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皖江情怀

《皖江情怀》正文 卷一百零二 自在于云泉之岭 逍遥乎山水之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明堂山”,在县城之西河图镇,景区方圆二百里,合武高速出口在其下。相传,汉武帝封禅天柱山,设坛遥拜“明堂”。古皖二山,天柱山雄伟挺拔,明堂山隽秀婀娜,两山相望,故称为“皖母山”、“皖公山”。明堂山五峰撑天,积翠拥绿,晶莹耀日,形似芙蓉绽放。诗家联咏明堂山:撑起五枝金璧柱;绽开一朵玉芙蓉。明堂山水量丰富,溪声潺湲,瀑布飞泻;松奇石怪,松如虬龙,石似怪兽;物种丰富,兽异禽珍,葩奇草绿;景色妍丽,移步换形,神秘莫测;气候宜人,风走云流,变幻多端。山中崖壁陡绝,石径盘旋,好鸟唱曲,溪水鸣琴;人坐山头,轻风拂面,白云绕足,爽气宜人,悠然忘我。明堂山古有十二胜景:“雄鸡唤日”、“北斗星楼”、“云崖天堑”、“牛脊飞渡”、“雷音寺塔”、“云外天街”、“平湖积翠”、“马尾银瀑”、“烽火神台”、“僧尼问道”、“三星拱月”、“天鹅孵蛋”。每个景致皆有美丽传说,每个传说皆有骚人赋诗。山下葫芦河最为幽静,游人有句曰:“自在于云泉之岭;逍遥乎山水之间”。河中最得趣的,是那山月入潭,有联题曰:“平潭山月小;玉殿水龙吟”。明堂山因景美而文盛,环山为文化之乡。清时有文人结社,曰:“明堂社诗”,并于山麓建楼一幢,供诗友唱和交游。清末诗人余时雨曾为诗楼题联:“闲上高楼观远景;频来书阁写深情”。古代当地有知名诗人数十位,共留下诗集二十余册,诗词近万首。“飞旗古寨”,集百寨之美于一身:山势最为雄奇险峻、历史事件发生最多,文化积淀极其深厚,空间位置属于中心,城墙最古,视野最广。飞旗寨在县城西十里,主峰壁立千仞,山形如旗,古称旗山;登高远眺,群山逶迤,云雾缥缈,莽莽苍苍。其山四面悬崖,高不可攀,唯一径可上。历朝历代或为义军扎寨,或为团练驻守。张德兴、张献忠、罗汝才、朱统锜、陈玉成、张乐行,都曾经在此上演过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这里曾经:高岭巍巍安寨栅;危崖冉冉展旌旗。飞旗寨是天堂二十四寨之中枢,周围各寨均听其号令,与之呼应。因此飞旗寨历来是各种武装力量争夺的军事要塞。明朝末年,张献忠进驻皖西十三年,地方民团驻守山中,人心凝聚,寨旗飞扬;张军以火箭仰攻,一时万箭齐发,射断山寨许多旗绳,旗帜随风飘飞,因此称为“飞旗寨”。有联述曰:“山如铜铸,千军破堡垒;寨似铁浇,万箭射旗飞”。明清交替之际,各地反抗之声不断。《潜山县志》载:“顺治五年八月,自称江西宁王后裔的朱统锜据飞旗寨”。朱统锜以飞旗寨为中央居地,号召江淮,反清复明,坚持斗争,直至献身。清晨登临飞旗寨,观天堂云海,景象极为壮观。因为山区垂直温差较大,所以容易形成了云雾蒸腾的气象。天堂云海气象。每当朝暮时分,则有云海万顷,无涯无际。若在风云起时,则见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白浪排空,似千军万马席卷群峰;若是平静清晨,则见红日东升,彩霞摇曳,日光射向苍穹,射向出云高峰。那些出云高峰是:请水寨、河山寨、桃源寨、伏龙寨、天堂尖、天柱山、明堂山等等。

