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纨绔邪皇

正文 一五二章 魏征郭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从宫内出来的时候嬴冲还在发愁可当他回到安国府之时才发现这两件事其实自己都已无需忧心。

    此时的安国府门前已经是门庭若市。总计五六十辆马车停在了门开从大门排到了街尾都是上门求见的。

    再当嬴冲入府时才发现嬴长安与方珏的夫人也已入府请见。说是国公大婚在即她二人过来帮把手

    ——说是帮忙可这场婚事安国府内闱乏人就只能由这二位挑起来。

    这二位的到来真是让赢冲感激涕零如久旱逢甘霖。嬴冲也对二位夫人明说了这场婚事他不怕花销越显隆重越好只需账本能够对上那么只管寻他拿钱就是。

    然后这一上午嬴冲都在接见门外面的客人。发现大多都是京中的小官小吏闻到了风声之后前来拜访试图从他这里谋官。

    京城大族卖官鬻爵乃是常有之事已经形成了风气。可惜嬴冲自认根基孱弱也看不上行径遇到这样的人他连话都懒得说几句直接就赶人出府。

    自然这其中还是有些欲直接拜入他门下之人。

    大秦用人以九品中正法为主不过在此之外还有举荐制。朝中德高望重者可将他们看重的人才推荐给朝廷。而这些因被举荐而得官之人则视保举他们的人为举主。

    昔年陈群在魏变法曾言:“今凡有所用宜随其能否而与举主同乎褒贬;则人有慎举之恭官无废职之吝。”

    这位大魏名臣认为但凡能在朝中身居高位之人要么是在某方面具有特长者要么就是德才兼备。朝廷可借用他们的法眼慧心识良璧于石璞掖隽才于尘世。

    且因举主与被保举者同褒共贬荣辱于共的问题。保举者出了问题也会牵累举主所以这些大德之人在举荐之时也会极其谨慎挑选真正能为朝廷所用且品德高尚的的良才。也就是所谓的‘人有慎举之恭官无废职之吝’。

    不得不说这种选才方法在初时极有效果使大魏因此而强盛。可在数百年后九品中正法的恶果渐渐显现成为昔年的战国贵族转化为世家大阀的根基。

    被举荐者的眼中往往只有举主而不知朝廷。上下勾连利益同体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世阀网络。

    嬴冲以前对这种用人之法颇为反感不过这时候他也不得不借用这举荐制来经营自家在朝中的势力与声望。

    一个下午嬴冲接近了五六十位也确实从里面看到了不少可用之人。只因朝中苦无门路只能屈居下僚。只是人品与才能都有着各种样的问题。

    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这一次朝争中他虽大获全胜然而自身名声太差安国府也依旧危如累卵吸引不到真正的大才。

    此时不但是他手里握着的八个官职都已定了下来。便是自家幕府里的几个缺额也同样有了人选。

    虽说许多都是第一次见面可嬴冲却并不愁这些人会背叛自己。当世之中举主与门生之间的纽带极其牢固。一旦门生有背叛举主的行为那么终其一生都难被其他世家大阀接纳。会被视为背主之人在朝中举步维艰受各方打压很难再有出头之地。

    其中或有一些人别有用心也可能是某些人打算安排到他的这边的暗子可嬴冲此时选择的余地不多。只能在事后让夜狐仔细为他察辨一番背景再尽量择能任贤。

    嬴冲心想这负责举荐之人若都能秉持公心那么这察举制真是世间最好的用人之法。可哪怕是深知察举制弊端如他在选人用人之时也一样存着私意。

    以对自己的忠心为第一要素来考量其次则是不贪不给自己招惹麻烦门生的才德反而据于这二者之后。

    也就在这短短一个下午一个全新的门阀已经略显雏形。安国嬴氏虽是新鲜出炉可在朝在军都已有了不小的根基勉强已可入三等世阀的门槛。

    而除了这些官吏之外来求见他的还有不少书生。大多都有着在各大书院求学的经历却因未有资格乡评定品之故不能出仕。

    嬴冲有心一一接见一番看看里面有无合适的人才可又觉心累。这时他对‘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句话是深有感概。

    纵观历朝历代的那些大人物在身处低位时他们往往都能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可一旦到了高位他们的待人处世都会与以前判若两人。

    这并非是因骄狂忘本而是实在不得已。

    就如他嬴冲今日这些来上门拜访的书生士子他若一个个去接见那么这一整天下来他什么事情都不用去做了。

    可完全拒见又不行若是错失了真正的人才可就真可惜了。

    嬴冲想着自己接下来首先要做的是为自己寻一位能够信任的吏曹参军了。可以作为的自己的筛栏将真正的人才筛选到他的面前。

    不过这样的人才可不易寻某种程度而言吏曹参军比之负责封地政务的国公府长史与负责监督的录事参军还要更重要得多。

    不但要负责封地的选人用人还要为他辨识良才这就不但需对他嬴冲忠心耿耿更需要有识人之明。

    可这样的人物哪里有那么容易寻到?这是他在京城四年浪荡胡混的恶果对于士林真谈不上了解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郭嘉么?居然是出身赵国嘿看来我嬴冲确是声名远扬——”

