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都市言情 -> 超级教练

正文 767 影子训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英格兰执教利物浦期间杨诚深刻的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英格兰足球或者是英国足球跟欧罗巴大陆足球之间的一些渊源。

    谁都知道足球诞生于中国但现代足球却是起源于英国但是随着海瑟尔惨案和希尔斯堡惨案的发生英格兰在战术、训练方法、青训球员培养等方面开始大幅度落后于欧洲大陆如果还要继续往大方向追溯的话那应该跟英国经济没落有关系。

    英格兰的足球就跟英国的经济一样走下坡路但英格兰球迷和英国人都一样始终还是以老牌劲旅自居以传统为荣不懂得与时俱进这就更进一步促成了后来杨诚在执掌利物浦期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曾经又一次跟杨诚和解了之后史蒂夫?海威跟杨诚抱怨过。

    “你听说过萨基吗?”

    杨诚回答当然。

    “你听说过萨基被很多人所推崇的那个叫做影子游戏的训练方法吗?”

    杨诚也还是点头。

    “那我告诉你这个方法在60年代我们整个英格兰都在用这种方式训练非常的普遍可是萨基在他那时候用却变成了革命性了你说好不好笑?”

    从这一段对话里可以反应出了史蒂夫?海威这个老牌英格兰足球人的心态也让杨诚对所谓的影子游戏有了一些了解。

    杨诚又特地跟布特拉格诺进行了一些了解后者证实了在88/89赛季当皇马雄心勃勃的想要对欧冠冠军发起冲击的时候在半决赛碰到了萨基带领的ac米兰在赛前皇马的球探躲在灌木丛里偷看ac米兰的训练结果他们看到了很难以置信的一幕。

    ac米兰的11名球员在一座没有比赛对手没有足球的球场里进行训练。

    这就是后来被无数足球人所推崇的影子游戏!

    所谓的影子游戏实际上锻炼的就是球员的无球跑动能力以及协调反应。

    弗格森曾经对杨诚转述过埃里克?哈里森的一句话后者是曼联无球跑动的缔造者他缔造了曼联青训营中一脉相承的无球跑动体系而这一套体系也是当今足坛最出色的无球跑动体系甚至连现在的皇马和巴萨都自愧不如。

    埃里克?哈里森说曼联的无球跑动之所以出色是因为他很清楚的看到英格兰球员和欧洲大陆球员在技术上的差距在面对同样的高强度压迫的情况下英格兰球员有着不可弥补的技术缺陷。

    “我们必须要正视这种有球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如果我们想要跟欧洲球队抗衡我们就必须要想办法弥补这种差距所以我们就想到了我们的优势跑!”

    “通过有秩序的奔跑干扰对方的防守削弱持球者的压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我们有球能力的缺陷被对方所利用而一旦跑动多了接应点也就多控球所面临的压力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所以我们就是用无球跑动的接应能力来弥补控球能力的缺陷。”

    这无疑就是曼联无球跑动体系出色的核心所在!

    而按照杨诚自己的观察英超球队总是在主张要快实际上也是因为他们有球技术上存在不足不可能像大陆球队那样长时间控球哪怕你再能跑能连续快速移动上多长时间?

    所以就要利用最快的速度将球送入最有威胁的区域直接形成威胁!

    这就是英超攻防节奏转换快速的原因!

    而温格的阿森纳之所以更贴近于大陆战术体系就是因为他的球员有球能力通常都比较高这就使得他们的控球能力好哪怕无球跑动不如曼联但是他们可以把节奏放慢甚至是达到欧洲大陆球队的水平等于是走跟曼联不同类型的道路。

    如果说英格兰球队通过无球跑动来填补控球方面的不足而欧洲大陆足球则是要通过控制球权来控制比赛的话那么杨诚的足球理念就是在这些足球想法上的进一步提升。

    萨基曾经说杨诚在很多战术思路上和他很像例如两人都对英格兰足球有很深入的了解对荷兰的全攻全守也非常推崇但是又都结合者意大利自身的高压迫防守特点他们的理念就是一套无球球员和控球球员共同组成的动态系统。

    所不同的是杨诚非常强调整体性萨基觉得杨诚的足球思路比他更具攻击性更加积极主动因为他当年更多的还是建立在意甲足球的防守基础上通过中场紧逼和压迫完成对ac米兰的改造但事实证明毁誉参半以至于后来卡佩罗颠覆了萨基留下来的体系而且又取得了很大的辉煌。

    而杨诚跟萨基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萨基的哲学是统一他希望所有的球员都能够跟他同样的一条思路摒弃其他的想法只能有他这种想法具有排他性这就有点类似于现在巴萨的风格伊布拉希莫维奇就融不进去。

    但是杨诚的想法则是融合对待各种足球理念和想法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够为我所用我就吸取而对待球员的个性和技术能力问题杨诚也都是建立起一套整体的大框架任由球员去自行发挥再将他们糅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整体。

    谁优谁劣这不好说但萨基自己也说过他的战术在ac米兰取得一次成功但是在意大利国家队就不行94年世界杯杀入决赛到底是球员个人发挥还是萨基足球的成功这依旧还是很有争议的。

    但是杨诚的战术却从德甲到意甲到英超到西甲都取得了成功这是无可争议的!

