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帝国风云录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四百多年的老妖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四百多年的老妖精

    西北策略将如何改变

    大宋在陕西方向夺取了天都山和横山,已经取得了战略优势,现在大宋又拿到了山后九州,只要大宋再拿到云内,全取代北,那么大宋就从东西两个方向对西夏形成了包抄之势,西北策略势必将由防御转为进攻。

    问题是,枢密院c主掌西北军的统帅,还有陕西c河东各路的西北军将领,他们的意见会不会统一肯定不会。大宋的主战派从打算北伐到制定平燕策再到组织北伐,整整花了十年功夫,由此可以想象改变西北策略,而且是从防御转为进攻,这个难度有多大。

    折可求在书信中明确提出,西北策略必须从防御转为进攻。

    很简单,大宋收复燕云之后,随即具备了向北拓展疆土的条件,如果继续坚持“守内虚外”,坚持防御策略,那明显不利于大宋的发展。进攻意味着战争,战争意味着利益,利益之争势必引发权力之争,而权力之争决定由谁主掌朝纲,这正是能否改变国策的关键所在。

    谁掌握了大宋权柄c掌握了大宋朝纲,谁也就掌握了大宋的命脉c大宋的国策,而谁掌握了大宋的国策,也就意味着他掌握了予杀予夺的权势和取之不竭的财富。

    这种改变大宋国策的事只有李虎才有可能做到,他是大宋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个藩镇,对于一个将门世家来说,它肯定做不到这点,充其量只能施加一些有限的影响力,但是,国策一旦改变了,西北策略由防御转为进攻,将门世家的地位将因此得到极大的提高。

    守疆和开疆是两回事。开疆拓土,那种功劳和荣耀等同于开国元勋,将门世家将因此获得更大的利益,甚至有可能在边疆做一个等同于藩镇的镇戍世家。

    这才是折家真正需要的财富。

    李虎佩服,惊叹,这才是一个四百多年历史的将门世家应有的气魄。

    这封信如果送到汴京,皇帝会感动。从臣的角度来说,折家可谓忠贞不贰,一心一意为了大宋;从家族的角度来说,折家用忠诚和鲜血换回来荣耀和财富,折家的子子孙孙从此可以安心享受他们祖辈留下来的丰厚遗产。

    如果李虎认同折家对西北策略的意见,和折家以及抱有相同看法的其它西北镇戍世家结成同盟,齐心协力改变西北策略,那么双方的利益随即连为一体。这是一个长期利益共同体,如果把这个巨大的目标放在前面,眼前的利益之争根本不值一提,双方都可以退让一步,各取所需。

    李虎把信递给了岳飞。

    岳飞看完文卷后,对西北的兵事和将门世家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这些事对他来说一无所知,他从来没有接触过,也没有机会接触。这份文卷恰好给他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他睁大好奇的眼睛望着这个全新的世界,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理念来认知这个世界的善和恶。这个世界里的善恶和草民世界里的善恶完全不同,岳飞需要时间去理解,去读懂它们。

    岳飞又看完书信,然后他糊涂了。

    在文卷里,折家就象西北的一个土霸王,它甚至可以影响到大同会战的胜负,但在这份书信里,他却看到了一个对大宋忠心耿耿的将门世家。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折家

    李虎低头思索,他要好好想想。折家这个坑挖得太大了,他要想想自己会不会掉进去,假若掉进去爬不出来,那还不如现在和折家划清界限,免得被这个四百多年的老妖精一口吃了。强龙斗不过地头蛇,李虎现在知道地头蛇的厉害了。这哪里是地头蛇,这根本就是一条霸王龙嘛。

    “折家的后面到底是谁”李虎越想越觉得复杂,折家利用这场决定自己生死存亡的大会战把自己突然拉进了汴京的朝堂之争,这太不可思议了,自己不但一点准备都没有,甚至在西京还没有喘过气来,就要和汴京斗上了。直娘贼,老子的命还真苦。

    原野当然不知道折家的后面是谁,他担心地看着李虎,李虎则一脸茫然。

    “我们要派人到汴京去。”原野忽然说道,“我们对汴京一无所知,这太危险了。”

    李虎转头看着原野,摇头苦笑。义军里都是辽东汉人,燕云汉人,要么就是蕃人,到汴京做回易还差不多,想做暗探做梦去吧。

    “梁山人都是汴京一带的。”原野说道,“大战结束后,马上把梁山人请到大同,我们让梁山人到汴京打探消息。”

