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都市藏真

正文 第三十三章 黄地珐琅彩花卉纹碗(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汗上传两个多星期总共收了四百多推荐一星期才增加了两百推荐不过我已经说了增加两百加更一章这样的承诺伤不起以后每天增加两百加更一章无上限要是再一星期增加两百推荐就不加更了今天三更这是第一更。

    “既然小韩你入了这一行那我可要请你帮忙了这次我从家里带来了一件宝贝正好请你鉴定一下你放心我知道规矩鉴定费三千我一分不会少给只要你给我个准话就行。”孟光涛说完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他的房间跟陈青一家挨着只是转眼间他就从房间里提溜出来一个方便袋黑色的方便袋里面有一团报纸打开里面有些塑料泡沫清除塑料泡沫里面露出一个黄色的小碗。

    本来韩孔雀是不想给人鉴定的毕竟他又不是出名的专家学者虽然他自己知道自己的眼力但他的认知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古玩界很多人的认同。

    这样给别人鉴定东西如果鉴定出来是真东西还好如果是赝品那就不好说了甚至有人翻脸不认人直接说你胡说。

    这样的事情韩孔雀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有过几次经验之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就不做了要不然他也不会在看准东西之后让古烈给他买下。

    虽然韩孔雀打定主意不给人鉴定但老孟根本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这摆在他眼前的黄色花卉小碗很快就吸引了他的注意。

    看到韩孔雀的神情变化孟光涛得意的笑了他就知道进了这一行就不可能不喜欢这只小碗。

    “这是黄地法兰彩花卉小碗!”韩孔雀有点惊叹的看着这只漂亮的小碗。

    碗很新花很艳整个明黄色的小碗只是看一眼就给人一种高贵端庄的感觉也只是这一眼韩孔雀就知道这是一只制造工艺很精湛的艺术品。

    这样的工艺肯定不是普通人能够制造出来的珐琅彩可不是普通人能够仿造出来的。

    珐琅彩瓷器是我国彩绘瓷器中最著名的品种是我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其烧造数量少而且当时仅供皇帝秘玩故显得异常珍贵。

    珐琅彩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正式名称为“瓷胎画珐琅”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

    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是引进国外珐琅材料创制而成的并一举成为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

    珐琅彩瓷的制作过程与其他宫廷用瓷不同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再由造办处珐琅作在彩炉中烧成。

    康熙珐琅彩瓷全用进口彩料尤其是其中一种玫瑰红或胭脂红色料因含有微量的黄金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娇艳效果。

    另外中国传统彩瓷的彩料都用清水或胶水调和而珐琅彩瓷则像西方油画一样以油来调配彩料并且有一定的厚度使得彩绘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珐琅彩是一种古代工艺色彩鲜艳富有收藏性但是珐琅彩的烧造工艺极其繁复所以传世的东西很少一般人要想烧制出高水平的珐琅彩小碗还是很不容易的。

    “啊好漂亮的小碗。”陈小竹一看到小碗就大呼小叫起来。

    这时正在收拾工具的陈青夫妇也被吸引看到了这只精美的小碗。

    孟光涛对这种效果还是很得意的他高兴的道:“对这就是黄地珐琅彩花卉纹碗小韩你看怎么样?”

    这只小碗是漂亮但这只是对一些外行来说的一般不懂的人一看就说漂亮但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古董还真没有多少人能够分辨出来。

    孟光涛也曾经找人鉴定过不过他们都说看不准而专业的鉴定机构他也去过那些人折腾了几个小时最后告诉他是高仿近代生产。

    最主要的是那鉴定机构的专家还想要收购这只小碗不过出的价格只有几千元把孟光涛气的不行既然是高仿那些专家还会有收藏的兴趣?

    虽然那些人打着研究的幌子说要通过研究这只小碗想要研制恢复珐琅彩的烧造工艺可这种工艺就算是景德镇的那些大师也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更何况他们那些小型研究机构。

