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关陇

百年归一 第30章 拜访羊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某位名人曾经说过,有问题不怕,能够克服就好了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克服问题,张韬反复研究各种计划,终于让他拿出了一个方案来。这天里,他搬来一个马扎坐在凉亭内,将一块石头用丝线系起来挂在横梁上。手指轻轻一点,石块便在一个平面上来回摆动起来。

    想要制作出精准的摆钟,他必须要掌握一个中间转换的量。这个量,让他想到了漏刻。

    公允的说,由于漏刻发明时间极早,在千百年不断与圭表以及日晷的相互校对中,漏刻计时的误差已经极小。

    他记得后世哪怕重力摆发明以后,由于受制于原材料以及制作工艺,也是二百多年后,才在精确度上超过漏刻。

    有了漏刻作为计时工具,他就能寻找出后世的标准长度单位,从而确定摆长。

    当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的传动齿轮以及擒纵器,也会由于标准长度的存在更加完善。剩下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制作出强力足够的发条,这是成败的关键。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韬向母亲刘氏要来了张孟,并且索要了一万钱。刘氏有心拒绝,无奈张韬苦苦哀求,刘氏疼爱幼子,也只好违心答应。

    就这样,“兵精粮足”的张韬开始迈出了征伐大业的第一步。

    张孟隔三差五地便从外面带进来几个人,不是城西的李铁匠,就是城北的王木匠,惹得管家张烈时时向老夫人告状。开始时刘氏尚不在意,无奈三人成虎,到最后她反而让张烈不时禀告最新状况,以免幼子有个意外。

    在张烈眼里,三公子每日从学堂返回后,不是盯着石头摆动发呆,就是蹲在漏刻室看着水滴下落。有几日没去学堂,他索性将石头摆搬到了漏刻前,同时雕刻着各种圆盘。

    这实在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

    得到张烈的禀报后,刘氏惊疑不定,以为儿子得了魔怔,想要亲自前往劝阻,却被张华拦了下来。

    在整个大晋,张华未必是最聪明的那个人,但一定是看书最多的那个。在十五年前搬家到此处,他便拉了整整二十八车书籍,让整个洛阳城为之轰动。

    如今他的藏书,用“汗牛充栋”四个字来形容完全不夸张。

    如此见多识广,看不懂幼子的套路,所以也想知道这个幼子具体在做些什么。他隐隐感觉到,这其中似乎隐藏着一个极大的奥妙。

    有一段时间,他趁着幼子在房内发呆,站在窗外偷窥了会,却发现那石头摆似乎与水滴有些关联。有时来回摆动一次,水滴便滴下一滴,而有时则是两滴甚至三滴。这其中的区别,便是系着石头的细丝长度不同。

    看着入迷的幼子,他默默退了出去,除了安慰老妻,便是吩咐下去,任何人不得干扰张韬。

    就这样,五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一个月、两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韬房中堆积的小物件也越来越多,整个张府都被这个少公子弄的鸡飞狗跳。在十一月快要过去的时候,张韬手中的摆钟终于完成了。

    看着眼前高达一米的摆钟,钟摆在木箱中不停地摆动着,张韬心中喜悦极了。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上后所创造的第一件物品,比想象中还要完美。不但计时精准,每天的误差最多在十分钟之内,最主要的是由于条件允许,他还完成了打点报时的设定。

    嗯,误差是大了点,可是在当前条件下,还能接受。等以后有条件了,相信他能够制作出更加精准的机械钟。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为了追求核心部分,忽略外形的塑造,加上没有玻璃,让这座摆钟看上去有些丑陋。要知道在这个颜值即是正义的时代,丑陋也便意味着毁灭。

    于是为了提高美感,接下来的半个月他找木匠做了一个镂花钟盒,并且在原本放置玻璃的显示圈外用镂空的“花开富贵图”替代之,由于是大幅度镂空,丝毫不影响视线。

    听着钟箱内传来悦耳的报时声,张韬喜上眉梢,下一步计划可以开始了。也许唯一遗憾的是,他原本想在冬至日到来之前完成机械摆的制作,可最终还是超出了期限。

    魏晋时代的冬至日,乃是仅次于正旦也即是春节的存在,号称“亚岁”。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时而后省事。

    今年的冬至日朝廷放假五天,从十一月十五日一直持续到二十日,朋友之间相互拜访,称为“拜冬”。由于此时已是冬季,相互交游的日子逐渐变少,冬至期间也便成为难得的热闹的日子。

    可惜在节日之前,他的钟还只是一个框架。假如能够在冬至之前完成,他的计划实施起来无疑顺遂许多。无奈第一次实在缺乏经验,等到完成钟箱的镂刻、上漆,干燥,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二月初十。