    “这个我们可以做到,而且还是来自中枢的消息。”吴思铭不知道折可求的信里写了什么,但从李虎和原野的表情上看得出来,折可求提了一个让李虎害怕的要求。

    李虎和原野同时望向吴思铭,眼露惊色。梁山人还有这么大的本事

    吴思铭嘿嘿一笑,有些得意地说道:“我们有个兄弟叫燕青,原来是卢俊义的家童。他长得非常英俊,武技也很高超,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有一年他随卢大哥到汴京办事,无意中认识了大才子周邦彥。周邦彥带他认识了汴京第一名伎李师师。这个李师师是当今皇帝的禁脔,整个汴京城都知道,听说蔡京c高俅等人都是她的座上客。中枢的事一般大臣不知道,李师师却知道。”

    李师师李虎马上想起来了,老爹对自己说过这个风尘女子,而水浒传里燕青的确和李师师有些交情,只是水浒传里说燕青带着宋江找到李师师,意在托她说情以便尽快招安,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当初我们在京东一带遭到官军围追堵截后,宋大哥本来准备带着我们北渡黄河,到太行山去,但燕青从李师师那里得到消息,说官军都在黄河边上等着了,宋大哥无奈之下,这才带着我们南下。”吴思铭叹了口气,“其实现在看来,南下是错误的,当初我们应该强渡黄河到太行山去。”

    这是个好消息,非常好的消息。李虎和原野都很高兴,李虎更觉得自己收留梁山军是正确的决策。有了燕青这着暗棋,汴京有什么事很快便会传到大同,这对义军来说,等于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你亲自去宁武关。”李虎略加思索后,对原野说道,“这件事让李纲去可能有些不便,你认为呢”

    “好,我日夜兼程,两三天内就能赶到宁武关。”原野懂得李虎的意思,当即说道,“除了梁山军这件事,你还有什么要交待的”

    “我要军队,更多的军队。”李虎说道,“你告诉折可求,三万军队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请他务必想个办法,再给我调两万军队过来,我至少要五万人。”

    吴思铭目露惊色。从李虎的语气里看得出来,他在大同会战中已经落于下风,不过这个人在北方就是一个神话,吴思铭相信李虎不会败,相信老天不会灭绝梁山人。

    原野皱皱眉,低声说道:“总帅,折可求不过是府州知州,他有多大权力就算是河东帅司也无权调兵的。”

    李虎指指岳飞手里的信,“你告诉折可求,我已经和童贯谈妥,大同会战结束后,我就出兵幽燕,我可以抢在童贯前面夺取燕京,拿燕京城来要挟汴京,逼迫汴京改变西北策略。”

    原野笑笑。他了解李虎的性格,这位虎王张嘴就能骗,他只管现在,哪管将来“他的确无权调兵。”

    “他肯定能想出办法。”李虎非常自信地说道。

    “其它的呢”

    “答应折可求。”李虎笑道,“折家目光长远,着眼未来,他们不会提出太过分的要求。你只要觉得可以接受,那就和他结盟。”

    原野不再多说什么,随即以李虎的名义给折可求写信。李虎则亲自给宋江吴用,还有卢俊义和林冲给写了一封信,请他们听从折可求的安排,尽快赶到大同。

    当天夜里,原野和吴思铭急赴宁武关。

    五月二十,镇川堡。

    这天,金军把主力移到了镇川堡右翼,猛攻东头沟。

    虎烈第二军阿巴顿c第六军谭弘毅c黑山军c雷霆军在董小丑的指挥下,奋勇阻击,但金军的兵力明显占据优势,经过三个时辰的攻击,他们拿下了三座烽火墩,宗磐亲自统率一支军队逼近了东头沟的侧翼。

    就在这个时候,飞云军到了。飞云军左副帅陈豹领四个将迅速杀进战场,和宗磐正面交锋。

    半个时辰后,飞云军的右副帅南宫博再带两将军队赶到。

    宗翰听说飞云军到了,大喜过望,急忙下令宗磐撤出战场,停止攻击。

    当天夜里,完颜杲c宗翰c宗望商量了一下,决定由宗望c宗弼c完颜娄室c耶律奴哥率七万军队急赴野狐岭,会合野狐岭的两万军队,以九万兵力攻打奉圣州。

    本来宗翰还指望耶律奴哥的诈降作用,但现在战局正在向有利于金军的方向发展,此刻李虎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耶律奴哥,所以诈降之计随即作罢。

    “蒲家奴说杀虎口太难打,留三万人马以做牵制,带四万主力赶到镇川堡。”完颜杲说道,“这样一来,我们在镇川堡一线的总兵力并没有减少太多,依旧可以保持强势攻击,牢牢拖住汉军主力,从而确保你顺利攻克奉圣州。”完颜杲望着宗望,郑重嘱咐道,“今天是二十,你必须在二十四日到达野狐岭并展开攻击。攻击一定要猛,要快,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只要你打下奉圣州,这一仗我们就赢了。”

    宗望微笑点头,领命而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