大,敢想敢做,老夫怕他就是第二个张太岳,这小子如今还有孙恺阳的提携帮助,有他们两个在,稍加时日,他搞不好就是第二个张太岳,百年之后,怕是老夫就是他的注脚咯。”

    赵梦奇看方从哲感叹,便笑道:“老师都说得些什么?老师公忠体国,是神宗皇帝倚重的重臣,百年之后,必有流芳。”

    方从哲却摆摆手,接着看了眼赵梦奇,正色道:“向真,听老师一句,离开京城,别再淌冯君晨这滩浑水了。”

    赵梦奇听老师这么一说,立刻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明明刚刚老师还在夸赞冯君晨,怎么转眼就是这么一句。

    方从哲见赵梦奇满脸疑惑,接着便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双手背在身后,叹了口气道:“这些日子和王爷也好、冯文荀也好,老夫总觉得哪里不对,自打老夫向皇上提出致仕,跳出了这个局之后再回头看看,老夫这才恍然大悟,老夫还漏了一个人了。”

    赵梦奇愣了一下,他立刻明白方从哲说的是谁。

    “您说的是张提督?”

    “刘一燝也好,孙承宗也好,老夫也好,都把他当做一个简简单单的领兵的了。”方从哲苦笑着,“老夫让他宿卫禁宫,本来是想他背上这口黑锅,可他了,却一直都不动,然后就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那个客氏去逼退了李选侍,王爷、卫队、冯文荀,严玉和宫里的王安,所有人就像是按部就班一样,把这事给做了,冯文荀能说动王爷?能说动严玉?”

    方从哲叹了口气,他也算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却没想到从天而降了这么一个人物,把所有的事情算计的极为准确,简直就像是事先预见了一样。

    “老夫后来想想,王爷在皇上那里从来就没有提过冯文荀,可王爷却一直在提张子云,皇上要张子云进宫,张子云就进宫了,大家都以为冯文荀是操盘的人,其实只不过是张子云抛在外面的那个人,刘一燝一直在防着王爷、冯文荀,却对一个张子云却嗤之以鼻,以为不过是个武将,然后这移宫的大功被他给抢了。”

    方从哲叹了口气。

    “这张子云本来就不是一般人啊。”

    方从哲满脸默然,接着叹了口气道:“他的确不是一般人,但正因为不是一般人,才会搞出一些不一般的事情。”

    方从哲看了一眼赵梦奇,满脸认真地道:“向真,老师别的话没有,只是想说,这自古以来大凡成就非凡之事的人,必定会有无数的艰难挫折,上天也许会眷顾非凡之人,但往往不会眷顾非凡之人身边的人,这个张子云和冯文荀,恐怕真的会把他们在吴王行营的那一套拿出来,那要是拿了出来,那可就是无数人要和他们针锋相对的,他们不会都像刘一燝,被张子云给骗到的。”

    “老师……”赵梦奇欲言又止。

    方从哲却只是不语,他走到了门前。

    “这也算是老师给你的最后忠告吧,”方从哲转过身,看着赵梦奇,“向真,还是那句话,急流勇退方能显英雄本色,张子云和冯文荀不是这种人,他们终究会倒霉的。”

    赵梦奇站在门内,也不说话,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老师。

    方从哲见赵梦奇不说话,知道自己的学生不太赞同他的话,便叹了口气,接着摇头道:“那便走着瞧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