    而此时,距离春节只剩下二十天。

    临近春节的洛阳城,一场大雪不期而至,大街小巷顿时萧条了起来。

    平民百姓依旧忙碌着,对于他们来说,一年四季除了景色各异,其它并没有任何不同。倒是富家子弟难以出城游玩,开始窝在家中疯狂聚会。

    中护军羊琇府上热闹非凡,今天是他官复原职的日子,前来的道贺的官员一批接着一批,门前更是车水马龙,将府门围的水泄不通。

    与诸葛靓一样,羊琇也是皇帝的铁哥们。三人不但同年出生,更是一起长大。不同的是,诸葛靓造化弄人最终黯然隐退,羊琇却是一直陪着司马炎直到如今。

    诸葛靓出身琅琊诸葛氏,羊琇也是出身泰山羊氏,出身上丝毫不逊于诸葛靓。

    更何况羊琇的父亲羊眈乃曹魏太常,母亲辛宪英为辛毗之女。大哥为高阳侯羊瑾,堂姐羊徽瑜为司马师景献皇后,而堂兄更是拥有灭吴首功的太傅、钜平侯羊祜,家世上与司马氏的捆绑无疑更加密切。

    当初司马炎还只是一介贵公子时,羊琇便经常跟司马炎提起:“老哥,我也没啥大理想,等你以后混起来了,让我做中领军十年,再做中护军十年,我也就知足了。”

    入晋以后,中领军废置无常,中护军却是一直存在。到如今,羊琇已经做了十三年的中护军。

    司马炎始终没有忘记羊琇的好处。因为羊琇不仅是他的发小,更是在当初夺嫡之争中坚定地站在他这一方,每当父亲司马昭派人前来考察功课,交上去的作业都是羊琇代笔。

    可以说自己能够战胜弟弟司马攸成为大晋开国皇帝,羊琇功不可没。

    所以即便数月前,羊琇因为纵容下属胡作非为而被司隶校尉刘毅弹劾,司马炎也只是象征性地免去了羊琇的官职而已。虽然免了官,却给他加了“特进”的地位,继续以白衣的身份掌管中军,也由此可见司马炎对羊琇的宠爱。

    这不,免官不到两个月,司马炎随便找了个借口,又让羊琇官复原职。

    中护军典章宿卫,统帅五营。最主要的,他还掌管武官的选举,具有提拔宫中禁军武官的人事大权。今日这些人闻风而动,目的不言自明。

    当然,也有单纯抱着贺喜的态度前来,借着热闹打发日子的人。毕竟羊琇喜欢游宴在洛中也是出了名的。

    羊府之中,众人分列而坐。这些人非富即贵,有东海王氏的王恺,琅琊王氏的王衍、王敦,太原王氏的王济、王浚,琅琊诸葛铨,东武公司马澹等宗室子弟,以及石崇、陈植、左思等人,都是一时之俊杰。

    当然,在张韬的刻意打听下,羊琇官复原职的消息根本瞒不住。毕竟作为皇帝眼前的红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巴结此人。

    一番谋划之后,张韬事先投上拜帖,随后鼓动二哥张韪,兄弟俩一同前来赴宴。为了防止引人注目,他还特地打扮成小厮模样跟在二哥身后。

    外面虽然白雪皑皑寒风冷冽,大厅之内却是温暖如春。进了羊府之内,张韪被安排在中端靠后的位置,毕竟他虽然是广武县侯张华的二公子,但是在赴宴的人群之中,还真不算什么。

    羊琇此人乃是洛中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他的权势与贾充、张华、荀勖等人不同,因为他是皇帝司马炎最私密的心腹。

    如果说贾充张华荀勖以经国之才制定方略、安抚四方,那么羊琇就纯粹为司马炎个人负责。

    酒席行进间,人来人往,有的人匆匆进来,一番寒暄又匆匆而去;有的人索性连羊琇的面都没见到;而有的人,则当着羊琇的面插科打诨,肆意地开着各种玩笑。

    张韬发现,与王恺的庄园相比,羊琇的府邸无疑更加豪华。雕梁画栋的建筑由于大雪覆盖暂且不说,只说款待客人,无论酒席间多少人来,流水席不间断地上,根本不用客人等上一刻钟。这种软实力根本不是一般的人家能够比得上。

    不少客人喝的满面赤红,忍不住将外套脱了,相互之间勾肩搭背、划拳猜令,早将礼法教条抛之九霄云外。张韪生性恬淡,见此状况亦忍不住摇摇头,转身看向张韬道:“阿韬,二哥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剩下的事情你好自为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