    “枯井仙源”,位于城北主簿镇,地处北亚热带,高峰峡谷,山崖峻峭。区内古树参天,森林自然封闭,生态系统完整,生物群落密集,植物、动物种类繁多,是天然森林公园。有神龙谷、天梯崖、临溪桥、龙冠石、紫柳林等景观鬼斧神工,令人叹绝。最高峰名“冷饭店”,古时潜霍古道由此经过,有江湖好汉在此开设饭店。最奇之处是神龙谷,谷窄而深,一线阳光午时始现。谷中有飞龙瀑、黑龙瀑、仙人床、娃鱼潭、两仪池;两岸多生乔木,其间野藤缠络,鸟兽出没。藤蔓下流水呜咽,鸟兽叽鸣。黑龙瀑飞泉若雾,下有水潭晶莹至极,不可藏物,透过水面能看清小虾的触须,大鲵的褐斑。潭边杂树生花,粉红、深红、淡绿,悠悠地飘飞水面,随波打旋,顺流而去。人坐潭边,松风、水流、鸟鸣交相入耳,心随风醉。枯井仙源是人们寻幽探胜、消暑度假的理想之地,是骚人墨客啸傲风月、吟赏烟霞的绝佳去处。“天堂湖”,在衙前河下游。天堂湖四面青山环绕:东边望高尖雾气森森,南边河山寨彩云飘渺,西部鹤林岗郁郁葱葱,北部双峰寨搔首弄姿。天堂湖主要有三个源头,一是发源于河山寨的独山河,缘溪而上,则见幽谷高崖,桃花落瓣,似入仙境;二是衙前河,发源于温泉镇的天堂寨,穿越天堂镇,进入天堂湖;三是鹭鸶河,此河本与天堂湖无缘,为要增加天堂湖的来水量,便将望高尖穿通,引水入湖。天堂湖宛如一幅辽阔的锦缎,绿水蓝天,岛如碧螺;无风无浪,白云倒映,船行水面,全无声息。若是秋日黄昏,则见湖边红叶灿灿,白鹭依山,渔舟唱晚。如任风吹船行,恍惚间,就有柳暗花明,小岛在即;若在明月之夜,驾舟游湖,则闻古寺钟声,则见农家灯火。湖边有吴氏宗祠、储氏宗祠,王家老屋,储家大屋。古宅民居皆砖木结构,粉墙黛瓦,依山而筑。有联题天堂湖人家:枕石听水市声远;倚柏看云山境幽。

    “彩虹瀑布”,位于岳西县黄尾镇境内,济广高速出口近旁,距岳西、霍山两县城均为三十四公里。景区内有十二景点:彩虹瀑布、奇石走廊、猴河峡谷、五连潭、鹰窝崖、高空栈道、余香崖、漂流溪、云峰峡谷、娃鱼潭、鸟鸣涧、翡翠湾。景区集峡谷、瀑布、碧水、森林、花鸟于一体,令人流连忘返。主要景点是彩虹瀑布,水流自猴子崖飞泻而下,白练垂空,喷雾行云,气势磅礴,吼声如雷,水花四溅;阳光透过水雾,现出七色彩虹,令人叹为观止。游客身临其境,水雾弥漫,人行虹移,如梦似幻。“猴河峡谷”,发源于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因有猴群出没而得名。猴河谷底潭潭相连,瀑布成群,流水清澈见底;谷内地势险峻,古木森森,藤蔓垂壁,花香蝶舞。峡谷口外,数里芳洲,水深流缓,驾舟漂流,直入桃源仙境。“八里云峰峡谷”,原始森林,鸟兽出没,山花烂熳,灿若云霞。峡谷瀑布飞流直下;瀑旁古藤横挂,苍松峭立,高崖悬空,步换景移。谷底娃鱼潭中,潭水碧绿,大鲵隐现,声若童啼,憨态可掬。谷内鸟鸣涧,古木参天、苍苔遍地、秋叶春红,野果垂枝,百鸟争鸣,八音齐奏,如同天籁。云峰峡谷犹如一条长长的风景画廊。“涓水湾”,位于石关乡,三面环山,中为盆地,清溪纵贯,形似葫芦,一湾涓水从葫芦口处流出。这里地处深山,空气清净,烟村如画,时闻雉鸣。在此可以春看山花,夏临湖水,秋踏落叶,冬赏雪景,眺望云海,垂钓捕猎,确是一个绝佳避暑胜地。春临涓水湾,杜鹃漫山,玉兰绽放,春笋出土,桃花灼灼,万紫千红,花香醉人;野雉求偶,悠悠鹿鸣,百鸟迎春,生机盎然。尤其是那株百年望春花,花如飞鸟,香似春兰。夏日涓水湾,美在葫芦湖:绿树环湖,碧水蓝天,锦鳞来去;树荫里闲人,或临溪而钓,或旁石唠嗑。湖水倒映着楼台绣阁,玉砌雕栏;湖畔草坪人影聚散,或漫步、或太极、或摄影、或写生;山融湖水里;湖在山色中。秋到涓水湾,景象大不同:金钱松夹道,黄叶十里,远远来迎,一片温馨。景区青峰淡雅如画,环山有路,行走林间小路上,阳光透过松叶,金丝泻地;斜倚松下绿亭,松针无声飘落,堆积一地金黄。再看那小清河:一河渔火与星落;两岸人家入画来。冬日涓水湾,白雪满佘山:西边佘山雪落高崖,群山莽莽,惟见天地蒙蒙,不见高山巍巍,但闻狐鸣狼嚎,不闻鹤唳莺歌。雪止天晴,则有雪芒刺目,冰光耀眼,银装素裹,薄雾如纱,妩媚曼丽。涓水湾的冬天来得教=较迟,天堂畈上已经桃花盛开,此处却是冰雪初溶。涓水湾,大别山的美丽桃源,静心怡情的绝好去处。

