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黄巾

第201章:西园八校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三月末。

    洛阳发出一道政令,征前将军、斄(mi)乡侯董卓为少府入京为官。

    美阳城外,董卓军营的大帐中,董卓坐在上首的位置,帐中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可谓是人才济济。

    武将有董旻,牛辅,董越,段煨,胡轸,李傕,郭汜,张济,张绣,李蒙,樊稠,华雄,王方,杨定……

    文臣有李儒,贾诩,二人皆是天下最顶尖的谋士。

    李儒既是董卓的谋士,又是董卓的女婿,深得董卓信任,有什么大事小情董卓都会询问李儒的意见。

    董卓脸上挂着冷笑,不快的说到:“文优,如今天子召咱家入京担任少府一职,明面上是升咱家为九卿之一,实则是想瓦解咱家的兵权,咱家该如何应对啊?”

    李儒微微躬身:“明公,天子诏令,不好直接违背,不如上书说明公有意入京,可是凉州将士舍不得您,集体阻拦不让您走,拖延下去。”

    “哈哈哈!”董卓眯眯着眼,哈哈大笑:“这个办法好,就依文优之言!”

    于是董卓上书:所将湟中义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敞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意思就是,哎呀!我的小弟集体拦着我不让我走,这可怎么办呢!不是臣不想去洛阳当官,实在是盛情难却啊!)

    书信传到了洛阳后,刘宏被气的浑身发抖,直接把信扔到了火盆中,他又岂能不知道这是董卓拒绝交出兵权的借口。

    只是刘宏此时正在忙于整编西园新军,没有时间搭理董卓,于是刘宏任命皇甫嵩为车骑将军,带兵两万赶赴长安。

    皇甫嵩明面上打着的旗号是征剿凉州的羌人叛军,实际上还有一个任务是解除董卓的兵权,刘宏并不是蠢人,只是前些年贪图享乐,如今他走出了西园,充分的发挥着一个皇帝应该发挥的作用。

    只是刘宏警醒的有些迟了,就好像是垂死病人的最后一丝回光返照一样。

    西园中建造了一个巨大的讲武台,此处乃是天子刘宏临视三军的地方。

    此时虽然阅兵典礼暂未开始,但西园内外已经站满了守卫的兵丁。

    讲武坛上下皆是站满了持锐披坚的汉军甲士,文武百官也已经尽皆来到西园参礼,这是西园禁军的建成仪式。

    在皇宫之外,步骑三军共计有两万余人,皆是排列着军阵,严阵以待,稳稳的站立着,不见丝毫的响动。

    西园禁军编练入伍的军卒,几乎皆是各军中的精锐,良家子,还有洛阳城中贵族的子弟,虽然并未操练许久,但已有强军风范。

    只看其武备,西园禁军绝对是整个汉帝国武备最为精良的军队。

    曹操此时踌躇满志,顶盔掼甲站在队伍的前列,夏侯惇、夏侯渊两人随侍其后。

    相比于曹操春风得意,一旁袁绍的脸色却是难看了不少,阅兵大典在即,但其脸色却颇有些愤怒。

    曹操偷眼看了一眼,却不知道袁绍为何愤怒,他此前早已经得知自己将要被封为为典军校尉,而袁绍被封为中军校尉,那可是仅次于上军校尉的官衔。

    “本初,发生了何事?”曹操和袁绍自幼相识,是从小玩到大发小,见袁绍面色不快开口问到。

    听到曹操的话,袁绍有心想和曹操解释,但西园外却是已经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万岁!!!”

    皇宫外数万军卒齐声高呼,喊声响彻云霄,也迫使袁绍放弃了和曹操交谈一番的想法。

    皇帝的车架已经来了。

    天子刘宏双手按持着车架的扶手,张让、赵忠两人,随侍左右。

    步兵、骑士数万人在皇宫前结阵为营,

    盔上插着翎羽,身披重甲的羽林骑,手持马槊,护卫在皇帝的车架周围,又有披坚持锐的禁军步兵在旁。

    刘宏一身戎装,腰挂汉剑,身后张让、赵忠皆是同样身披甲胄,按佩宝剑。

    六匹毛发颜色不一的牵引着华贵威严的车架缓缓向前,刘宏站在车架之上,将目光投向车架两侧列阵而迎的西园禁军。

    两侧的阵列之中所有的军卒,皆是激动向着他们的皇帝投向最高的敬意,山呼万岁以响应。

    有天子降兵事,可以威临四方!

