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战神崛起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同化计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公子,胡人内迁的计划已经被陛下批下来了,那草原?”

    “不是已经让孟起去了吗?如果曹丕等人真的逃到了草原上,那自然是他处置了。”高干的话,很平静。

    诸葛亮微微扇了扇扇子,又想了一会儿,“恐怕再有几天,陛下就要诏令公子入京了。”

    “他给我下套,还不准我还击?”高干只是笑着,这一次,他要彻底的把汉室朝廷的威信给打没了,然后他才能顺理成章的接受被迫的禅位。

    诸葛亮也没多说什么,“可是公子,咱们的实力还是需要巩固一下,这些年,百姓流离失所,也就只有公子下辖的州郡在缓步恢复,现在可不是动手的好时机。”

    “只要你们不会背叛我,愿意扶持我,我就不怕等。”

    “这些是各州郡刺史和太守的奏疏,都先送到了公子这里,可以看出,这些旧部还是愿意跟着公子的。”

    诸葛亮也头疼,这些人写个奏疏,先往并州送,然后由并州一起转交,这要是被有心人翻出来了,那就有事了。

    高干微微笑了起来,“这一点我还是放心的,只是这以后让他们抄录一份给我看看就好了,其他的就不用送过来了,反而会很麻烦。”

    “还有,那些胡人女子和孩子的归化问题,就放到豫州徐州和兖州。”

    诸葛亮点点头,逐一开始翻阅那些奏疏了,只要是有点问题的,都会被诸葛亮送回去,越是这个时候,有些事情就越需要注意一些。

    诸葛亮开始忙了起来,高干就转身离开了,“晚上就不留你家吃饭了,昨天晚上,你夫人跑清儿那里一顿暗示,我得早点回去了。”

    “呵呵!”

    只要是高干在并州的时候,隔三差五就在诸葛亮家吃晚饭,有时候直接忙到后半夜才离开。诸葛亮新婚也有三年多了,还没有孩子,也难怪黄夫人会着急了。

    那边庞统两个夫人都已经有了身孕,徐庶也开始纳妻了,这要是再不抓紧一点,就要被人说道了。

    高干自己倒是没什么太讲究的,毕竟已经有四个孩子了,还有一个寄养在皖城,一共就是五个孩子了,黄夫人难免会有些怨言了。

    高干也不是个不识时务的人,这夜晚还是要留给人家夫妻的。

    刚回到府上,刘清就招呼这一大家子人开始吃晚膳了。高干坐到了主位上,看着一大家子人,算上孩子,一共得有十几口人了。

    “开饭。”

    刘清坐到了高干的身边,小声问道:“今日黄夫人又来了,夫君还是少去了,实在不行,每天起早一点,或者让孔明先生来府上。”

    高干忍着没笑,“还是黄夫人也是厉害的人物,要不然倒是想给他再找两个夫人,人多力量大,看看士元,三年没抱孩子,一次抱俩。”

    刘清也只是笑了笑,“不过,我父亲说,甘夫人和吴夫人也怀上了,前后差了不到半个月。”

    刘备今年都四十六岁了,这还真是老当益壮了,不过那边钟繇七十多了还能生,也不算什么了。

    “那回头让华先生过去看看?乳医还是华先生比较擅长一些。”

    华佗可是妇科圣手,孙琼被他照料的就恢复得挺好,而且阿方生下来的时候也很健康。

    刘清点点头,又问道:“不过那个孙夫人倒是不好对付,要不是吴侯被贬,父亲一时之间还拿她没办法。”

    “她是武将之后,又是嫡女出生,吴夫人和吴侯又骄纵她,难免会有些跋扈了些。”

    高干一边吃着,一边说着,又扫视了一眼下面,却发现少了两个人,“文姬和萦儿呢?”

    “文姬妹妹的女弟来了,现在妾单独给她们开了席。荀妹妹说是兄长娶亲,她就回雒阳了。”刘清轻声说道。

    虽然有些意外,但高干也没多想什么,毕竟是亲姐妹,又已经好久没见过面了。高干也不好去打扰她们,而且又是女眷的,恐怕还会留宿,还是要注意一些的。

    而荀萦那边也没什么好说了,既然是娶亲,那就应该回去的。

    热热闹闹的吃完了晚膳,高干又独自坐在了书房里面,仔细看着奏疏,又在想着该怎么布局对付刘协,刘清缓缓的推开了门。

    身后的侍女端着一碗清汤,紧紧跟着。

    高干抬头看了一眼,“放那边,我待会儿再喝。”

    刘清点点头,从一边侍女的手上把清汤接了过来,放到了一边,正要离开,高干又喊住了她。

    “清儿,你留一下,我有话说。”

    刘清迈着步子到了高干的身后,缓缓坐了下去,“夫君。”

    高干拿出了一封奏疏,“这是关于如何安置那些胡人女子和孩子的奏疏,你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这一封是高句丽内迁事宜与外迁工匠的奏疏。”

    刘清顺手接了过来,一点点仔细的看着,“夫君已经有了打算,还要问妾?”

    “多一个人看看,也好有个把握的。”

    高干没有多说什么,有些事情,他们男子不如女子更有体会,比如这安置外邦女子的事情,还是应该刘清过个眼。

    “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夫君,如果外邦女子与汉人联姻,那该怎么算?”

    “自然是应该留在中原了。”

    “那如果是孩子呢?”

    “还记得庐江弄的公立私塾吗?以庐江开始,逐步的推广开,让不管是什么出身的孩子都能读书,这样才能发掘出更多的人才,另外还能让那些外邦来的孩子,有归属感。”

    高干早就想好了怎么处置这些人,虽然是故土,但人都有惰性,在一个好地方待久了,舍得回去的人可不多。

    再有,如果以后他们归国了,对中原也会有更深的感情,有些事情就更好办了。

    刘清一边看着,高干就端了汤过来,自己喝一口,又给刘清喂一口,惹得刘清一阵脸红。每次高干做事总是不讲规矩,有时候在外人面前也这样。

    但是总归是自己的夫君,刘清也没有抗拒。

    “不过夫君,那这高句丽出来的?”刘清知道李德媛是高干的人,对于高句丽内迁的事情,她也知道那么一些,只不过,毕竟不是一个国家,这样会不会不太好?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