    所以萨基觉得杨诚的融合实际上比他的统一更进一步至少更具适应性而且更有活力更能够根据足球风格的变化而与时俱进。

    “当下足坛环境百花齐放各种流派的足球风格都有一席之地但是球员的个人发挥是不应该被放弃和扼杀因为一个主教练的思维哪怕再聪明都比不上球场上十一名球员随时随地的创造和开发。”

    “球队的整体思路和理念非常重要这是主教练所应该要坚持的但也需要球员来完成所以主教练应该在坚持球队整体思路和框架的基础上鼓励球员个人发挥创造无限可能!”

    这是杨诚对自己战术思路的一次总结他把球员对战术的理解比喻为是演戏。

    同样是一个傻却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演绎方式可以流口水也可以歪嘴流鼻涕不同的演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他们理解出来的傻只要能够融入到电影整体氛围和节奏当中那就可以了甚至有可能会让电影增添亮点。

    球队的战术就好比是一部电影球员就是演员主教练就是导演给出剧本和角色定位让演员自行发挥而主教练负责掌握一个尺度共同打造出一部完美的电影!

    这就是他所想要的!

    而就在不久前杨诚在梅丽莎?特里奥的专栏里写下了自己一段话再度获得了萨基的肯定他说球员个体的实力决定了球队的战术打法但有两样东西他觉得不应该变一是信任第二是无球跑动!

    杨诚觉得信任是任何一支球队形成战斗力的基础这无可争议无球跑动则是可以糅合控球能力和控制空间能力这两大元素于一体进而取得某种平衡。

    也就是说你球员有球能力弱了你就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无球跑动来达到限制空间进而瓦解对手在控球能力上的优势就好象曼联、切尔西这样;如果你的球员有球能力强那你就可以通过无球跑动倾向于增加控球进而瓦解对方的防守就好象巴萨那样。

    当然具体的情况肯定不一样得根据每一支球队各自的情况去进行得靠主教练自行把握但是杨诚的这一番言论不由得就把他这些年来所推崇的无球跑动体系重新拔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也使得包括萨基、弗格森、希斯菲尔德等人都对杨诚即将推出的书很是期待甚至于萨基断言也许这会是杨诚开创流派的一本关于足球战术理论的著作。

    但是在那之前杨诚的一举一动都注定了会受到全世界足球主教练的关注可谁都没有想到杨诚会重新把英格兰足球60年代流行萨基在80年代昙花一现的影子训练给重新搬到了皇马的球队上面。

    但杨诚的影子训练肯定和萨基的不同就好象萨基和英格兰当年的影子训练不同一样都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够有效。

    萨基当年的做法是让球员假想对手什么阵型会怎么盯防球在哪里要怎么相应的移动如何保持球队的整体划一进退平衡。

    但是杨诚的训练方法却不是他告诉所有的球员由他来发球球落到谁的脚下就由谁来展开进攻而所有的球员都必须要围绕着这名球员来展开移动但前提是假设所有的盯防者都在跟着进攻球员移动贴身盯防。

    也就是说虽然球场上没有敌人但杨诚却让他们假设一个防守最为牢固的敌人这是他从对阵切尔西的比赛中所得到的收获。

    别小看这种差别这对于一支球队的无球跑动、策应和传球能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譬如说你就不能够在他面对球门的时候传球到他的脚下因为防守球员会断掉通常遇到这种传球杨诚就会吹响哨声。

    杨诚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就是要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一种如何更巧妙的运用无球跑动来撕破对方的防线同时让他们摒弃对手的干扰思考如何更好的保证己方整体移动和无球跑动的有序和有效因为没有对手球员对己方的一切就一目了然了。

    就好象这一次马斯切拉诺拿这个假想的球他就不能横传给哈维?阿隆索得假设对方封锁他的出球路线所以他只能看向往回撤的卡卡传到卡卡的脚下。

    卡卡得球也没转身因为他也得假设对手阻止他转身所以他看到了往前跑的哈维?阿隆索就斜向回传给哈维?阿隆索因为这种在交叉跑动中的来回传球是防守球员难以化解的。

    哈维?阿隆索得球后他就看到小小罗和比利亚都准备好了一脚斜长传直接把球精准的传到了对方禁区前沿小小罗和比利亚同时赶到比利亚趟入禁区杨诚的哨声就响起来。

    按照规则进入禁区算有效!

