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帝国风云录

正文 第七十三章 祸乱的开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祸乱的开始

    李虎给自己拟定了一个人生目标,这个目标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不能告诉任何人,将来所有的决策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制定。

    年初从太原回来后,李虎就一直在想,一直在思考。这段时间是他几年来最幸福最安逸的日子,他有家有妻妾有孩子,他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心灵上的满足和安静让他在遐想中逐渐有了一条非常清晰的思路,他开始实施这个属于他自己的策略。

    这个策略的成功需要实力,非常强悍的实力,李虎目前的实力远远不够,而天下大势的变化对李虎又非常不利,很必然的,李虎在北方寻找不到发展机会的情况下,只好把目光转向了南边,转向了河东河北和中原。

    南下是唯一的办法了,而且现在南下的机会比较好,但南下是中国,是汉人打汉人,以大宋的实力,以李虎和辽东汉人的蕃虏身份,这场战争注定要失败,李虎根本没有击败大宋的希望。

    既然无法击败大宋,不能和大宋直接对抗,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引进外敌,迫使大宋求助于虎烈府,迫使大宋向李虎求助,请求李虎南下相助,如此一来,李虎就占据了道义,而且在击败外敌的过程中可以赢得中国人的信任,可以得到中国人的认同,然后帮助郓王赢得皇统,并就此进入大宋中枢,一步步攫取权柄,继而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

    那么,外敌是谁很自然的,李虎想到了老爹故事里的靖康之难,想到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战争,想到了抗金战场上赫赫有名的岳飞和岳家军。

    金国就是外敌,岳飞传里的故事将成为历史事实。

    李虎犹豫,恐惧,彷徨他整天思考局势,推演和预测形势发展。有一点是肯定的,假若虎烈军一直待在代北,假若自己不想办法自救,那么宋金夏三国迟早都要联手共击大同。目前这个联盟正在缔结当中,只不过因为大宋有内乱,金国局势不稳,夏国刚刚受创,时机不够成熟而已,等到大宋平定了内乱,金国局势稳定了,夏国恢复了元气,虎烈府距离败亡也就只有咫尺之遥了。

    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一年或者两年而已,也就是说,一两年内,李虎如果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虎烈府就要败亡了。虎烈府败亡了,宋金夏三国对峙,那么,金夏结盟,联手攻宋,大宋是否挡得住金夏联军从目前的事实来看,大宋显然挡不住金夏联军,看看宋军北伐的失败,看看汴京激烈的皇统之争,看看大宋对百姓的横征暴敛,看看河北山东饥民暴乱对这些地方造成的巨大破坏,大宋无力阻止金夏联军的入侵。

    既然结果都是一样,李虎也就不再犹豫了。现在把外敌引进来,自己手上还有军队,还占据着代北,还能牵制金军和夏军。时机合适的时候,大宋向虎烈府求援,自己随即可以南下展开攻击。那时就算放弃代北也很划算,毕竟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立足于大宋。

    用什么办法才能引诱金军南下攻击

    金军南下入侵,首先要攻取幽燕,然后由幽燕南下河北,兵逼黄河,但虎烈军盘驻代北,金军根本不敢南下入侵。这也是宋夏积极和金国结盟,打算联手攻击代北的重要原因,因为金国若想一统北方必须击败李虎,金军肯定要打代北,两虎相争,两败俱伤,金军也就失去了迅速南下入侵的实力,短期内更威胁不到西夏。

    女真人不是傻子,吴乞买和宗翰这些人考虑到金国现状和天下大势,也不会轻易攻击代北,更不敢轻易南下入侵,所以现在代北战场陷入了僵局,各方对峙,都在等待机会。

    机会在哪机会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谁都不知道,宋金夏三国都有自己的预期,这个机会一两年内肯定能出现。

    李虎处在包围之中,他没有机会,他必须给自己创造突围的机会。

    如何创造机会

    李虎的目光再度转向了西夏。他只有打西夏才能创造突围的机会。

    西夏遭受重创,在没有恢复元气之前,只能消极防御。虎烈府在燕京掳掠甚多,大宋处于自身考虑暂时也不敢和虎烈府决裂,如果李虎率军打西夏,大宋求之不得,肯定要给予一定的援助,如此李虎就有条件打西夏,只不过这是一种消耗,很难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战果,除非出现奇迹。

