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皖江情怀

正文 卷六十九 四灵山水邓石如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田地里耕耘,我眷恋故乡之情益深。故乡,给了我诱人的谆谆教导之情。云鹤翱翔再远,也无法消磨,湿地出生时的岁月记忆。我在酒酣兴至,高谈阔论之时,更多谈到的依然是怀宁。我知道怀宁时时都有拥抱游子的欲望,盼望着游子早日归来。

    简陋的脚印里,往往有不平凡的细节。曾经的浪漫奇迹,君子思之,味醇而耐久,何陋之有?从此卷开始,至卷八十八,每二卷只载历史上曾属于怀宁,而现在不属于怀宁的一处乡镇剪影轮廓,一些地方的风景和用手可以触摸的历史与情感。

    月山东北,近桐城边境,曰:五横。这里风云月露,薰染甘洌。这里有翠山五重,多草蔓花枝。它西毗邻凉亭乡,南旋结总铺乡。我在山中有夜行或露宿,而都是跋涉而不以为劳。五横山中花瓣缤纷,有残有整;花雨霏霏,繁缛而多光彩。在夜色迷蒙中,我喜欢看流映的波影。这里也有少许残毁的光景,它们在粗糙中荣枯,令人伤感。

    五横乡,位于大龙山北麓。东与桐城县罗岭,安庆市郊杨桥乡结壤,南隔大龙山与总铺乡毗连,西邻月山镇,西北界凉亭乡。乡以驻地五横桥而得名。地属浅山丘陵地区。大龙山横亘于东南,四周山岭丘岗绵延起伏,山场大于耕地面积一倍以上。五横乡交通区位优越,十五公里内可连接合安高速进出口,二零六国道,机场c港口c车站,乡内总(铺)凉(亭)公路,总(铺)罗(岭)公路二条主干线纵贯全境。二零零五年以前,五横都是属于怀宁县管辖,后与大龙山c总铺c罗岭一道划入宜秀区。现属安庆市宜秀区。

    旅行在陌生的窄路上,我就不会倦怠。我在山川流露的美中,树木岩石中,渴望着永恒。这里道路多崎岖,而且坑洼不平,但是群山由西到东,错落有致。我远看乌兔岭上,微风日烟;横山树远,天幕青翠;上狮山中,日光闪耀,而且孕育着低沉温润的雾霭。梅c李c枣c桃,杂糅着薰香而繁茂。胡家老屋,有楼台水榭,赏心悦目;杨家亭子,有海棠c玉簪c虞美人等,奇花异草;鸡冠尖顶,枫c杉c麻栎遍布。紫苏c佩兰,苦楝c凤尾草等,在绿阴,或松下,显得古黯而斑驳。毛山湾里,有竹鸡c翠鸟鸣叫;白麟尖头,黄鹂c杜鹃并飞;窑岭的苍鹭却停在了枝头。这里还有幽岩菁林,寒满空石;或轻风蕉叶,山翠渐退。回岭c羁岭c长安岭,这里高坡上呈现黛绿而情浓。我看见新翠舞衾,光风转蕙;繁花如簇,如火如荼。我在黄土岭上,望洞艇游湖;杨墩虎山,看浪涌风潮。我想这里峻拔波旋,若冬日覆以积雪,便会使人耸悚而寒噤了。

    五横西北无河,而东南颇多,皆流入桐城。大阴冲,操冲,方家冲,三处河面似有情灵摇荡,床宽而水清。春来,夹岸粉红翠绿,娇艳欲滴;秋至,澄澈寒湍起落,凉露吹飘。我在浪花粼粼边,被薰香缭绕。我散步望月,时而静数星星。我看溪水青竹,桑麻之野;森森古柏,古井残碑。五横地偏而寂寞,但是壮丽而华美。这里常年在浪漫和忧郁中沐浴,经历着冷雨剪痕。我锻冶于这些无聊的光景,心头便会涌起虚玄诡异的乡愁。因为我讨厌羸瘠的山川,或萎顿的河流。我觉得它们回环着忧愤,或是流泻着哀伤。这里人群熙熙攘攘,房屋街道,都在痛苦中渴望发展。这里有孤单的生长,却远离着沃土。我看着荒野簇花,炊烟柳芽,愁满怀。

    我失败无悔,怕的是在追求中憔悴。我会为不堪回味的冬夜焰火,或荒芜的花季干涸而执着的追求着。我也会在不愉快的误会里,寻找再次重逢的笑脸,或是脆弱美丽的花朵。我在摇曳的暮幔中,有深情深意的欢喜,也有抑扬顿挫的寂寞。我抬头渴慕云霄,膜拜远古,而不畏风吹浪打。我要像坚强的人们那样,跋山涉水,去追求憧憬的生活。