    也就是说杨诚的做法是故意球员去创造通过跑动去创造和开辟更多的进攻空间防止自己被对手给盯死而一旦球到了禁区内就算是有效因为他要的就是进攻推进而不是得分。

    也许有人就奇怪了没有球大家怎么配合?

    杨诚让他们喊马斯切拉诺要传给卡卡他就喊卡卡的名字然后卡卡自己预测球速和方向接球就举手再传给球再喊如此周而复始而因为所有的假想敌都是最强的防守所以他们必须被要求在一脚就把球停稳还得想办法护住球。

    例如卡卡刚才如果他得球后没有往回带那么杨诚就会吹哨因为假设他被陷入了包围;如果哈维?阿隆索没有往前移动而卡卡把球传回去了杨诚也会吹哨假设防守球员是挡在哈维?阿隆索的前面。

    整个过程很苛刻限制很多球员们开始都不是很适应。

    杨诚将球队分成三个组每一个组正好是11个人分别由自己、保罗?拜尔和贝尼特斯带队负责这样的训练为期90分钟是一天三练的最后一堂训练课的项目。

    用杨诚的说法就是假设防守球员是你的影子你就得靠移动把你的影子甩在后面占据主动如果你停住你的影子就会抢在你的前面所以你得不停的移动不停的一脚传接球进而形成一套完整而又严密的进攻体系。

    所以那些闻讯而来观看皇马第三堂训练课的球迷在场边高处都看得很纳闷因为既没有球也没有人就看到皇马的球员各自在一块场地上喊着队友的名字做着各式各样的技术动作感到很难以置信。

    因为他们完全弄不明白这些皇马球员到底是在搞什么?

    甚至于身在训练当中的皇马球员自己也都不是很明白到底这种频频犯错的训练到底有什么用但是等到他们到了当天晚上的战术会议上当杨诚带着教练组对球员对照着训练录像逐个分析训练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时球员们顿时都明白了。

    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他们在比赛过程遭遇对方强力压迫时的处理球能力迫使所有球员必须要一脚触球同时也可以培养球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反应。

    例如这边传球手喊名字那边接球手就必须要反应过来并且立即做出自己的出球路线预判否则的话一旦球到了脚下再去做决定就晚了。

    当然训练始终是训练影子训练可以培养球员的默契培养球员在比赛中的思考能力和即时反应能力并且增加球队团队运作的协调性但却始终无法给球员造成那种身临其境的压迫感。

    而杨诚通过录像希望所有的球员都能够了解到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无球跑动不是亡命的奔跑而是要有智慧。

    “很多时候创造和限制一个空间去接球和阻止对方接球可能只需要你往旁边移动一小步别看这一步虽小但关乎空间的开拓和限制作用可能是你跑上几公里甚至是十几公里都比不上的!”

    “跑上十几公里很容易但是如何跑出这一小步却很难这需要你们所有人都在比赛场上更加深入的思考更善于去分析也需要你们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相信伙伴相信我们所有的人这就是我在今年夏季的季前集训希望你们所有人都能够掌握的!”

    除了无球跑动之外杨诚也在给球队的战术增加更多的内容例如在比赛中对对手的压迫。

    压迫是杨诚战术中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因为压迫可以改变对手的节奏让对手按照己方所愿意看到和习惯的节奏进行比赛这就是我涨彼消的状态。

    但是杨诚觉得现在足球的压迫应该要从锋线开始也就是要从锋线上开始投入而实现压迫的手段就是无球跑动。

    例如全面压迫那就是从前场锋线开始进行逼抢以争取最短的时间内把球抢下来为目标;例如半压迫状态更多的是以阵型一致性为主更多的是为了延缓对方反击和进攻为目标;还有一种就是假压迫更多的是象征性意义的压迫实际上这是为了给球员一些时间在比赛场上进行体能恢复。

    这些压迫方式杨诚早就灌输给球员如今他要强调的是如何在比赛中更加流畅的进行变换。

    压迫不仅仅是在防守同样还在进攻。

    当你对对手防线上的漏洞展开压迫时哪怕你的脚下没有球他们的防守压力都会被分摊到你的身上而这样可以让己方持球者身上的压力得到减轻。

    因此杨诚这一次可以说是对自己执教理念的一次全面性的总结和完善这也是因为他最近在构思自己的书使得他有一次全面性、系统性的整理自己的执教经验尤其是在小岛上的这一段时间让他想通了很多很多。

    现在他希望把自己这十几年来的收获和积累统统都灌输到目前这支皇马球员的身上因为他有一种预感这支皇马很可能是他达到目标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创造出一支完美的球队。

    如果是换作其他人那肯定是没办法让皇马这一批超级巨星们都如此乖乖听话但是杨诚却可以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心甘情愿的听从自己的安排勤勤恳恳的进行每一场训练全副身心的投入到训练的每一个环节里面去进而从中取得收获取得进步。

    这一切都让杨诚对球队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相信自己的目标将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