    “天堂”,传说古代有个名士叫周老相公的,见此四壁高峻,群峰屏立,中间地势低平天然大塘,故以“天塘”名之,后人以此土地肥沃,风景优美而改“天塘”为“天堂”,与天堂相吻,喻幸福美好之地。“衙前”,天堂镇俗称(旧名),清初曾设置司衙署于此,故旧又称衙前。传说明末李自成率起义军驻此,曾将汤池、五河、来榜等大片地区划为兰花县,因县衙设于此地而得名;又传说清时,天堂巡检司衙署驻此而名之。解放后,因嫌原名有表示封建统治之弊,故以其所在地,大地片天堂而名之。天堂镇,自然风光秀美奇特,气候宜人,自古就为避暑旅游胜地,恰似人间天堂。旅游资源丰富:典雅别致的山城,山间奇花异卉,松竹常青,美丽衙前河自北环城流经全境,河面鸳鸯戏水,白鹭翻飞,沿河而建的滨河大道和城关中心,美丽的悠闲广场、城西的绿化广场是群众散步、娱乐、悠闲的好处去;还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松竹成荫,白鹭翻飞,空气十分清新,晨曦暮霭中,散步的居民怡然自乐,令外地游客钦羡不已。老街路北起滨河西路(金山廊桥南头),南至明堂山路(香屋桥),全长一千多米,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古民居”,位于天堂寨景区下十二公里处,属天堂寨镇南河村管辖。古民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明清风格的古民居分列于长九百余米的当溪两旁。古街、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风淳朴的民情风俗,构成典型的皖西风格。天堂寨古民居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石砌墙基,柱础以木为主,利用挑梁减柱,扩大屋宇建筑空间,屋内一般为二厅三进或三厅四进,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结合精巧的闺楼、书阁、花园、经堂、厢房是下梅古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天堂寨古民居的独特风格。为了采光、集雨、通风,各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一重天井一重厅,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古皖民居”(皖山人家)。岳西境内皆属古皖国,古皖精华在店前、冶溪二镇。境内自然美景众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司空山”,鱼米之乡的“冶溪小平原”,万鸟盘旋的“三千古树群”,诗情画意的“银河夜月”,九曲回肠的“大沙河”,滔滔不绝的“店前河”,碧水云天的“东方红水库”;还有古代名人坟茔:周玺墓、荆王墓、太子坟;有精致玲珑的“野溪冲花桥”,古色古香的“金盆石卷桥”;有皇帝旌表乡贤的“九老亭”,琥珀村中“九口塘节孝坊”(遗迹)。其中备受今人赞叹的是古色古香的古皖民居建筑群。古代,境内官宦之家较多,大家望族频出,古有姓氏宗祠十余座,今存四座:银河吴贺氏宗祠、前河许袁氏宗祠、程家寨程氏宗祠、白石坳郑氏宗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程氏宗祠:背倚司空山,面朝睡佛山,地名“仙人撒网”,旁有七桥流水,门前水塘碧波;祠宇气势非凡,天井宽广,三十二根大柱支撑起三重五进的宏伟结构,厅内壁画色泽鲜艳,人物鸟兽栩栩如生,古香炉形似巨鼎,大戏楼典雅精致。境内保留有数十座古代民居:杏花村状元黄信一故居;千竹村陈云鹏、陈辅池、陈轩池三大夫故居;联庆堂方训义、方经舟故居;司空村奉政大夫程恩纪故居;榆林知府刘思翥故居;链子山民国将军胡子馨故居;天灯组胡氏始祖故居;蛮王村武士胡鹿鸣故居;冶溪河同盟会员胡汉三故居;鸿雁冲蓝天骄子王熙敬故居;桃阳村学者诗人王甸平故居;店前河富翁善人程家培故居;牛栏坳多难诗痴祝云故居;司空山儒商李春蟠故居;前河村中殷家老屋;平民之家龚家老屋。