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战神崛起

第一百六十六章 废除刺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大殿之上,刘协第一次堂堂正正的坐在了上面,没有人掣肘他,说话也更加有底气了。

    “诸卿有何事需要商议?”

    刘协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内,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一人缓缓出列,“臣,杨修有事要禀!”

    杨修缓缓走到了前面,“如今天下之所以乱,原因就在于各州州牧刺史太守手握地方大权,而朝廷所令有所不达,朝廷之恩未及百姓,新年伊始,应当革除旧弊,以正朝纲。”

    但是杨修的话刚说完,荀攸立马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杨修此言不妥。”但是没有说原因,只是说完之后,就回到了队列里面。

    荀彧也出列说道:“臣也以为,局势方稳,不宜大动朝制。”

    “高干手握重兵,居于并州,凉州马超受恩与高干,益州刘备与高干丈婿之情,冀州郭援交州徐庶幽州沮授荆州庞统徐州李大目豫州颜良兖州文丑青州孙资具是高元才旧部,或有知遇之恩,或有同袍之情,连襟儿女之亲,没记错的话,颍川荀氏也是高干之亲?”

    杨修一顿话,直接堵住了荀彧和荀攸。二人只是冷眼看着杨修,又不好开口。

    贾诩想个没事人一样在一边开小差,倒是一边的程昱站了出来。

    “臣以为,此举不妥。正如杨修所言,如今局势于朝廷不利,若是此时便裁撤州牧刺史,恐怕会惹来非议!”

    “若是不裁撤,换上忠心汉室之人,朝廷危矣!”

    杨彪也赶紧给儿子使着眼色,自己这儿子,聪明,文采也好,就是有时候不知道收敛。这朝堂谁不知道要裁撤州牧,收回权力?但朝廷回迁不到月余,这就提出来的话,难免会引来众人非议。

    尤其是高干,只要高干愿意,随时可以反,更何况是在立了大功之后,朝廷却这样做,不只是寒了将士的心,更是寒了这些功臣的心。

    积弊日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刘协也皱起了眉头,“杨卿的意思是,高刺史对汉室没有忠心?你是在质疑朕与高刺史之间的君臣之情?”

    “臣不敢,只是,以此可以试出高元才对陛下,对朝廷是否真的忠心,陛下尽可一试!”

    杨修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现在这个时候,是两人的“蜜月期”,高干没有透露出明显的造反趋势之前,刘协不可能动高干的人,也不会动高干的人。

    这是大势所迫,他也没有办法。他刚刚掌权不到一个月,就要大改革,这是不可能的。

    “司隶所属世家之中,都是忠心陛下之人,不妨用之!”

    只是刘协的眉头却皱了起来。说起世家,这几十年的乱局都是世家在把控,相反,高干却只有一个族弟高览,一个从弟高柔,相比起来,高干的底子反而更纯粹。

    而且他的手下,几乎没有什么世家之人,都是从各方提拔起来的,而像是杨家入仕之人可就多了起来。其余的世家也都是这样。

    “高元才之心,朕十分清楚,不用杨卿再说了,此事也不必再提。”

    刘协直接拍了板子,他虽然还年轻,但不代表他傻,什么局势他还是清楚的。

    “可是陛下……”

    “够了!”刘协也生气了,“今天就这样!”

    说完,刘协便起身离开了。在这一刻,刘协忽然羡慕起了高干的手下了,他的手下可一堆人向着一个方向的。

    他也承认自己不如高干那样会用人,但更多的他还是掣肘于世家。

    到了宣室殿内,刘协沉默了坐了一会儿。原以为没了曹操,高干又放权,回家抱孩子去了,他可以真的复兴汉室,但现在看来,世家成了他的阻碍。

    一边的内侍匆匆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份奏疏,“陛下,这是各地征辟上来的孝廉,请陛下过目。”

    刘协缓缓打开,“荀杨卫裴司马。呵,都是熟人啊!”

    剩下的他也不想看了,光是看个姓就知道谁是谁家的了,偶尔一两个不熟悉的,不是儿女姻亲就是谁家的女婿,都是沾亲带故的。

    翻开第二封,“并州长史诸葛亮?益州李丰,出身木匠,善于水利。荆州许茂,家道中落,从事渔业,精于制船。”一连三十个人,除了诸葛均是诸葛亮的弟弟,王定是太原王氏以外,其余二十八人不是出身寒门,家道中落的,要不就是贫苦出身,但聪明,而且有一技之长的人。

    相比起第一份的五十人,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刘协有些奇怪的看着第二封,按道理说,高干应该会推荐更多自己的人,但这些人可都是非亲非故的,直接提拔的。

    “这个诸葛亮,王凌和高元才是什么关系?”

    “据说,当初高刺史帮诸葛亮操持了婚事,王凌与高刺史,似乎并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他提拔的人,其实都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刘协随手翻出了诸葛亮的个人资料,反复查了几遍,也没有看到诸葛亮和高干之间的关系,就是突然之间,高干跑到了南阳,任用了几乎一大批南阳的人才。

    而在那一块,大多都不是世家的人,就算是带了亲戚关系的,那也是隔了好几代远。

    再有庞德等人的任用,也没有关系。

    这一天的刘协都在查高干手下的人和他是什么关系,但得出的结论却是都是大才之人,或者善于统兵能战善战之人,都没有特别亲近的关系。

    “高刺史看样子是有自己的方法,快传他入京!”

    上次高干说是回去处理草原的事情,讨了一个代为处置的诏书就离开了,他都没有来得急好好的和高干聊聊,这一次,可以好好聊聊这治国的事情了。

    虽然不想,但刘协从这一封奏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高干是有本事的,起码能不惧这些世家,大举提拔非世家之人。

    最关键是,他是怎么绕开世家之人的?他也想提拔一批属于自己的人,但一直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选拔,总不能随手提拔蠢蛋?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