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帝国风云录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小皇帝的快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小皇帝的快刀

    正月上,汴京。

    当金军从河北直杀汴京,汴京岌岌可危的时候,汴京城里的权力斗争却悄然拉开了序幕。

    太子赵恒继位后,老皇帝出居龙德宫,李邦彦出任龙德宫使,太保。李邦彦是太子的人,是这次内禅的主要策划和执行者,但他成功得赢得了老皇帝的信任。李邦彦出任龙德宫使,太上皇很放心,认为他可以帮助自己监控小皇帝,而小皇帝也很乐意,通过李邦彦可以获悉太上皇的一举一动。

    小皇帝刚刚登基,对老皇帝惟命是从。依照老皇帝的意思,以蔡攸领枢密院事c门下侍郎吴敏副之。过了几天,因为金军距离汴京越来越近,军事上需要信得过的人,小皇帝随即让自己的亲信太子詹事耿南仲出任签书枢密院事。

    正月初三,金军饮马黄河,老皇帝害怕,以蔡攸为行宫使,乘船南逃。

    老皇帝前脚刚走,小皇帝后脚开始杀人,以最快的速度巩固自己的皇权。

    初四日,太学生陈东c布衣张炳在李邦彦的授意下,联合一帮翰林c学士上书,历数蔡京c童贯c王黼c梁师成c李彦c朱勔an之罪孽,称他们为六大国贼,要求皇帝诛杀他们,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平万民之愤怒。

    初五日,皇帝下旨,赐死李彦。

    李彦是内侍,原来是杨戬的部属。四年前,杨戬死了,李彦顶替他主掌西城刮田所。西城刮田所位于汝州,当时凡良田美地,李彦均指使他人呈告为无主荒田,田主即使持有地契,也不予理会,以致于属县鲁山全县土地都被括为官田。这样还不够,他还要原业主按租佃官田纳租,如有呈诉立即加刑,许多业主因受刑而致死。当地原先负担官府的田税额,则转嫁到其他州县民户负担。地方官吏和李彦坑瀣一气,助纣为虐,涂炭生灵。李彦因此被列为“六贼”之一,但他是“六贼”中权位最低的一个人,官至翊卫大夫从五品阶官c安德军承宣使。

    小皇帝从势力最弱的人开始动手,可见他非常谨慎,不敢激怒老皇帝,而是采取步步进逼的手段。

    接着,小皇帝罢免了朱勔,放归田里。

    朱勔这个人太有名了,他和他老爹朱冲因谄媚蔡京c童贯而得官。因为老皇帝垂意于奇花异石,朱勔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进献,继而得到了皇帝信任。花石纲和苏州应奉局就是因此而设置。花石纲连年不绝,百姓备遭困扰涂炭,中产之家全都破产,甚至卖子鬻女以供索取。方腊起义时,即以诛杀朱勔为号召。朱勔在竭力奉迎皇帝的同时,又千方百计,巧取豪夺,广蓄私产,生活糜烂。他权势煊赫,谄事之人立即得官,不附己者统统罢去,州郡官吏奔走听命,奴事朱勔,当时号称“东南小朝廷”。

    朱勔知道小皇帝要铲除老皇帝的亲信了,连夜逃离汴京,尾随老皇帝逃亡江南。

    此刻,王黼已经致仕回家,小皇帝没有杀他了,将其职官由太傅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永州,但吴敏c李纲上奏,执意要杀王黼。小皇帝被他们说服,命令开封府尹聂昌派武士追上王黼,斩其首级。

    蔡京已经南逃了,但其声威显赫,和老皇帝关系太好,而且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权势太大,小皇帝暂时不敢动他。

    童贯在大同,和郓王在一起,现在他对汴京的威胁太大,小皇帝根本不敢招惹他。

    梁师成是老皇帝放在禁中的一个绝对心腹,是留下来监控小皇帝的,目前情况下,对小皇帝还有作用,所以小皇帝故意把他留下了,让他给老皇帝传递虚假消息,以便自己迅速控制权柄,牢牢坐稳皇帝的位子。梁师成恐惧至极,担心被人杀了,时刻跟在小皇帝后面,寸步不离,战战兢兢,度日如年。

    老皇帝之所以内禅,纯粹是出于一种盲目的自信,他认为自己有实力控制全局,小皇帝就是个傀儡,等到度过了这个危机,小皇帝就可以靠边站了。小皇帝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岂肯错过而汴京的文官们也是好不容易得到了重新分配权力和利益的机会,他们又岂肯错过另外就是可怕的皇统之争持续了十年,现在郓王还在西北虎视眈眈,汴京的小皇帝和文官们当然要利用这个机会,把这个威胁彻底铲除。所以,内禅其实就是个陷阱,老皇帝在内忧外患的紧张形势下,失去了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力,上当了。