    就是有了几次不令人满意的鉴定所以孟光涛打定了注意要找个熟悉的人可靠的人来鉴定而不是外面所谓的专家。

    不是说那些专家没有本事鉴定而是不相信他们的人品毕竟看到一件好东西都想着捡漏而你找人家鉴定自然是不知道自己东西的出处和真伪最少也是不确定这就给了一些人机会。

    而有了想法自然就不会跟孟光涛说实话了当然这些都是孟光涛认定自己的东西是真的而其他人都是不怀好意的才有这些猜想这也是很多古玩收藏者普遍的心思。

    归根到底他也不能确定这只小碗就一定是真的而韩孔雀他经过两年的了解知道这是个正直的人他才会想着让他来鉴定一下。

    孟光涛早有准备在把这只黄地珐琅彩花卉纹碗放到院子里的石桌上之后就拿出来了三千元钱直接递到了韩孔雀的手里。

    “老孟你这是干什么?”韩孔雀不想要虽然古玩行的鉴定是要收费的但这得看情况如果是同行或是熟人互相帮忙就不能收钱了。

    孟光涛道:“这是规矩如果你不收那我可不敢找你鉴定不管东西真不真这鉴定费是一定要付的。”

    “哇这古玩行可太容易挣钱了只是看看这小碗就要三千?”陈小竹看到孟光涛往韩孔雀手里塞钱感觉自己的三观有点崩溃。

    外面的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三千块而韩孔雀鉴定这么一只小碗就要收三千不是这鉴定一次就顶别人一个月的工资?

    “丫头这个钱可并不容易拿。”韩孔雀苦笑。

    他之所以不依靠这个来吃饭就是因为做鉴定很麻烦特别是不出名的鉴定师因为不会有多少人信任你。

    如果你鉴定出人家的东西是真的那双方都高兴如果别人的东西是假的就算你的证据再充分别人也可能认为你是胡说认为你没有本事鉴定出来真品。

    当然也有可能是人品问题好的说成是仿得这就跟孟光涛的对其他鉴定师的想法是一样的。

    刚开始接触古玩时韩孔雀还曾经给人鉴定过几次但就是有过那么几次经历韩孔雀也就不再为人看东西了省的麻烦。

    毕竟真正的古董还是不多见的这样自然就鉴定不出什么好东西每次鉴定都会惹出一些不痛快韩孔雀自然也就不想自讨没趣了。

    “老孟你把钱收起来我们认识几年了东西我给你认真看但规矩你也懂我有什么说什么如果不中听你就当没听到好吧?”韩孔雀虽然看好这只小碗但没认真看谁也不敢说这就是好东西。

    万一这要是个赝品对孟光涛可是个打击这样孟光涛还会不会感激他可就没准了。

    “小韩我信任你你要是说这是赝品只要告诉我理由就行这三千块就是你的既然找你鉴定不管真伪这钱我都会付给你。”孟光涛道。

    韩孔雀看着那精美的小碗道:“钱的事另说我先看看小碗。”

    说着韩孔雀直接把这只小碗拿了起来。

    这只小碗高约6cm用孟光涛的工具测量了一下口径108cm足径44cm。

    碗是撇口弧腹腹部略下垂圈足碗里光素无纹饰。

    外壁黄地开光珐琅彩装饰黄釉地上有4个花瓣形开光开光内以黄釉为地彩绘的牡丹开光外绘折枝莲花纹。

    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红料彩楷书“康熙御制”双行四字款外围红料彩双方栏。

    这只小碗所绘纹饰工整细腻画面色彩鲜艳夺目这么漂亮的小碗就算不是康熙时期的也算是一件顶尖的现代艺术品。

    珐琅彩瓷器为名贵的宫中御用瓷器因烧造数量有限传世不多故弥足珍贵。

    清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吸收外国文化科学使外国艺术品得以进入中国。

    珐琅器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传入清宫的珐琅彩瓷器是在铜胎画珐琅的影响下于康熙晚期在中国试制成功的。

    珐琅彩色彩多样常见有红、蓝、绿、紫、白、黑、胭脂等少见以白地画珐琅彩的。

    纹饰中以多种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及团花中加“寿”字、开光花卉等为主。

    康熙珐琅彩传世品无大器立件、瓶类器物高不超过25厘米多以盒、碗、盘、杯、壶为多其中碗所占比重最大。

    这个时期的珐琅彩主要采用景德镇烧制的素白瓷为胎为了达到铜胎画珐琅器施彩的效果以里壁施釉外壁无釉的反瓷为胎在胎的外壁上施珐琅彩料然后再入窑烘烧成反瓷再进行描绘。

    瓷胎较铜胎质地更为细腻洁白将彩料映衬得更为艳丽润泽其彩绘的效果较铜胎画珐琅彩更胜一筹。

    这只小碗这么漂亮就是因为这种烧造工艺的原因。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