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纨绔邪皇

正文 六零三章 韩国群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张良闻得此言亦是深以为然轻声叹道:“吾料此番天圣帝如能安然脱身大秦必能完成变法使国力腾飞再成强秦之势。”

    “即便最后事与愿违天圣帝驾崩于山河社稷图内亦有人可承其遗志。至少日后这二十年内这大秦都将是那位武安王的天下。而这位殿下的手段——”

    荀攸的语声一顿并未下评断只是转过语气道:“无论是哪种结果对我大韩而言都是祸非福。”

    阁楼之内顿时是一片沉寂。在场诸人都是微微颔首并无反驳荀攸之意。

    韩与秦魏楚相邻周围皆为强国与各国间的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比如大秦在过往数千载岁月中韩曾仰赖秦力数次免去了被魏楚吞并之祸。可数年前又与赵魏二国合力将秦军赶回到函谷关内夺回了位于大秦洛州的数百里失土

    对于大韩而言一个有足够实力牵制魏楚却又无力东顾的秦国才是最为有利的。

    可一旦大秦有能力再次兵出函谷那对于关东诸国而言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那么秦如攻魏诸位以为胜算几何?”

    陈宫负手看着那深宫之内目含幽火:“天圣帝如驾崩武安王主持伐魏之战能有几成胜算?对于信陵王而言损益如何。”

    他对嬴冲杀戮大秦朝臣之举是反感之至。帝王与贤人君子公冶天下那位天圣帝本就有违君王正道。而这武安王更是对大秦的勋贵世族举起了屠刀!

    荀攸哑然失笑心想不愧是陈宫直接就点到了关键。

    “信陵王么?首先他安返魏境的可能小而又小不足半成。即便返回也将实力大损再难掌控魏政。”

    见在场诸人并无异议荀攸才又继续分析推演:“大魏朝争必成定局。即便勉强联手抗敌亦难同心合力此为败因之一;其二魏国方经大灾民乱国力虚弱军心浮动;其三洛州故时虽为魏土却已时隔数百年如今等同是新得之地根基不深;其四如今赵国国内同样内争激烈北面又有蒙古崛起驱赶突厥牧民南下以致边疆匪乱四起只恐此时无力援手。而我大韩——”

    荀攸并未道完可楼中诸人却已面面相觑眼现无奈之意。韩国国内如今也是形势不佳。同样是水灾爆发民乱四起。六年前的神鹿原大战韩军亦损失惨重。嬴神通为迫韩国退出联军着重打击使数十万韩军败亡覆灭于其手之后又有楚国趁势北上意图叵测。

    秦魏之间如真是爆发大战恐怕只能由魏国一力抵挡大秦百万军势。这可是兴师问罪为天圣帝之死锐意复仇的哀兵——

    “麻烦啦!”

    钟繇亦微摇着头神色苦恼:“说来那位武安王亦有数败。朝中局势不稳雍秦世族必不肯甘心就缚!边军府军亦未必会听其号令。且大秦才历经北境大战军资粮草都未必充足可——”

    “可如在下是那位武安王必定尽屠雍秦世族夺其产业田土赏赐诸军。再以为天圣帝复仇之‘大义’统合朝堂诸臣;重用王安石以笼络新党;启复叶元朗及蒙进入朝以结大秦将门。用关东洛州之田土激励寒门及内外诸军。如此以那位武安王的兵法大魏安能不败?”

    听到此处众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寒气。齐齐往那声音的来处看去只见那出言之人乃是一位身着青袍的瘦削青年。这位一身寒酸的打扮与此间格格不入。明明在说着很可怖的事情却偏是笑吟吟的模样。

    而陈宫见状顿时眸光微黯面现阴霾。他眼前此人姓徐名庶与他同出于颍川书院可其出身却是一位寒门士子。

    “徐兄之言真让人不寒而栗。听你这么说来魏国只怕连一成的胜算都没有。”

    张良亦苦笑了笑而后一叹道:“其实我等在这里说再多也是无用魏无忌会否妥协端看他自己是如何看的。可惜——”

    可惜他们人微言轻不能左右朝堂大势也不足以影响今日大秦的这场变乱。

    “张师兄此言正解!”