    在中枢大员的设置上,小皇帝毫不手软,首先就把宰相白时中罢免了。领枢密院事的蔡攸陪同老皇帝一起南逃了,所以西府的长官正好可以任用信得过的人。

    小皇帝登基,功劳最大者就是李邦彦,所以毫无争议,李邦彦为太宰兼任门下侍郎,出任宰相,主掌东府。

    张邦昌为少宰兼任中书侍郎尚,出任副相。尚书左丞赵野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王孝迪为中书侍郎,同知枢密院事蔡懋为尚书左丞,兵部侍郎李纲为尚书右丞。

    吴敏领枢密院事,吏部尚书唐恪同知枢密院事,耿南仲为签书枢密院事。

    金军越过黄河,逼近汴京之后,小皇帝在主战派大臣的劝说下,决意亲征,并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吴敏为亲征行营副使,以开封府尹聂昌为行军参谋官,全权负责戍卫之责,但李邦彦c张邦昌看到京都军队太少,而京中官员大量逃亡,人心惶惶,担心京城守不住,遂极力劝说皇帝避难关中或者荆襄。

    李纲闻讯,拼死阻谏,认为当务之急是团结民心,坚守御敌。 小皇帝被李纲的一番话打动了,于是拜李纲为尚书右丞c东京留守,以同知枢密院李棁为副,领兵守城。次日晨,小皇帝听说金军浩浩荡荡杀来,至少有二十三万人,吓得面无人色,又要逃跑。

    李纲和李棁等人全力劝阻,李纲甚至鼓动军民到皇宫前请愿,高呼愿以死保国。小皇帝被感动了,在李纲的陪同下,登上城楼,巡视守军,军心因此振奋,军民决心保卫京城。

    初七,初八,连打两天,金军看到汴京城太大,城墙太高,防守太坚固,决定暂时休战。

    宗望带着大军用二十五天的时间从燕京一直杀到汴京,行程两千余里,一路攻城拔寨,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更重要的是,为了赢得速度,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先期到达汴京的都是马军,不但缺乏粮草辎重,更缺乏攻城器械,根本打不了。

    正好,汴京连续派使臣议和,宗望一边佯装议和,提出他们认为汴京根本不可能答应的条件,一边派小股人马在周边地区打草谷,同时书告完颜阇母c刘彦宗,以最快的速度带着主力渡过黄河,与选锋军会合。

    金军的东路军有二十万人马,攻克幽燕后,得到郭药师十万军队,总兵力达到了三十万。决定南下攻击汴京后,完颜杲率十万大军坐镇燕京,统一指挥东西两个战场。宗望c完颜挞懒和郭药师则率六万马军为选锋,完颜阇母和刘彦宗则率十四万马步军随后跟进。

    宗望的目标已经不是掳掠河北了,而是直杀汴京,所以二十万大军南下攻击是完全必要的。汴京毕竟是大宋的都城,就算各种讯息显示汴京卫戍军数量有限,但汴京城高大坚固,金军需要时间攻打,而汴京周边地区的勤王军队将陆续支援而来,金军若不能在勤王军队到达汴京之前攻克城池,这次行动必定半途而废。

    燕京距离汴京两千余里,长途奔袭,一旦无功而返,撤退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现在李虎正从贺兰山返回,西北军也从西北战场上撤下来急赴汴京,如果这两支军队杀进河北,切断金军退路,那对金军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所以,先用选锋马军利用速度杀到汴京,在其之后辅以强大步军,以确保退路的安全,并在河北各地大肆掳掠,是一个进退无忧的好办法。

    然而,让宗望没有想到的是,大宋竟然答应了自己提出的一系列议和条件。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样的条件大宋也能接受当初契丹人在丢失了东京和上京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尊严和傲慢,甚至连金国皇帝的身份都不承认,仅仅封了一个王而已。大宋这样一个强大的王国,一个礼仪之邦,在金军尚没有对大宋构成致命威胁的情况下,竟然不要尊严,不要廉耻,愿意接受这些屈辱的条件大宋的皇帝和他的臣僚们是不是都是疯了

    宗望不敢相信,直到大宋的副相张邦昌陪同康王赵构到金营做人质,他才强迫自己相信眼前的事实。

    这件事不仅仅宗望不相信,完颜挞懒c郭药师和其它金军将领也不相信,在他们的心里,大宋还是很强大的,虽然各种讯息表明大宋正处于重重危机当中,但还远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这次南下的主要目的还是掳掠,抢了就跑,所有人,包括宗望,都没有期待会出现奇迹。

    但是,奇迹就在他们眼前出现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