    李虎打西夏,给宋金夏的感觉是这个人发疯了,这个人被逼得走投无路,竟然行此下策,自取败亡。于是,大宋会稍稍放松对李虎的戒备,而金人则可以考虑攻打大同了。

    金人一旦展开攻击,必定是东西两路同时发动。宗翰率西路军打大同,牵制虎烈军,而宗望则率东路军打幽燕。金军拿下幽燕后,看到大宋河北山东等地暴乱迭起,汴京自顾不暇,必定乘势南下掳掠,于是宋金战争爆发。

    宋金打起来了,金军直杀黄河,威胁汴京,汴京必定要抽调西北军戍卫京畿,而西北军此刻一部分正在西北战场,短期内无法东进救援,即使救援,人数也有限,更无法收复河北。汴京无奈之下,必定要求助于李虎。假若此刻李虎安全撤回到大同,和金军作战,他能用来南下的军队数量有限,大宋可以接受,也不怕李虎赖在河北不走,于是虎烈军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河北。

    李虎击败了金军,收复了河北,又收复了幽燕,那么李虎和虎烈军必定会得到大宋百姓的认同,而且他的地盘因此迅速增大,军队可以迅速扩展,实力可以迅速增长,大宋若想降服李虎,只有妥协,由此李虎就有实力帮助郓王继承大统。郓王登基称帝,李虎随即可以进入中枢,执掌大宋权柄,于是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李虎用来创造突围机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必须尽快打西夏,但打西夏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在中枢议事上说穿了,目的是引诱金军南下入侵大宋,那以李纲c宇文虚中和马扩的头脑,必定知道李虎要干什么,大家势必要翻脸。

    李虎决定先翻脸,先把李纲c宇文虚中和马扩赶出虎烈府,否则此计无法实施。

    正好,折彦直到了,这给了李虎一个翻脸的机会。

    “既然汴京决定要杀我,那我就不得不反击。”李虎冷笑道,“我要让汴京知道,阴谋诛杀我的后果是什么”

    “使相切切不可。”折彦直急忙劝阻,“郓王已经拟定了对策,他不会率军攻打代北,再说即使他变卦了,还有我们西北军嘛。我们西北人不打你,郓王又能怎么办”

    李虎连连摇头,“我不会相信你的话,我要把李纲c宇文虚中和马扩赶回汴京,我要和汴京决裂。”

    “这时候决裂对你有什么好处”折彦直极力劝说,“你和汴京决裂,既不利于大宋,更不利于于代北,使相切切不可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

    “理智”李虎怒极而笑,“我和汴京已经决裂了,我还有什么理由把李纲c宇文虚中和马扩留在大同”

    “但汴京最起码没有公开和你决裂。”折彦直没想到李虎的反应如此激烈,这让他非常不安,他意识到李虎很可能要以此为借口南下,而这个后果将给大宋重重一击。折彦直对汴京既愤怒又无奈,他很绝望,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阻止李虎,“郓王会想方设法予以挽救,请使相从大局考虑,不要如此冲动,以免给中国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李虎沉默了,似乎“百姓”两个字让他的愤怒有所减轻。

    俗话说,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折彦直以为自己说服了李虎的时候,从汴京来了一道圣旨,皇帝紧急召回李纲c宇文虚中和马扩,叫三人日夜兼程,急速返回汴京。

    李虎晕乎了,不知道汴京这是什么意思,而折彦直则气得咬牙切齿,不知道骂什么好。

    这道圣旨到了大同,燕青的书信也飞速送到。自从燕青到了汴京后,他的消息不断,而且基本上都是通过李师师来自于中枢大员,有时候甚至直接来自皇帝本人,这给虎烈府决策帮了大忙。李纲等人一度很惊讶,不知道李虎的消息为什么如此迅速准确,但燕青的事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些人不说,李纲等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李虎的消息来自于折家。

    汴京结盟金人要攻杀代北的消息,李虎其实早就从燕青的书信里获悉了,所以他才能从容设计。这次燕青的消息来得同样快速及时,他告诉李虎,皇帝紧急召回李纲c宇文虚中,是因为叛乱规模越来越大,京畿形势越来越恶劣,而宰相王黼c张邦昌等人拿出的对策不但没有缓解危机,反而加重了危机,这种情况下,皇帝不得不想办法了,而起用贤臣显然是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所以他想起了李纲和宇文虚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