    荀彧微微颌首神色严肃:“其实我等与其忧虑大秦谈那魏无忌倒不如多思些自强之道。近日彧在秦境观王安石之变法其实颇有可取之处。而如今我大韩无能贪腐之辈充塞朝堂而有才有德者却不能伸张其志。朱门酒池肉林而百姓则难以果腹。朝野对立黎庶草民莫不将世族权贵恨之入骨军心则散乱不堪。我大韩要想自强要想在这诸国中据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得变革不可。”

    可这句话道出这楼内的气氛却渐显尴尬。张良无言的看向了窗外;陈宫听如未闻般做若有所思状;而荀攸则默默的喝着茶不置一语。

    钟繇则微微一叹现出无奈之色。此间诸人俱皆人杰是韩境之内年轻一辈的精华所聚如何能看不到如今大韩的弊端与危机?此点便是对王安石最为反感的陈宫其实也是心中有数。

    只是要变法的话又该从哪里开始呢?无论是从何处着手都首先需损及世族利益。

    这在场诸人别说陈宫便是开明通达的张良也不敢轻言变法之事。

    而徐庶则依然独自坐于窗旁唇现讥哂之色。继续目望那皇宫方向眼中现出强烈的好奇与期待之色。

    ※※※※

    嬴冲入宫首先见的是九皇子嬴守愚以及戚昭仪。这位皇子颇为聪慧只经历一夜教导就基本掌握了监国授印的礼仪。

    而除此之外齐王赢控鹤与叶元朗几人陆续入宫他也需亲自接见。尤其前者也是这次天圣帝能否安然回归的关键。

    赢控鹤倒是爽快的很与嬴冲密议了一番就将魏无忌在秦境内准备的几条后路都卖了个干干净净。包括了挪移法阵虚空云船等等使人触目惊心。

    不过这位离去之时嬴冲也毫不客气给那红线女灌了一杯会在一年半之后爆发的毒酒。

    他不确定嬴控鹤之后会否还有什么小动作。虽是答应了赢控鹤放过这位崔红线。可任由这样一位伪开国离去无疑是纵虎归山之举。

    在嬴冲想来自己至少在一切大事抵定之前控制住这红线女的性命。他与赢控鹤的约定也是如此待天圣帝回归或者伐魏之后再给予解药。

    赢控鹤颇为无奈不过嬴冲的信用向来不错且有元神之誓他也不惧嬴冲反悔。

    此时太政殿内已是诸多朝臣到来。除了凌晨之前被禁军诛斩与捉拿下狱的几乎都聚于宫内。

    嬴冲却并不着急直到所有人都到齐之后才姗姗到来。

    而嬴冲牵着嬴守愚的手踏入这殿堂之内顿使所有朝臣瞩目。眼神不一或是兴奋或是欢喜或是惶恐或是厌恶有的期冀爱戴有的则惧怕憎恨。

    嬴冲都不理会他先是将嬴守愚交给了嬴双城看护然后施施然的行到了御座之前的台阶上居高临下的扫视众多朝臣。

    “陛下的诏书尔等想必已是验过?”

    堂中一身囚衣的裴宏志与元岱周还有那参知政事张苍参知政事谢灵参知政事李东垣等人都是默然无声。

    而尚书右仆射王安石枢密正使陆正恩以及武威郡王叶元朗更是闭目养神毫无反应。

    嬴冲所说的‘诏书’正是天圣帝在山河社稷图内所发的飞诏。此时在场诸多三品以上群臣都已验看过。

    上有天圣帝的玺印龙气加持确实不假。对于此诏朝中诸臣再怎么不满难以置信也无可指摘。

    “陛下委内外诸军事于孤另委托本王从诸皇子中选一贤者监国尔等可有异议?”

    满殿上下依旧是静寂无声。而后嬴冲又问:“今本王以为九皇子性行温良仁德知礼聪慧好学文武兼备可负监国重任!礼部仪官与尚宝监令何在?尔等已可授印!”

    当此言道出整个朝堂顿时轰然震响。一些人议论纷纷一些人则当即就从队列中扑出跪倒在陛前:“殿下万万不可啊!弃长择幼这是取祸之道!”

    “殿下九皇子如今才年纪六岁懵懂无知如何能担当得起朝中内外军政要务?这岂非荒唐?”

    “如今成年皇子足有六位!为何不从其中择贤者监国?”

    嬴冲面色平静毫未有答言之意。他方才的话只是‘告知’并未有询问诸臣之意。天圣帝的钦命是由他来选定监国而非是这些朝臣。

    旁边的王承恩则是眉头大皱。今日米朝天不在只能由他这个身兼司礼监秉笔的绣衣大使来执掌静鞭。

    此时这位一连九鞭抽打在御阶之下却依然未令这太政殿内安静下来。不得以又令殿内的御卫将那些哭嚎劝谏的官员全数强行托出了殿外。(未完待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