    童年需要大自然,而生命蓬勃。我希望蕊瓣整洁,盆花满亭。如果没有大自然,就不会有童年。五横人以前没有童年,因为亲近自然,需要条件。自然也有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这里的树木,曾经被肆意的砍伐。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应当认识到在亵渎行为中的愚昧。这里曾经秃山寡水,人烟荒芜,而机缘踌躇。这里是改革的浪漫行径,抛弃了憎恨的心思,呼唤出了青山绿水。

    这里有曲折缠绵的山路,影摇而光闪。五横乡的发展似是在慌乱恍惚中,屛吸蹑步。这里怯懦而纯谨的人们,在森厉迫人的寒辉中,眩惑着而且情调生疏。他们心里悠漾拖曳的太多,犹如绵属回卷的朵云,时而低徊盼顾,时而迅疾流迁。他们中的多数,视现实如破船,随波逐流,放弃了自己的信念与追求。这些无强烈性情的人,无奈地生活在严肃与浅薄之间。他们只能清静无为,而不能返璞归真,痛快淋漓。我觉得悲剧深刻,领悟悲剧,更需要深刻的心灵。这尤其是在信仰崩溃,悲剧频发的时代。我看到这里的现状,不能佯癫装疯,更不能自嘲与宽容,便不自觉的把它说了出来。

    五横花木年轻而煽情,山川苍老而恃重。这里商贾散落,五横多出书吏。这里野蔓缠绕,唯叶萋萋。这里也有亭前柳上,鸟空啼。这里还有满庭芳草,声声谩诉其凄凄。平庸是幸福的最好结局。五横在成败得失中沐浴,欲让快乐与智慧无限。五横携手微小平庸,展现着亮丽风景,令人心往而神迷。

    邓石如(1743一1805),原名琰,字石如,自号顽伯c完白山人等,白麟畈(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他的篆书参以隶意c熔篆隶于一炉;他的隶书,集各家精髓;他的楷书,真气弥漫,楷则俱备;他的篆刻艺术更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巍然崛起于印坛。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产生了大量的艺术珍品,且形成书法理论上的独见:“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终成雄琚中国书坛数百年而不衰的一代宗师,誉为“千年一人”。

    铁砚山房。清代书法c篆刻大师邓石如的故居,坐落在五横乡白麟畈。铁砚山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主体建筑为穿斗式砖木结构,共四进。第一进为三开间的门厅,有邓石如之子邓传密题写的“铁砚山房”隶书门额;木刻门联为“绿蒲水暖鱼儿戏,红杏花明燕子归”。二c三进为两层楼阁式建筑,面阔五开间,进深二间。第二进正厅三开间,名“守艺堂”;第三进名“燕誉居”;第四进为仓房。主体建筑两侧为斋馆庭院,旧有“求声馆”c“挹翠楼”。外围为花园。整座建筑占地一千平方米。铁砚山房面向东南,南望风景秀丽的大龙山,北以凤凰山为屏,西有虎形c白麟两山,合称“四灵山水”。邓石如曾篆有“家住四灵山水”c“家在龙山凤水”c“凤桥麟坂归茅庐”等闲印,以纪念家乡山水之胜。两弹元勋邓稼先就出生于“守艺堂”西住房内。

    邓以蛰(1892一1973),字叔存,白麟畈(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是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五世孙,教育家邓艺孙的第三子,现代美学家c美术史家c教育家。一九一七年赴美,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特重学习美学,是我国留学生到欧美系统学习的先行者之一。一九二三年回国,补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七年到厦门大学任教,一九二八年转至清华大学。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四年出游西欧意c比c西c英c德c法等国,访问很多艺术博物馆,归国后写成《西班牙游记》一书。自欧洲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同时潜心从事中国书画及其美学理论的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写成《画理探微》c《六法通铨》c《病余录》(未写完)c《书法欣赏》。解放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哲学系c北大哲学系任教。一九六二年他把家中珍藏的邓石如大量书法篆刻作品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受到国家文化部的嘉奖。

    邓稼先(1924一1986),白麟畈(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的奠基者c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研制c发展核武器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被称为“两弹元勋”。一九四一年考取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后被聘为北大物理系助教。一九四八年,考入美国印弟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从事原子核理论的研究。一九五八年起担任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一九六四年十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又担任氢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一九六七年六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一九八六年,他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同年中共中央c国务院c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水流山石间,潺潺不息。我羡慕名人在成熟的年代里,燃烧自己的生命。他们用芳香而丰满的智慧,不断蜕变或沉淀着历史。现在有许多年轻人,只在缤纷枝叶下安慰着自己而不思进取。他们花枝招展地颤摆青春,熠耀忿忿,仿佛有了不起的天赋灵魂。我只盼他们早日,由沉浊走向锐敏。我希望名人成功的韵味,能不断地激励着攀登者。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