古皖民居,背倚青山,古树环绕,小山锁口,水塘临门,案山重重,视野开阔;内部几脊几进,弄巷纵横,天井错落,粉墙黛瓦,回廊跨院,聚族而居。在皖山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方氏联庆堂。联庆堂远依佛教名山司空山,面朝冶溪河平原,门前三口池塘。村庄内立有粗木柱子三百六十根,一进七重,高约十二米,长六十六米,宽二十二米,连同大院约一千八百平方米。房屋布局依次排列为:第一重佣工、仆人住所;二重为客室,大门上端悬挂多幅五块名人匾额;三、四重大堂,中为“凉亭式”纵向屋脊,宽敞宏伟,东西两根主梁龙头鱼尾,东厢为书房,西厢为绣楼,侧厅是戏楼,中为演武厅;两厢木雕精细,人物掌故、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六重为正堂,是婚丧喜庆典礼之地;七重为列祖列宗牌位供奉处,壁龛两边悬挂主人国子监夫妇画像。联庆堂之规模与精美,当称江淮第一。

    “响肠古镇”,位于佛教禅宗二祖道场司空山和三祖道场天柱山之间,自晋时禅宗二祖慧可在此卓锡布道以来,许多佛家弟子在此设立道场,弘扬佛法。响肠老街全长三百米,金山、彭山二河将其断为三截,河上有三座石桥相通,古道穿街而过。街头河岸岸耸立了一座宝塔,名叫惜字亭,塔高五丈,六方三层,塔顶铁戟指天;底层空心,有一门洞专供乡民焚烧写有圣贤经文的书页纸张,这也是古镇人民重礼修文的最好见证。老街始建于明朝初年,至今已六百余载,街宽约三米,石板铺地,两旁商号店铺鳞次栉比。昔日这里白天商贾不断,杵声笃笃,夜晚灯火通明旅店暴满期。老街上还有方氏宗祠、谱馆,祠堂内有精致的戏楼、宽敞的大厅、古代圣贤的匾额、楹联和雕刻。这里曾是响肠人民的娱乐中心,每年在此都要上演几十场黄梅戏。正月十五闹花灯,四乡的花灯队伍齐聚街市,那时节,长街上光明如昼,锣鼓喧天,流光溢彩,灯光倒影河中,山乡胜似水乡。响肠古镇以老街方氏宗祠为中心,成扇形分布着大量古代民居和宗族祠堂,其中有吴氏官邸大夫第、胡叶吉故居、陈家大花屋、小花屋、万家楼、以及方、吴、王、秦、胡、陈、等姓族宗祠最为华美古朴。古建专家称赞这些民居,具有“皖西南古建筑之特色,完全可以与徽州古建筑相媲美”。走进这些古色古香规模宏大的民居,居家者看见了宅院深深,建筑师看见了布局合理,艺术家看见了雕梁画栋,文物专家看见了悠久历史。其间有官厅、花坛、戏楼、匾额,院落中花木扶疏清幽雅致,大屋里曲弄雕栏恍若迷宫,祠堂中木柱林立气势恢弘。民居中的匾额、屏风、石础、石鼓,每一样都可称为历史文物。如此密集且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在别处是极少见的。行走在这些青砖黛瓦风格古朴的祠堂民居之间,晃若进入了中世纪。响肠古镇,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内有著名的十二景点:请寨晨曦、晋塔夕照、河山负雪、浒漕溪月、秦河幽谷、银塔石洞、罗汉春云、古道长亭、塔影三桥、秋漾金山、万家楼台、万壑飞虹。另有:晋塔千佛塔、清塔惜字亭、祠堂、云浒寺、江奶奶庙、法雨寺等景观。

    岳西的风采,留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这里清幽、朴质、祥和,美丽的山水组成了延绵不断的画卷。旅行是和自己的一场对话,使我能重新认识自己。这里的山水,就是我和自己对话的最真实的境界,没有利益的熏染,没有人情的黯然,没有生活的无奈。紫陌红尘,翩跹瞬间,可是我的身影还是要奔向更悠远的蓼对空烟的渡口。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