    草草看了一眼嬴冲就随手将这张拜帖丢到了一旁。要说这人有什么特殊经历那就是曾在鬼谷书院修习过七年。

    可鬼谷书院每年收徒近千似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传说鬼谷每代有传承弟子九人各习兵法政务与纵横术都是百万人中无一的大才。此外鬼谷也有着几个古怪的规矩其中之一就是门下弟子在外行走时不得主动透露师门与鬼谷弟子的身份。

    可嬴冲却绝不会认为以自己的声名狼藉会吸引到这类真正大才为自己效力。

    不过这个郭嘉他倒也可接见一番。身为鬼谷书院门下却远游异国。显然是对自身的才华极有自信才会在赵国国内看不到机会时远至大秦求出仕之机。

    只是今日他确实是累了也需空出时间练枪只能推至明天了。到底这位才能如何明日一见就可知究竟。

    再翻开下一个拜帖嬴冲眉头微挑而后笑了起来。

    “原来是魏征啊——”

    这个人他见过当日在官船上给他印象很深。说来也巧这位竟也是赵国士子同样在鬼谷书院求学过不过时间极短只有两年。

    心念一动嬴冲就让嬴福去把魏征接了进来

    第二次见面嬴冲已贵为国公。然而魏征的姿态却仍是不卑不亢沉稳自若。

    嬴冲也不客气直接就问:“先生身为赵国士子为何来我大秦?”

    一边问着嬴冲一边仔细打望。发现这位居然已经修了玄门心法且境界不弱已至三阶赫然登堂入室了。

    明明在船上见面的时候这位还只是一位文弱书生而已如今却已是三阶玄修?这是拜在管权门下习得儒门心法之故?

    可这才几天?还不到一个月吧?若是如此。那么他眼前的这家伙就真是一位了不得的玄修天才。

    魏征答话时极有气度字句清晰:“不才出身赵国寒门虽在鬼谷门下习文二载却一直不得大赵朝臣赏识。走投无路只能入秦。”

    嬴冲微微颔首魏征所言也大抵如他猜测。若说大秦是由秦皇与世家共天下那么关东六国的情形比之大秦还要更严重

    “可我听说管权已将你举荐给四皇子与隆护二位国公却为何要来我这里?”

    无论是四皇子嬴仇万还是隆国公龙在田都是朝中的擎天大树且风评甚佳足可使魏征飞黄腾达了。

    可这位放着通天大道不走却偏要来他这边的独木桥这不能不使他惊奇。

    魏征则颇有些意外的看了嬴冲一眼这些事极其隐秘却被他眼前这位得知可见这安国公对他也是有所关注。

    “确有此事!”

    魏征坦然承认道:“然而物以稀为贵且孟子曾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物以稀为贵?”

    嬴冲先是不解可随后就明白了。心想可不是么在四皇子与隆护二位国公那边似魏征这样才能之人可是一抓一大把。可在他嬴冲这边稍微像样点的人物都需重视有加确实是物以稀为贵。

    “前一句我懂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句我却不太明白你可能为我解惑?”

    要说危墙难道这咸阳城里还有比他嬴冲更危的?

    这次魏征微一迟疑还是解释道:“朝中夺嫡之争方兴未艾党*争已见端倪魏征恐这三位都难幸免。自思位卑力弱贸然卷入必有粉身碎骨万劫不复之忧。倒是国公这里似危险实安。”

    听得这句嬴冲顿时目光微亮对这位的重视又添数成。此人其他的本事嬴冲还不知怎样可这只审时度势的功夫就显出此人的智慧不俗。

    他心中已有了念头今日无论如何都不能错失这个真正的人才。

    思忖了片刻嬴冲就是一笑:“这样如何?本公暂聘先生为西席明日就已这身份代我接待门外的那些世子。先生若觉其中有可用之人可以推荐到本公面前。”

    魏征看了嬴冲身旁桌案那一大堆的拜帖一眼然后毫不犹豫的躬身一礼:“敢不从命!”

    魏征心知这是嬴冲对自己的考验他也有足够的自信能让嬴冲满意。

    ps:另外推荐下好友青铜剑客的书《三国之召唤猛将》发现两本书很有相似的地方。

    内容简介关公战秦琼我看行!

    穿越成被废的汉少帝刘辨开始了艰难的三国历程。没地盘没兵马没人才又有什么关系我有超级召唤系统历史猛将任我差遣!

    别给我提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我给你召唤个武悼天王李存孝李元霸的超级组合能否一战?你要派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一块来寡人就放个大招召唤个孙猴子分分钟钟给你秒成渣!什么神话人物不能召唤?那你给我等着劳资先去看看说明书怎么写的……

    千年豪杰史上猛将会聚一堂争锋沙场论天下谁是英雄?

    成王败寇裂土封侯强中之强王中之王尽在三国之召唤猛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