    车架之上,便是大汉帝国的皇帝,大汉的天子,天下的共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曹操抬头看向高大的讲武台,大汉的皇帝刘宏已经在震耳欲聋的“万岁”声中,登上了讲武台。

    刘宏亲自登坛临军激励将士保卫疆土,并诵读《太公六韬》之文。

    太尉曹嵩脸色复杂的手捧策文朗声宣读着册封的名单。

    “以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

    曹操的面色也渐渐的阴沉下来,他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袁绍等人的面色如此的难堪。

    当初曹操在洛阳任北部尉,可是下令用五色棒打死了蹇硕的叔父。

    现在这蹇硕却成了他的顶头上司,更让曹操不舒服的是,这蹇硕还是一个阉人。

    曹操虽然不忿,但是登上讲武台后,还是控制了自己的面部表情,只是袁绍终究是年轻气盛些,亦或是丝毫不惧蹇硕,面色依旧是有些阴沉。

    只是天子刘宏此时正值兴头,好似并没有注意袁绍的神色。

    西园八校尉加上大将军都由蹇硕统一指挥,刘宏之所以让大将军何进,袁绍,曹操都归宦官指挥,并不是因为宦官得宠,而是因为刘宏想借宦官之手,压制外戚和士族的权力。

    袁绍和曹操等人跟随着刘宏站立在高大的讲武台上,台下由数万军卒组成的军阵,还有文武百官,皆被其尽收眼底。

    见到刘宏露面,两万余西园的禁军皆是高举着手中兵刃,向着刘宏山呼着“万岁”。

    望着底下黑压压几乎一眼望不到边,威武不凡的军卒方阵,一时间曹操竟有些失神。

    大汉的文武百官,武将军卒皆臣服讲武台下。

    刘宏转过身来,对着一旁的太尉曹嵩吩咐到:“各州的州牧人选朕已经想好了!”

    “凉州牧由张则担任,太仆黄琬担任豫州牧,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肆收敛钱财,贪婪成风,缉捕入狱,以太常刘焉代之。”

    最初刘焉是想去交州当个交州牧,交州是哪里,当时的不毛之地,现在的两广地区,那里地处偏远,没有太多的战乱,是避世的好地方。

    但刘焉不久就改变了主意,只是因为听到了当时的侍中董扶的一句话: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意思就是京城将会**,而益州这个地方将来会有天子之气。

    历史上益州后来确实是出了一个皇帝,只是不是刘焉而是刘备。

    “诺。”

    曹嵩听到刘宏终于定下了州牧的人选,也是松了一口气。

    刘宏有些意气风发,白皙的脸上也带上了一丝笑容,指着校场上的新军,回头看向众人说到:“朕有此强兵,何愁四海不平?”

    曹操看着刘宏白皙的面孔,又想到了天下纷乱不止的情况,胡人叛乱,黄巾军余党未灭,内陆民变不止,益州蛮祸未休。

    大汉十三州的混乱,真会因为这支西园禁军的组建而平息吗?

    阅兵完毕,刘宏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厚德殿外,刚刚升任了上军校尉的蹇硕跟在了刘宏的身边。

    “蹇硕,董卓拒绝交出兵权,皇甫嵩去了也不一定能降伏他,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刘宏揉着眉心,有些担忧的询问到。

    蹇硕思考了一会儿,回答到:“陛下,既然京官无法吸引董卓,不如拿州牧相诱!”

    刘宏睁开了眼睛,眼中射出了一道精光:“你说拜董卓为州牧?何处的州牧比较合适?”

    蹇硕脸上挂上了淡淡的笑意,缓缓的说出:“并州!”

    “并州?丁原和杨勇不是在那里吗?”刘宏皱起了眉头。

    蹇硕弯下腰解释到:“丁使君征讨匈奴有功,可以升到京中,云中候屯兵十万在云中郡,唯恐成为第二个董卓啊!”

    刘宏陷入了沉思了,对于杨勇的忠心他还是很信任的,只是人心总是会变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陛下,抽出丁建阳,把董卓调到并州,一山不容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无论是谁胜谁负,都对朝廷有利。”

    “准!”

    ……

    西河郡与雁门郡交界处,两人两马并肩而行,杨皓轩抬起头,望着那茫茫无尽的天尽处,目光毅然,用了两个月时间,他和郭嘉,王力三个人已经走遍了云中四郡。

    “杨勇,你说天下的人都能过上这里百姓过得生活吗?”

    郭嘉晃荡着胳膊,有些漫不经心的说到。

    杨皓轩轻笑了一声,自信满满的说到:“大不过就叫这世道天翻地覆。”

    “为求盛世,何惜这区区八尺之躯,若求之不得,不过是以这此身,殉于黄土,何足道哉。”

    身旁的郭嘉沉默了一下,抬起了头眼中炯炯有神的问到。

    “共走一遭?”

    “共走一遭!”

    两个人都知道他们要做的事情,是要与天下士族权贵为敌,是真正能够令天下天翻地覆的事情。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